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考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考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假如多年后,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花只能自花受粉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 株新植株中,却有43 株是开白花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后代的表现型符合分离比3:1,所以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B上述材料中紫花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显性突变C要筛选紫花纯合子,可以将这株紫花连续
2、多代自交,不断淘汰白花D若存在某种纯合致死,则不能筛选出紫花纯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杂合子(Aa)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概率。【详解】A、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在长出的126 株新植株中,有43 株是开白花,83 株开紫花,故后代的表现型分离比紫花:白花2:1,A 错误;B、上述材料中紫花自交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紫花的出现是发生了显性突变,B 正确;C、将这株杂合子
3、紫花连续多代自交,不断淘汰白花,可以获得紫花纯合子,C正确;D、若存在某种纯合致死,只能是显性纯合致死,故不存在紫花纯合子,D 正确。故选 A。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Mg 元素B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D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内的元素根据元素含量的高低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 等。组成细
4、胞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详解】A、镁属于大量元素,A 错误;B、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C、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C错误;D、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其中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 正确。故选 D。3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注射到健康鸡体内,会诱发新的肉瘤(癌细胞),研究发现引起肉瘤的是Rous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肉瘤细胞因表面的糖蛋白增加而易于转移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5、【答案】D【解析】【分析】Rous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中有Rous病毒,Rous病毒是病毒致癌因子,A 错误;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B错误;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D、肉瘤细胞属于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正确。故选 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癌变有关知识,包括
6、: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癌变的机理。4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或丛芽幼苗植株。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常见的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的配比不同,作用的效果不同,当二者比例相等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大于1 时,有利于生根,反之有利于芽的形成。【详解
7、】A、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过程才形成胚状体,从而形成植株,A 正确;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组织培养过程起到了调节作用,B正确;C、植物组织培养整个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如果有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C正确;D、根尖细胞含有植株的整套遗传信息,分化出根、茎、叶,基因选择性表达可以出现含有叶绿体的植株,D 错误。故选 D。5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A 2,4-D 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C乙烯用于苹果果实催熟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2,4
8、-D 可用于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 正确;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或抑制种子的萌发,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因此乙烯可用于苹果果实的催熟,C正确;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因此可用于蔬菜保鲜,D 正确。故选 B。【点睛】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
9、、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6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大约在15 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的好氧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哪个选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是环状的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核糖体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被类似核膜的生物膜
10、包裹着【答案】D【解析】【分析】提炼题干信息可知“线粒体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叶绿体的起源是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故其DNA 是环状的,A 正确;BC、两种细胞器起源于两种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DNA 复制、转录等过程,故其含有核糖体、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B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应是裸露的,D 错误。故选 D。【点睛】把握题干关键信息,能结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7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定时所采用
11、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材料花生种子切片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豆浆溶液试剂苏丹 溶液碘液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不加热不加热加热加热观察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肉眼观察肉眼观察现象橙黄色溶液变蓝色红黄色沉淀紫色溶液A A BB CC D D【答案】A【解析】【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
12、花生种子中富含有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不需加热,用显微镜观察,A 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显微镜观察,B 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C错误;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时,先加入A 液,后加入B液,溶液呈紫色,不需加热,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每种化合物鉴定时使用的试剂,反应的颜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否需要加热。8春小麦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水分胁迫下,春小麦光合作用存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种类型,程度分别
13、用气孔限制值(Ls)和非气孔限制值(Ci/gs,Ci为胞间二氧化碳,gs为气孔导度)表示。下图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雨养春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在2 个关键生育期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两个时期中小麦光合作用限制的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同时存在B灌浆期中午存在午休现象,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限制都很显著C较为幼嫩的抽穗期叶子对不同环境因素的改变响应迟钝D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气孔因素限制,可有效提升该地春小麦产量【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由图可知,两个不同发育时期中气孔限制值在一天中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但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点不同,两个不同发育
14、时期中非气孔限制值开始快速上升的时间点也不同。【详解】A、由图可知,上述两个时期中小麦光合作用限制的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同时存在,A 正确;B、灌浆期中午非气孔限制值有一段是升高的,此时气孔限制值也较高,说明灌浆期中午存在午休现象,气孔和非气孔因素限制都很显著,B正确;C、抽穗期在上午时气孔限制值较灌浆期升高的更快,且最大值也高于灌浆期,说明较为幼嫩的抽穗期叶子对水分胁迫的环境因素的改变响应相对灵敏,C错误;D、气孔因素限制可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光合速率,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气孔因素限制,可有效提升该地春小麦产量,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中获取
