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考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宁夏银川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考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宁夏银川市 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B100s 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C200s 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300s 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其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
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O酶2CO2+2C2H5OH+能量。【详解】酵母菌既能有氧呼吸,又能无氧呼吸,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A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100s 时 O2的溶解量为1 个单位,而CO2的溶解量为10 个单位,B错误;从图中曲线可知,200s 后密闭容器中O2的含量基本不再减少,而产生的CO2含量还在上升,说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300s 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D 错误。2下列有关细胞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核酸
3、的参与,核酸的合成过程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C卵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效率比白细胞的运输效率高D虽然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但它们的通透性是不同的【答案】C【解析】【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
4、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2、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组成,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使细胞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有关。【详解】A、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故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合成核酸也需要蛋白质参与,如 DNA 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等,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等,A 正确;B、葡萄糖、淀粉、糖原等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纤维素、脱氧核糖、核糖等糖类是细胞的重
5、要结构物质,B正确;C、与白细胞相比,卵细胞体积大运输营养和代谢废物的效率比白细胞的运输效率低,C错误;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虽然都具有双层膜结构,但他们的透性不同,细胞核膜上有核孔,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 正确。故选C。3迷迭香是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一对基因R、r 控制,蓝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在不考虑突变和致死情况下,以Rr 的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在 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最大的方法是()A连续自交2 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rr 的个体B连续自交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C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rr 的个体D连续自由交配2 次,每
6、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答案】B【解析】【分析】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交,其后代表现为:Fn 杂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比例n12n+11122n+11122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交,并在每一代除去隐形个体,其后代表现为:Fn 杂合子显性纯合子比例n221nn2-121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Rr)为亲本连续自由交配,产生的配子比例为R:r1:1,故其后代表现为:Fn 杂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比例121414【详解】A、以 Rr 的植株作亲本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连续自交2 次,后代中RR植株所占比例为38,A 错误;B、以 Rr 的植株作亲本
7、来选育蓝色纯合植株RR,连续自交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则F1比例为 RR:Rr1:2,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为35,B正确;C、连续自由交配2次,每代的子代中不除去rr 的个体,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为14,C错误;D、连续自由交配2 次,每代的子代中人工除去rr 个体,则 F1比例为 RR:Rr1:2,产生的配子比例为R:r2:1,F2中 RR植株所占比例为12,D 错误。故选 B。【点睛】注意区分“自交”和“自由交配”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自由交配也叫随机交配,是指种群内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不受基因型的限制,属于杂交的一种
8、。4如图表示水稻根尖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和根尖细胞的呼吸类型相同B氧气浓度为a 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相等C根尖细胞的细胞呼吸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直接联系D曲线 中产生能量最多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基质【答案】A【解析】【分析】水稻根尖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24H+6O2 12H2O
9、+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酒精)+2CO2【详解】酵母菌的细胞和根尖细胞均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物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 正确;氧气浓度为a 时,、单应时间内产生的CO2量相等,是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少,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多,B错误;根尖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ATP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直接联系,C错误;曲线 中产生能量最多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内膜,D 错误。【点睛】注意:当有氧呼吸和无氧
10、呼吸产生的CO2量相等时,由于前者消耗的葡萄糖较后者少,所以有氧呼吸的强度小于无氧呼吸的强度。5用小球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提供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使用或B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需要使用装置C从 号袋中随机取出小球,模拟F1等位基因分离产生配子的过程D从 和 两个袋中各取一个小球记录字母组合,可得9 种组合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中 D 的数量多于d 的数量,和 中均为 Bb=11,可用于模拟一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Bb=1 1,Dd=11,模拟自由组合时,需将等位基因装在1 个袋中,非等位基因装在不同的袋中,每次从不同的袋中分
11、别抓取一个表示等位基因的分离,然后将抓取出的两个组合在一起表示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详解】A、由于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中均为Dd=11,所以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每个袋中的两种不同的小球数量要相等,而 中 D 的数量多于d 的数量,所以不能用 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A 错误;B、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需将等位基因装在1 个袋中,非等位基因装在不同的袋中,所以不能使用装置 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中 Bb=11,从 号袋中随机取出小球,可模拟F1等位基因分离产生配子的过程,C正确;D、从 和 两个袋中各取一个小球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得 B
12、D、Bd、bD、bd 共 4 种组合方式,D 错误。故选 C。6氨酰-tRNA 合成酶是催化tRNA 和特定的氨基酸结合的酶,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研究发现,每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氨酰-tRNA 合成酶,这些酶必须与tRNA 分子上特定的反密码子序列以及特定的氨基酸同时对应时才能发挥作用,下列有关氨酰-tRNA 合成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不同细胞内含有的氨酰-tRNA 合成酶种类不同B每一种氨酰-tRNA 合成酶只能结合一种特定的tRNA C氨酰-tRNA 合成酶抑制剂可作为抗生素抵抗细菌的增殖D氨酰-tRNA 合成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识别tRNA 上的反密码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
