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甘肃省酒泉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酒泉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酒泉市 2021 届新高考第四次大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C组织液中的2O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5 种碱基【答案】C【解析】【分析】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组织细胞中由于不断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因此其中的氧气浓度是低的,因此组织细胞中的氧气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
2、进入细胞。【详解】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有细胞膜,因此能发生渗透作用,A 错误;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B错误;C、细胞内的氧气浓度是低的,故组织液中的2O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C 正确;D、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 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4 种碱基,D 错误。故选 C。2结合图示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 1 所示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 2 所示该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C图 3 所示该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图 4 所示该植物吸收K+受氧气的影响,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
3、物质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详解】A、图 1 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协助,因而会出现饱和现象,A 正确;B、图 2 所示物质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说明此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C、图 3 所示该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图 4K+跨膜运输受氧气的影响,说明需要消耗能
4、量,则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因此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 错误。故选 D。3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C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
5、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 正确;蛇毒中的磷脂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磷脂分子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B 错误;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粥样动脉硬化的风险,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和了解细胞中脂质的常见种类以及功能,并根据不同脂类物质的功能结合提示分析答题。4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
6、生理状态下为37。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传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正常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甲和激素乙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B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增加产热C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体温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联系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
7、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详解】A、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所以激素甲和激素乙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A 正确;B、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增加产热,B正确;C、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D、由图可知,体温调节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D 正确。故选 C。5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以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来降低种群数量B常通过调查某种群的数
8、量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捕捞湖泊中的鱼类使其数量维持在K/2,能持续获得最大产量D保护野生动物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内的雌雄个体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因素。【详解】A、诱杀害虫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降低种群数量,A 正确;B、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变化,B 错误;C、为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水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 正确;D、保护野生动物
9、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D 正确。故选 B。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中,线粒体和核糖体均可产生水B线粒体外膜上具有运输葡萄糖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载体C果蝇体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所含的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末期都参与多糖的合成D蛋白质和DNA 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葡萄糖分子不能进入线粒体;DNA 分子的多样性与它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密切相关。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中,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核糖体内氨基酸脱水缩合。A 正确。B.线粒体外膜上不具有运输
10、葡萄糖分子的载体,因为葡萄糖分子不进入线粒体。B 错误。C.果蝇体细胞是动物细胞,其含有的高尔基体,在细胞分裂末期没有参与多糖的合成。C错误。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它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NA 分子的多样性与它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密切相关。D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注意区分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作用。7 某小组将叶绿体破坏后,将离心得到的类囊体悬浮液和叶绿体基质分别放入4 支试管中,给予试管 光照,将试管置于黑暗条件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 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B试管 对照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4 支试管中只有试管 能产生氧气D若向 加入
11、的悬浮液,通入CO2后有有机物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为类囊体悬浮液,置于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为叶绿体基质,置于光照条件下,无反应;置于黑暗条件中,因为无光反应阶段提供的产物,故无法进行暗反应。【详解】A、试管 的变量为叶绿体的不同部位,其中 可以发生光反应,不能发生,故两者对照能说明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上,A 正确;B、中均无法进行暗反应过程,故试管对照无法能说明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 错误;C、4 支试管中只有 可以发生光反应,释放氧气,其余3 支试管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 正确;D、可进行光反应,产物有H和 ATP,故若向 加入 的悬浮液,通入C
12、O2后可进行暗反应过程,故有有机物的合成,D 正确。故选 B。【点睛】熟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题图准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模拟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容器内两种不同颜色小球的大小、重量及数量必须相等B从甲或乙容器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C从甲、乙容器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D该实验要做到多次重复并统计,每次取出后要及时放回小球并摇匀【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13、:隐性=3:1。据图分析,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每个容器内两种颜色的小球的大小、重量及数量必须相等,但是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等,A 错误;甲、乙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从甲或乙容器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可模拟等位基因分离的过程,B 正确;从甲、乙容器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两个小球组合可以模拟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C正确;该实验要做到多次重复并统计,次数越多越接近于理论值,且每一次取出后要及时放回小球并摇匀,以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相等,D 正确。9
