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pdf
《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象教学大纲和教材那样是对教学容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是最高的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相对笼统、模糊的描述4.教师应成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设计者而不只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执行者5.课程标准的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只是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比较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围兴起新一轮的地理教育改革浪潮,其中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
2、案,它已成为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纵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地理教育改革的历程和发展动向,表现出:满足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调整课程目标,适应未来发展;更新教学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发生转变等特点。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编制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 年 7 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 4月)已经颁布。标志着这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法令性文件编制已经完成。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于2001 年秋在各实验区进行实验,于 2005 年秋季在全国初中起始年级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
3、验)于 2004 年在、等省区进行实验,计划2007 年秋季在全国高中起始年级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我们理解课程标准,实施课程标准中必须要搞明白的。一、名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地理教学大纲及其存在的问题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知识、技能的围、深度、课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地理教科书、教师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面学习当时的联,从教育思想到课程安排,从学习容到教学形式,都参考学习联。根据
4、当时联的教学大纲,结合国的经验,于1956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这部大纲容丰富,有45 页,详细地叙述了初一到高二5 个年级的教学目的、容、课时和具体要求,为我国后来的地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我国于1957、1963、1978、1980、1986、1988、1990、1991、1992、1994、1996、2000、2002 各年中,共颁布了各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6 个。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自颁布之日起,就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力求对中学地理课程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但是,广大教师和教科书编者在教学大纲的使用过程中,感到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大纲”的基本价值
5、取向是培养专业人才,属于“精英”教育的畴。大纲较多地从地理学科考虑,“学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因而,在容选择及难易程度上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大纲”刚性强,缺少弹性。多数情况下,只列出知识容要点,没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这是和长期“一纲一本”的状况分不开的。“教学大纲”在一定意义上是教材的纲目,对各个容要点的层次要求和解释实际上是由教材完成的。这种状况给以适应我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的基本国情。“教学大纲”的重点是规定地理教学工作,主要是规定怎么“教”,对学生怎么“学”重视不够。加之评价方式单一(以纸笔测验为主),导
6、致纸笔考试的成绩成为对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唯一标准,由此产生重视“双基”的教学和评价,忽视其他方面以及教师、学生在的自我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突出。“地理课程标准”的涵义与功能“地理教学大纲”与“地理课程标准”有什么区别?实际上,二者都是国家制定的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世界上,各个国家也不统一,有的国家使用课程标准,有的国家使用教学大纲,这主要由其教育传统和理论背景等因素决定。如最早使用“教学大纲”的德国、法国,现在还在使用这一名称,如德国 2002 年 12 月公布了一个由德国地理学会教学大纲工作组制定的地理课教学大纲的宗旨和建议,主要包括:前言、宗旨和建议的目的,第一章“地理课教学
7、大纲的设计框架”,第二章“地理课的教育贡献”,第三章“地理课的教学目.的”,第四章“地理课的学习围”,第五章“有助于教学大纲制定的搜索和考核工具、参考文献”等。从容可以发现,他们使用的教学大纲一词,涵已经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纲要。对于我国而言,考虑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教育政策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推广,以及广大教师的理解和接受等方面的原因,有必要采用“课程标准”名称来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使用过“课程标准”的名称。1950 年 8 月,颁布小学地理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还使用的是“课程标准”。后来,学习联,就不再使用这一名称了。客观地讲,以前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8、从容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与今天我们使用“课程标准”,在容上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同样是“课程标准”,但涵义变化了。现在“课程标准”的涵义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的基本规,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容框架,并提出了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它是编写教科书、地理教学及评价、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标准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考虑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精英。容更多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出发,所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课程标准改变
9、只对教学容进行具体规定的状况,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这些行为描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和可评估的。考虑我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的国情,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者和教师都留有弹性。除了国家课程,还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课程标准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在教学,还有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要求,如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学习,强调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提倡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从地理教学大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地理课程标准的涵义看,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反映了地理课程在课程观、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想和课程目标各
10、个方面的深刻变化。新的价值取向这次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现行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由此导致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灌输主义”倾向。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的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
11、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因此,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如何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其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阐释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