13、意,氨酰-tRNA 合成酶能催化tRNA 和特定的氨基酸结合,由于每种氨基酸有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故氨酰-tRNA 合成酶能催化一种或多种tRNA 和氨基酸结合。【详解】A.人体不同细胞内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是一样的,故氨酰-tRNA 合成酶种类也相同,A 错误;B.每种氨基酸可以对应一种或多种tRNA,故每一种氨酰-tRNA 合成酶能结合一种或多种tRNA,B 错误;C.氨酰-tRNA 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tRNA 和特定的氨基酸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可作为抗生素抵抗细菌的增殖,C正确;D.酶是生物催化剂,故氨酰-tRNA 合成酶起催化功能,D 错误。7(题文)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14、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答案】D【解析】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 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 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 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15、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 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它因素,D 错误。【学科网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CO2浓度【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突变型水稻叶片有两个特点:叶绿素含量低,而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图中P点是个转折点,P点前光照强度低,突变型光合速率低,P点后光照强度高,突变光合速率高,需正确分析其原因。8下列有关“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部分成分可以透过动脉端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B组织液中包
16、含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浆C红细胞中的O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测定内环境的成分可用于评估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详解】A、正常情况下,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交换成分,因此可推测血浆中的部分成分可以透过动脉端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 正确;B、组织液中包含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重新吸
17、收进入血浆,然后随血液运输,B 正确;C、内环境的成分不包括细胞内的成分,因此红细胞中的O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测定内环境的成分不能用于评估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因为该病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代谢异常引起的,D 错误。故选 D。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 个或 2 个 DNA 分子CDNA 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D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其中脱氧核苷酸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基
18、因)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核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 正确;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含1 个 DNA,而复制后,一条染色体含2 个 DNA,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但 DNA 中并非所有片段都是基因,所以DNA 分子的碱基对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C 错误;D、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 正确。故选 C。点睛:脱氧核苷酸是DNA 的组成单位,而基因是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
19、分之一,所以四者具有包含关系。1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进化的重要动为和机制B只有自然环境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自然选择使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差异【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A、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是自然选择
20、,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均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错误;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D、自然选择决定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使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存活率和繁殖率的差异,D 正确。故选 D。11胃泌素释放肽(GRP)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其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破坏小鼠脊髓中的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浓度的GRP,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 GRP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BGRP与 GRPR结合
21、后,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CGRP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以缓解或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
22、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类型: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详解】A、将 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神经元,A 错误;B、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GRPR结合后,引起小鼠的脊髓里的神经元兴奋,导致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B 正确;C、根据题意,GRP在突触间中完成信息传递,说明GRP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完成作用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重
23、吸收到突触小体,为下次传递作准备,C正确;D、若抑制 GRPR基因的表达,则不能产生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突触间隙中的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胃泌素释放肽神经递质受体(GRPR)结合,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兴奋,可缓解或治疗瘙痒,D 正确。故选 A。12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M1与 M2在结构上有差异C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
24、【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基因1 经 转录形成 M1(mRNA),经 翻译形成血红蛋白,构成正常红细胞或镰刀型红细胞;基因2 经 转录形成 M2(mRNA),经 翻译形成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作用于酪氨酸形成黑色素。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1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由分析可知,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 错误;B、由于 M1和 M2是由不同的基因转录形成的,所以M1和 M2在碱基排列顺序上有差异,mRNA 的结构均为单链结构,B错误;C、由图示可知
25、,基因1 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直接控制,基因2 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间接控制,两者控制方式不同,C错误;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应该从人群中调查,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该从患者家系中调查,故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D 正确。故选 D。13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断裂后必导致其结构变异B果蝇的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棒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不同个体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其普遍性特点D AAaa 自交出现35:1 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基因重组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银川市 2021 新高 生物 考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