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县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天津市宁河县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宁河县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市宁河县 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B分泌蛋白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D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
2、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 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 靶细胞受体信息 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囊泡等细胞内的膜结构,A 正确;B、分泌蛋白由附在内质网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加工,内质网产生嚢泡包裹着较成熟的蛋白质与高尔基体融合,加工成熟后再次以嚢泡包裹运送到细胞膜,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膜外,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B 正确;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活性降低,不能运输或者运输效率下降;衰老细胞内产生的能量也在减少,这些都是造成细胞运输功能降低的因素,C 错误;D、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膜上或膜内的受体完成,高等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通道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细胞衰老和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关键。2图为膝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B膝反射活跃时,中间神经元 兴奋,神经元 受到抑制C膝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组成,不包含其它结构D刺激 ,肌肉甲收缩,完
4、成一次反射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及效应器五大部分组成。脊髓为低级的反射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的反射中枢,产生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接点叫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可以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或肌肉兴奋或抑制。【详解】A、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传入神经元 和传出神经元 之间的突触,A 错误;B、膝反射活跃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神经元 受抑制,肌肉乙(屈肌)不收缩,从而保持运动的协调
5、性,B 正确;C、反射弧还包括效应器、感受器、反射中枢,膝反射的效应器是股四头肌,C错误;D、刺激 使肌肉甲收缩,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D 错误。故选 B。3南瓜果实形状有扁盘形、长圆形和长形三种类型,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 和 B、b 表示)控制,将两种不同基因型的长圆形亲本杂交,F1全为扁盘形,F1自交后代为扁盘形:长圆形:长形=7:4:1 的表现型比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对基因的传递都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雌配子或雄配子中的aB 和 Ab 类型均不能参与受精C如长圆形亲本进行反交,F1仍均为扁盘形D F2中 A 和 b 的基因频率相等,a和
6、 B 的基因频率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中描述果实形状这一性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的”,因此可以确定控制该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两个长圆形的亲本杂交,后代全部为扁盘形,因此可以确定双显性为扁盘形,且F1为双杂合子,能由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显隐性是本题的突破点。【详解】A、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在传递时是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A 错误;B、长圆形的个体杂交,F1均为扁盘形,可判断出F1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扁盘形:长圆形:长形=7:4:1,与正常的9:6:1 的比例相比,扁盘形、长圆形中均缺少2/16 的个体,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
7、是雄性或雌性一方产生的aB 或 Ab 配子不可育,B错误;C、假设题干所述长圆形亲本杂交时AAbb 为父本,aaBB为母本,此杂交下,F1为扁盘形,亲本产生的Ab雄配子和aB雌配子是可育的,而 B 项已判断出雄性或雌性一方产生的aB 或 Ab 基因型的配子不育,所以,如进行反交,则或父方或母方产生的配子是不育的,因此不产生子代,C错误;D、假设 aB 的雄配子不育,F1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有3 种,即 AB、Ab 和 ab,雌配子有4 种,即 AB、Ab、aB 和 ab,受精后产生的子代中AA:Aa:aa=2:3:1,BB:Bb:bb=1:3:2,可求得其A 和 b 的基因频率均为 7/1,同理,
8、假设Ab 雄配子不育,则A 和 b 的基因频率均为5/1假设其中一种雌配子不育时效果相同,D 正确;故选 D。4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需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B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D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答案】D【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
9、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健那绿染液,A 错误;B、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是解离,而在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使染色剂容
10、易进入,B 错误;C、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C 错误;D、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利用了渗透作用的原理,实验的结果都是吸水或失水造成的,D 正确。故选 D。5已知 Y受体的致效剂S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浓度,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危险。现用小鼠作为材料来证明“S的作用是专一性地通过Y受体达成”,下列哪个设计方案是正确的()A可以通过活化Y受体的基因使小鼠大量表达Y受体B可以通过剔除Y受体基因使小鼠不表达Y受体C在小鼠体内注射大量的S从而增强Y 受体的作用D在小鼠体内注射针对S的抗体从而把血液中的S清除【答
11、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为了证明“专一性”,应该彻底敲除Y受体基因,达到有和无的对照。【详解】A、活化 Y受体的基因来使小鼠大量表达Y受体,增加了 Y受体的含量,只是多少的对照不是有无的对照,A 错误;B、可以通过敲除Y受体基因来使小鼠不表达Y受体,起到了有和无的对照,B 正确;C、Y受体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注射大量的致效剂S只是多少的对照不是有无的对照,C错误;D、向老鼠体内注射针对S的抗体从而把血液中的S移除,不能确定S的专一性,D 错误。故选 B。6发热是生物体应对感染和损伤的防御机制,可以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来清除病原体,从而维持机体稳态。研究表明当机体高热(38.5 及以上)
12、达到6 小时,就可以有效诱导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并发挥作用,从而促进T 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一旦Hsp90 被成功诱导,即便体温回归正常水平,Hsp90 的表达也可以维持大约48 小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热持续维持38.5时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高热初期不适合立即使用退烧药,而高热6 小时后再使用退烧药降温,对免疫细胞迁移的影响不大D免疫细胞的迁移运动是机体发挥免疫防卫的关键环节,对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发挥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2、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13、位于下丘脑。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详解】A、在发热持续维持38.5时期,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 错误;B、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 正确;C、由题意知: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就可以有效诱导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并发挥作用,从而促进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一旦Hsp90 被成功诱导,即便体温回归正常水平,Hsp90 的表达也可以维持大约48 小时,因此高热6 小时后再使用退烧药降温,对免疫细胞迁移的影响不大,C正确;D、由题意知: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
14、胞中的热休克蛋白90表达并转移到细胞膜上,从而促进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对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发挥重要作用,D 正确。故选 A。7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与灯高有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诱捕