14、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荚膜外面的细胞壁与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B质膜向内折叠形成光合膜,其中含有光合色素C除中心体和核糖体外,没有膜包被的任何细胞器D核糖体与DNA 直接接触,并以DNA 为模板合成多肽【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生物是指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的裸露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蓝细菌和古细菌等。蓝细菌属于细菌,无染色体,且DNA 为环状。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详解】A、荚膜里面的细胞壁与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蓝细菌为肽聚糖,植物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A 错误
15、;B、质膜向内折叠形成光合膜,其中含有光合色素,B 正确;C、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中心体,C错误;D、核糖体与DNA 直接接触,并以RNA 为模板合成多肽,D 错误。故选 B。10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始终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B发酵过程中所有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C将果酒流经发酵瓶制成果醋,则发酵瓶中CO2 的产生量是几乎为零D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发酵瓶溶液中pH 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
16、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需要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来制作果酒,A 错误;B、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和缺氧的环境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不需要将所有的材料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B 错误;C、果醋生产是利用(醋化)醋杆菌的需氧发酵,将酒精氧化为乙酸,
17、此过程中无CO2生成,C正确;D、在用果汁制果酒的过程中,酵母菌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因此发酵瓶溶液中pH 减小,D 错误。故选 C。11 德国生理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数量时,统计了某动物部分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肝细胞肾皮质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950 个400 个260 个12500 个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部位是基质B不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有差异与其执行不同的细胞功能有关C心肌细胞线粒体含量最多的原因是心肌消耗的能量多D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答案】A【解析】【分
18、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代谢活动约旺盛的细胞,需要的能量越多,从体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可判断其新陈代谢的强弱。【详解】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A 错误;B、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不同,结构决定功能,所具有的线粒体数目是不同的,B正确;C、从图中看看出四种细胞中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目是最多的,说明其新陈代谢最强,从图表中可以推测,新陈代谢强弱依次是心肌细胞肝细胞肾皮质细胞平滑肌细胞,C正确;D、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由图可知,不同细胞的线粒体数目不同,心肌细胞为了维持规律性收缩运动,需要大能量,故而线粒体
19、数目也较多,D 正确。故选 A。【点睛】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为61262222C H O6O6H O6CO12H O酶能量,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如下:12某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朱红眼色和暗栗眼色是相对性状,基因cn 与基因 cl 为等位基因B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只会出现在雌配子中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cn、cl、v、w 会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常染色体上有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X 染色体上有辰砂眼
20、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 位于一条常染色体上,属于非等位基因,A 错误;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基因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即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正确;C、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存在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可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
21、出现在雄配子中,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所以基因cn、cl 不能自由组合、基因v、w 也不能自由组合,D 错误。故选 B。13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蛔虫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结构是线粒体内膜B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即使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也不能判断是死细胞C细胞内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D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细胞释放CO2量/吸收 O2量的值将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1、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
22、发生质壁分离,可以判定细胞死活,前提是那个细胞必须要有细胞壁,比如植物细胞。3、ATP含量少,在体内可以分解,也可以迅速合成,供给生命活动的能量。4、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释放 CO2,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详解】A、蛔虫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没有线粒体,A 错误;B、质壁分离是植物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有可能是动物细胞,所以不能判断细胞死活,B 正确;C、能量不能循环,C 错误;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所以细胞释放CO2量/吸收 O2量的值将不变,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实验以及呼吸作用的知识,理解质壁分离
23、的条件,易错点是D 项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14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步骤A 组B 组C组1 每组选取长势一致的相同株数的小麦幼苗若干2 施用适量的保水剂施用适量的氮肥施用适量的保水剂+氮肥3 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4 培养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 CO2吸收量的测定(单位:umol.m-2.s-1)实验结果10.66 13.04 15.91 A选取的叶片应取自植株的相同部位B应另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作
24、为对照组C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大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D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可能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量与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酶数量、酶活性、色素量等,外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A、叶片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属于无关变量,实验中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故选取的叶片应取自植株的相同部位,A 正确;B、实验的自变量的是是否施保水剂和氮肥,ABC为实验组,还应另设一组不施保水剂和氮肥作为对照组,B 正确;C、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故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
25、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C错误;D、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可能提高了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含量与活性,从而提高小麦光合作用,D 正确。故选 C。15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同一细胞的线粒体膜、液泡膜对相关物质的相对吸收速率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与这两种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线粒体膜、液泡膜对O2吸收速率的不同与线粒体、液泡的功能无关C线粒体膜、液泡膜对K、Na的吸收速率都有差异,这是受能量供应不同的限制D线粒体膜、液泡膜对图中相关物质的吸收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K、Na跨膜运输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均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因此线粒体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酒泉市 2021 新高 第四 联考 生物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