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复习题答案.pdf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复习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复习题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0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思 考 题10.1 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避免因满足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而导致构件自重过大所造成的不经济和不能应用于大跨度结构,也为了能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可以采用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来解决,即设法在结构构件受荷载作用前,使它产生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使结构构件的拉应力不大,甚至处于受压状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延缓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并取得节约钢筋,减轻自重的效果,克服了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缺点。其缺点是构造、施工和计算均较钢筋混凝土构件复杂,且延性也差些。10.2 预应力混凝土结
2、构构件必须采用强度高的混凝土,因为强度高的混凝土对采用先法的构件,可提高钢筋预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对采用后法的构件,可提高锚固端的局部承压承载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筋(或钢丝)也要求由较高的强度,因为混凝土预压应力的大小,取决于预应力钢筋拉应力的大小,考虑到构件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应力损失,因此需要采用较高的拉应力,也就要求预应力钢筋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10.3 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其值为拉设备所指示的总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而得的应力值,以con表示。拉控制应力的取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拉控制应力取值过低,则预应力钢筋经过各种损失后,对混凝土
3、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不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如果拉控制应力取值过高,则可能引起以下问题:1)在施工阶段会使构件的某些部位受到预拉力甚至开裂,对后法构件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压破坏;2)构件出现裂缝时的荷载值与继续荷载值很接近,使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构件的延性较差;3)为了减小预应力损失,有时需进行超拉,有可能在超拉过程中使个别钢筋的应力超过它的实际屈服强度,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或脆断。对于相同的钢种,先法的拉控制应力的取值高于后法,这是由于先法和后法建立预应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先法是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在台座上拉钢筋,故在预应力钢筋中建立的拉应力就是拉控制应力con。后法
4、是在混凝土构件上拉钢筋,在拉的同时,混凝土被压缩,拉设备千斤顶所指示的拉控制应力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力。为此,后法构件的con值应适当低于先法。10.4 预应力损失主要有以下六项:1)预应力直线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l;2)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2l;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拉的预应力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3l;4)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4l;5)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预应力损失5l、5l;6)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l。第一种预应力损失1l是当预应力直线钢筋拉到c
5、on后,锚固在台座或构件上时,由于锚具、垫板与构件之间的缝隙被挤紧,以及由于钢筋和锲块在锚具的滑移,使得被拉紧的钢筋缩所引起的。减少1l损失的措施有:1)选择锚具变形小或使预应力钢筋缩小的锚具、夹具,并尽量少用垫板;3)增加台座长度。第二种预应力损失2l是采用后法拉直线预应力钢筋时,由于预应力钢筋的表面形状,孔道成型质量情况,预应力钢筋的焊接外形质量情况,预应力钢筋与孔道摩擦程度等原因,使钢筋在拉过程中与孔壁接触产生摩擦阻力而引起的。减少2l损失的措施有:1)对于较长的构件可在两端进行拉,但这个措施将引起1l的增加,应用时需加以注意;2)采用超拉,如拉程序为:1.1con停 2min 0.85
6、con停 2min con。第三种预应力损失3l是在采用先法浇灌混凝土后由于采用蒸汽养护的办法加速混凝土的硬结,使得升温时钢筋受热自由膨胀所引起的。减小3l损失的措施有:1)采用两次升温养护。先在常温下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等级,再逐渐升温至规定的养护温度;2)在钢模上拉预应力钢筋。第四种预应力损失4l是由于钢筋的松弛和徐变所引起的。减小4l损失的措施有:进行超拉。先控制拉应力达1.05con1.1con,持荷 25min,然后卸载再施加拉应力至con。第五种预应力损失5l、5l是由于混凝土发生收缩和徐变,使得构件的长度缩短,造成预应力钢筋随之缩而引起的。减小5l损失的措施有:1)采用高标
7、号水泥,减少水利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2)采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3)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第六种预应力损失6l是采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时,由于预应力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使环形构件的直径有所减小,预应力钢筋缩短而引起的。10.5 因为六项预应力损失值有的只发生在先法构件中,有的只发生在后法构件中,有的两种构件均有,而且是分批产生的,因此,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规按混凝土预压前和混凝土预压后将预应力损失值分为第一批损失l和第二批损失l。先法构件的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第一批损失为1l2l3l4l,第二批损失为5l;后法构件的预应力损失值的
8、组合:第一批损失为1l2l,第二批损失为4l5l6l。10.6 (1)先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1)拉预应力钢筋时,预应力钢筋应力拉至con,非预应力钢筋部承受任何应力;2)在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之前,完成第一批损失,此时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由con降低到peconl,混凝土应力pc0,非预应力钢筋应力s0;3)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获得的预压应力为pcpEsEcpcon)(AAAAlpEnpAAN=0pAN,预应力钢筋应力s相应减小了Epc,即peconlEpc,同时,非预应力钢筋也得到预压应力sEpc;4)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完成第二批损失之后,混凝土所受的预压应力由pc降低至pcp