15、灯间距和灯高,因变量是回收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详解】A、种群密度是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A 错误;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B错误;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和灯高有关,C错误;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降低虫害,D 正确。故选 D。考点:实验分析。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分析,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8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5N 标记的 NH4C1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 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h后提取 DNA 进行分析,得出含15N 的 DNA 占总 DNA 的比例为1/8,则大肠杆菌
16、的分裂周期是A 4 h B2h C1.6h D1h【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含15N的 DNA 分子有 2 个,占总 DNA 分子的比例为1/32 则一个 DNA 分子经复制后得到64 个,复制 6 次得到的;复制 6 次耗时 6 小时,则分裂周期是1 小时。【详解】由于 DNA 是半保留复制,形成子代DNA 分子中含有亲代链的DNA 为 2 个,则 2/2n=1/8 则 n=4,说明细胞分裂 4 次,则细胞周期=84=2小时。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含15N 的 DNA 占总 DNA 的
17、比例计算出复制的次数,进而进行相关计算。9艾滋病病毒中不含有的有机大分子是()A DNA B蛋白质CRNA D磷脂【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C、艾滋病病毒为RNA 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无DNA,A 错误、C正确;B、HIV 病毒结构中含有的蛋白质包括逆转录酶、核心蛋白质等,B 正确;D、艾滋病病毒在侵染或者释放过程中会包裹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有脂质体,故含有磷脂,D 正确。故选 A。【点睛】识记病毒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科学家发现,当神经元兴奋时神经细胞上的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内Ca
18、2+浓度升高。囊泡上的突触结合蛋白是游离Ca2+的受体,Ca2+和突触结合蛋白结合后,使囊泡融合蛋白与突触前膜上某种物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这样囊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过程主要由 提供能量B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囊泡和突触前膜的融合位置C 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并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D若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刺激突触前神经元,会使 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19、;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乙酰胆碱和受体的结合不需要能量,A 错误;B、神经元内的基因和其他细胞的基因相同,所以决定囊泡和突触前膜融合位置的基因并不是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特有的基因,B错误;C、是突触前膜,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促进递质的释放,并在此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C正确;D、若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被抑制,Ca2+不能内流,使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阻碍了兴奋的传递,不能使突触后膜 的电位发生变化,D 错误。
20、故选 C。【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结合题干中“Ca2+”的作用进行解答。11下列关于人类生命活动表现与其对应的调节机制,正确的是()A甲亢患者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B马拉松选手比赛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减少以升高血糖C正常人饮水不足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糖尿病患者胰岛 B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胰岛素减少【答案】A【解析】【分析】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均能促进血糖升高。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
21、,并由细胞膜参与分泌。【详解】甲亢患者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偏高,A 正确;马拉松选手比赛时,随着血糖的消耗,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促进肝糖原转化,使血糖升高,B错误;正常人饮水不足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 错误;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在胰岛B 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不同激素的功能和激素失调症,意在考查考生对激素功能的识记能力。12某动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 型,该种群中出现一个显性突变体,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位置,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下列杂交组合及结果(如表
22、所示)正确的是()亲本子代基因所在位置A 纯合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个体()雄性全为突变体,雌性全为正常个体基因只能位于Z 染色体上B 纯合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个体()突变体:正常体=1:1 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 纯合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个体()全为突变体基因只能位于Z 染色体上D 纯合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个体()全为突变体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 A BB CC D D【答案】A【解析】【分析】性染色体组成为ZW 型的生物体,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当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时,若选择隐性雄性和显性雌性的个体杂交,则子代中雄性均为显性性状,雌性均为隐性性状。当基因位于
23、常染色体上时,隐性雄性和纯合显性雌性的个体杂交,后代都是显性性状。【详解】A、为判定突变基因的位置,若选择显性纯合体为母本,隐性纯合体为父本,当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ZaZaZAW,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与 ZaW,表现型是雄性全为突变体、雌性全为正常个体,A正确;B、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 aa,子代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全为突变型,B错误;CD、若选择纯合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个体(),当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时,则亲本基因型为ZAZAZaW,子代基因型为ZAZa与 ZAW,子代表现型全为突变体;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则亲本基因型为AA与 aa,子代基因型为Aa,
24、表现型也全为突变体,所以若选择纯合突变体()与纯合正常个体()为亲本,则不能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判定基因的位置,CD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对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能力,易错点为ZW 型决定的生物雌雄的性染色体组成分不清。13植物紫茉莉的花暮开朝合,被誉为“天然时钟”。若其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一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为纯合子BF2中出现三种花色,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红花、粉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
25、a D F2中白花与粉红花杂交,F3会出现 2 种花色【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杂交结果可推知:红花 白花 F1粉红花,F1粉红花自交 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说明是不完全显性,所以控制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显性纯合子(AA)或隐性纯合子(aa),控制粉红花性状的基因为杂合子(Aa),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为隐性纯合子(aa)或显性纯合子(AA)。【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为纯合子,A 正确;B、F2中出现三种花色,这是F1Aa 个体产生A、a两种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B 错误;C、由分析可知,粉红花基因型一定为Aa,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可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宁河县 2021 新高 第三次 适应性 考试 生物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