15、信息的能力。9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 分子的 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 个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 个 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甘氨酸可能是组成质子泵的单体之一B胃内酸碱度是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 K+由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不需要质子泵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质子泵起到催化的作用,其化学本质可能是蛋白质,因此甘氨酸可能是组成质子泵的单体之一,A 项正确;胃是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B 项错误;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消耗ATP,所以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
16、载体蛋白的协助,C项正确;K+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不需要质子泵的作用,D 项正确。【点睛】本题属于新情景下的信息题,认真审题、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胃腔内的酸性环境可推知氢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已具备的知识),然后结合题意分析,“质子泵催化1 分子的 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 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 个 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说明质子泵参与的离子跨膜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分子,故质子泵运输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10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及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
17、时期的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通过统计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可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似性D培养洋葱根尖时添加适量DNA 合成可逆抑制剂,可使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
18、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详解】A、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最长,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 正确;B、视野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目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成正比例,B正确;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保持相似性,C正确;D、DNA 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培养洋葱根尖时添加适量DNA 合成可逆抑制剂,可使细胞停滞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D 错误。故选 D。11某小组同学利用油茶植株进行了实验,各组实验结果及处理如下图所示,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目的是研究光合产物输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9、B该实验材料应选择生长发育状态相同的油茶植株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实与叶片数目比D该实验结果中的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验前后果实中有机物的积累量【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下图中实验处理可知,果实个数未变,叶片数逐渐增多,果与叶数目比越来越小;2根据上图中、组结果表明,果与叶数目比越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越高,据此答题。【详解】A、果实发育需要较多的有机物,去除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有机物输出量增大,导致光合速率增大,据图形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合产物输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 正确;B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实与叶片数目比,其余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选取的实验材料油
20、茶植株生长发育状态应该相同,BC正确;D、该实验结果中的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验前后单位时间内果实中有机物的积累量,D 错误。故选 D。12迷迭香是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一对基因R、r 控制,蓝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在不考虑突变和致死情况下,以Rr 的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在 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最大的方法是()A连续自交2 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rr 的个体B连续自交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C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rr 的个体D连续自由交配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答案】B【解析】【分析】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交,其后代表
21、现为:Fn 杂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比例n12n+11122n+11122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交,并在每一代除去隐形个体,其后代表现为:Fn 杂合子显性纯合子比例n221nn2-121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由交配,产生的配子比例为R:r1:1,故其后代表现为:Fn 杂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比例121414【详解】A、以 Rr 的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连续自交2 次,后代中RR植株所占比例为38,A 错误;B、以 Rr 的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连续自交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则F1比例为 RR:Rr1:2,F2
2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为35,B正确;C、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rr 的个体,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为14,C错误;D、连续自由交配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则 F1比例为 RR:Rr1:2,产生的配子比例为R:r2:1,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为12,D 错误。故选 B。【点睛】注意区分“自交”和“自由交配”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是指种群内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属于杂交的一种。1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转化而来的B若细胞合成RNA 聚合
23、酶,则细胞已分化C衰老细胞的酶活性均降低,细胞呼吸变慢D细胞凋亡是由病变或伤害所导致的细胞死亡【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
24、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A、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生基因突变,A 正确;B、细胞中能合成RNA 聚合酶,说明细胞能转录形成RNA,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基因表达,不能说明细胞已高度分化,B错误;C、衰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D、细胞坏死是由病变或伤害所导致的细胞死亡,D 错误。故选 A。142
25、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 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下图表示人体生物钟的部分机理,他们发现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 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per 蛋白的浓度变化与昼夜节律惊人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下丘脑SCN细胞中 per 基因表达的RNA 有两种类型B 过程产物运出细胞核与per 蛋白运入细胞核体现了核孔可自由运输大分子C过程 中 per 蛋白抑制细胞核中per 基因表达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研究成果表明per 蛋白的浓度变化只受基因调控【答案】C【解析】【分析】依题图可知:图中 为转录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2021 新高 生物 考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