9、EsEcs5pcon)(AAAAAll=0s5pAANl,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也由pe降低至peconlEpc,非预应力钢筋的压应力降至sEpc5l。在使用阶段:1)加载至混凝土应力为零时,混凝土的应力值变为零,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0p是在pe的基础上又增加Epc,即0pconl,非预应力钢筋的压应力s是在原来压应力s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拉应力Epc,即ssEpc5l;2)加载至裂缝即将出现时,混凝土的拉应力即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crp是在0p的基础上再增加Eftk,即crpconlEftk,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s由压应力转为拉应力,其值为sEftk5l;3)加载至破坏
10、时,混凝土开裂,不再承受应力,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别达到抗拉强度设计值fpy和fy。(2)后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1)浇灌混凝土后,养护至钢筋拉前,截面中不产生任何应力;2)拉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所获得的预压应力cpsEcp2con)(AAAlnp2con)(AAl,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epcon2l,非预应力钢筋的压应力为Ecp;3)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之前,完成第一批损失,混凝土的预压应力变为pcsEcpcon)(AAAlnpAN,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由ep降低至peconl,非预应力钢筋的压应力变为sEpc;4)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完成第二批损失,混凝土所获得的预压应力变
11、为pcsEcs5pcon)(AAAAll=ns5pcon)(AAAll,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由pe降低至peconl,非预应力钢筋中的压应力为sEpc5l。在使用阶段:1)加载至混凝土应力为零时,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是在0p是在pe的基础上增加Epc,即0pconlEpc,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s在原来的压应力s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拉应力Epc,即ssEpc5l;2)加载至裂缝即将出现时,混凝土的拉应力达到ftk,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crp是在0p的基础上再增加Eftk,即crpconlEpcEftk,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s由压应力5l转为拉应力,其值为sEftk5l;3)加载至破坏时,混凝土不再承受应力
12、,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别达到fpy和fy。10.7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先法构件,产生弹性回缩时已拉完毕,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一同回缩,故计算pc时用A0;而后法构件是在拉钢筋的过程中产生弹性回缩的,此时只有混凝土和普通钢筋一同回缩,故计算pc时用An。但在使用阶段,由于在轴心拉力作用下,无论先法还是后法,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都是一同受拉的,故先法构件和后法构件都采用A0计算轴力。先法的A0计算如下:A0AcsEApEA,后法的An计算如下:AnAcsEA。10.8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向受拉构件,如采用相同的控制应力con,预应力损失值也相同,则当加载至混凝土预
13、压应力cp0,即截面处于消压状态时,先法与后法两种构件中钢筋的应力p不相同,前者pconl,后者pconlEpc,所以后法构件的p较大。10.9 在构件混凝土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sk是指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混凝土构件裂缝截面处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即此时混凝土不承受任何应力,因此,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sksk/AN。而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由于施工阶段使得混凝土产生了有效预压应力pc,因此,必须先消掉混凝土的法向pc,使混凝土的应力等于零,即需给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施加一个消压轴向拉力N0pcA0,然后,在此基础上,在轴向力Nk的作用下,求得的纵向受拉钢筋(包括
14、预应力纵筋和非预应力纵筋)的应力才等效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的sk。故在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sk意为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其值为:skspP0kAANN10.10 对于先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放松钢筋时,钢筋发生缩或滑移的现象,在构件端面以,钢筋的缩受到周围混凝土的阻止,使得钢筋受拉,产生了预拉应力p,随离构件端部距离x的增大,由于粘结力的积累,预应力钢筋的预拉应力p将随之增大,当x达到一定长度ltr时,在ltr长度的粘结力与预拉力pAp平衡,自ltr长度以外,预应力钢筋将建立起稳定的预拉应力pe,此时,
15、长度ltr即称为先法构件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先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压应力是靠构件两端一定距离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的,其传递并不能在构件的端部集中一点完成,而必须通过一定的传递长度进行。由于在先法构件预应力钢筋的传递长度ltr围的预应力值较小,所以对先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以及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考虑预应力钢筋在其传递长度ltr围实际应力值的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预应力的传递长度ltr。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可按下式计算:dfltkpetr式中pe放时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值;d预应力钢筋的公称直径;预应力钢筋的外形系数;tkf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设计 原理 第五 课后 复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