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课时能力提升.pdf
《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课时能力提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课时能力提升.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8 长春模拟)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解析:选 D。据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必须送内阁 商确可否 ”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君权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故选 D 项。2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
2、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解析:选 C。题干“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说明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故选 C 项。3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材料现象()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解析:选 B。明代内阁是非法定决策结构,内阁大臣的权力依附于皇权,因此材料现象实际上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3、,故选 B 项。材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权力的膨胀,A 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内阁首辅参与决策,但最终决策权仍然由皇帝掌握,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力制衡关系,也不能说明被打破,故 D 项错误。4(2018 茂名调研)清朝前期的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B消除君主制的潜在威胁C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D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解析:选 B。题干材料表明对于开国功臣表面上给予优厚待遇,
4、实则是怕他们威胁到君主地位,所以一切由国家统一管理,故 B 项正确。5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这说明()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B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解析:选 D。据材料“皆朕亲裁”可知内阁权力受到了皇权限制,故 D 项正确。军机处始设于雍正皇帝时期,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可知内阁享有票拟权,故 B 项错误;据材料“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可知内阁作为皇帝的内侍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故 C 项错误。6(2018 开
5、封模拟)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A因地制宜的管理B中央集权的加强C专制主义的削弱D地缘政治的特点解析:选 A。材料“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 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说明清朝依据新疆与西藏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故选 A 项。7(2018 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文帝晚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和隋炀帝“益肆淫刑”“生杀任情”。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观隋炀帝文集,文辞奥博,亦知
6、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大臣魏征解释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爱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唐初即制定“崇儒”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要用儒家的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尊礼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曾说:“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教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又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由于失礼必入刑,所以“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阳传泽贞观政要所见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材料二大明律 是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史上一部有代表性的法典。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共 30
7、 卷 460 条。吏律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户律 中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从大明律的制定看朱元璋的法制思想(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之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策略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明律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朱元璋的治国思想的相同之处。解析(1)第一小问治国之策,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从吸取历史教训、统治目的及特点角度说明。(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内容角度分析不同;第二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二从本质角度归纳。答案(1)治
8、国之策:以礼为重,礼法并用。原因:唐太宗吸取前朝统治者为政失策速亡的教训;稳定建国初社会秩序的需要;部分大臣力推仁政和君主谦逊的个人品质。(2)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维护专制的色彩明显;重视经济立法。相同:施仁政,重法典。(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8 商丘高三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解析:选 C。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
9、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 B项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因此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 C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官僚政治体制的终结,故 D 项错误。2(2018 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解析:选 B。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10、问的内侍机构,分权与制约平衡与材料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不符,故 A 项错误;“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与材料中“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相符,故选 B 项;内阁不会缓和国家阶级对立,更不会有效限制君主专权,C、D 项错误。3(2018 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清史稿:“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这表明()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内阁学士的地位尊崇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解析:选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表明内阁学士地位尊崇,故 B
11、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内阁,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 D 项错误。4(2018 孝感统考)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皇权被严重削弱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D内阁制名存实亡解析:选 B。据题干并结合明代宦官制度的相关内容可知,明代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的宠信,因而宦官专权体现出了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故选 B 项。5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表明
12、()A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B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C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D部分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解析:选 D。明朝内阁并非正式机构,故 A 项错误;材料提到的是中央机构的运转,未提及地方权力,故 B 项错误;明神宗以中央机构互相牵制以达到加强皇权,故 C 项错误;明神宗期望中央机构改革以加强皇权,却使“部权尽归内阁”,故 D 项正确。6(2018 滨州期中)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对户籍政策进行了变革,通过“客籍”“商籍”“卫籍”等户籍形式的设置而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人户占籍,进而解决流动人口的科举考试资格问题。明朝户籍政策的调整反映出()A商品经济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强化C阶级矛盾的尖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通史 练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课时 能力 提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