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B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pdf
《浅谈BB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BB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 共 9 页浅谈 BB企业人才流失及对策研究【摘要】员工流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最直接反映。员工流失率高是企业员工不满的客观反映,是企业缺乏稳定性的表现。本文以BB企业集团为例,介绍了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如何控制企业员工流失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急切问题。人才流失,是指在一单位内,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人才非单位意愿的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企业建有完善福利和绩效管理体制,企业就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准确有效地获得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控制人才流失率,唯其如此,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人才;员工流失;控制人才流失
2、率。第一章 BB 企业概况BB企业组织架构图:战略信息部法律事务部审计监查部XXBB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工总裁办子公司BB担保有限公司BB物业管理有限公司BB农业有限公司BB置业有限公司BB融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BB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第2页 共 9 页第二章 BB 企业的现状概述BB集团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至 2010年来,BB集团“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设计,集团核心领导人的管理思维转变,整个集团包括各子公司人员流失较大,其中,包括中层、高层人员流失占比为38%,员工的流失率如下表:XXBB 集团 2012 年人力资源报表名称1 月2 月3 月4
3、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期初人数223 220 218 213 218.5 221.5 220 219 220 219 213 215.5 离职人数18 22 33 13 7 9 11 9 11 34 28 15 录用人数15 18 23 24 13 6 9 11 9 22 33 23 期末人数220 216 208 224 224.5 218.5 218 221 218 207 218 223.5 月均人数221.5 218 213 218.5 221.5 220 219 220 219 213 215.5 219.5 月流失率(%)8.1 10 15.5
4、5.9 3.2 4.1 5.0 4.1 5.0 16 13 6.8 年流失率(%)96%(年度流失人数/年均人数*100%)第三章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通过 2012 年的人力资源报表统计,不难看出,有效地控制员工流失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每一个环节,要减少员工流失,实际上需要从其中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过高的员工流失率(一般超过5%以上)显示着企业领导的失策,甚至暴露了领导和上下级人际关系的恶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招聘优秀员工难,用好优秀员工难,培养出优秀员工难,而要留住优秀员工却更难。员工离开公司,必然有其理由。究竟是什么理由让他们作出离职的决定?一、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企业是早于 1952年是
5、一家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家族式一代代管理,而逐步第3页 共 9 页转变为个体私营企业。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其他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 BB企业已发展到已成为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农业开发、商贸运营等七个分公司的多营化企业,逐渐管理体制的弊端也就很明显的暴露了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一直使得它在聘用人才方面习惯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过分集权、任人唯亲、选择标准欠科学、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权力的过度集中在企业最高领导人身上,使得其它高层、中下层管理人员的权力有限,这就使得外来人才觉得没有更多的发展余地,更高职务的提升比较困难。这同时也使得
6、高层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通道减少,信息量变小,因而决策失误的风险加大,最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二、人才管理理念存在误区 BB企业在人才管理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误区。BB企业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人是雇来为企业赚钱的,通过支付工资的形式就可以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而较少考虑到应给予他们其他的激励,如职务的提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等。另一方面,BB企业不愿意在人才上进行投资以使其开发增殖,至于职业生涯设计就更无从谈起,致使企业内的人才往往觉得前途渺茫,动力不足,从而最终选择离开;外部的人才刚踏入企业内,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后,则会认为在该企业中没有发展余地而不愿在企业长期发展,扮演一个
7、匆匆过客,就如赶集市一样,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真正正确的人才管理理念应注重善用人才,善于让优秀的人才发挥其潜力,作到择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而用。三、人才管理策略欠科学 BB企业往往习惯于以同行业中低下薪酬水平来招聘重要岗位人员,但到岗的人员又不能达到岗位要求,真正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其薪酬激励又无法得到对方满足。同时,在绩效管理上,未体现出公平机制,其绩效管理制度从未在工会上讨论通过,绩效指标由老板说多少就是多少,将各分公司不可能完成的指标下发并硬性要求遵照执行,并将高层 30-50%薪酬作为年度绩效考核,中下层10-20%薪酬作为季度绩效考评。考评时只凭印象行事,过于看重企业的个人评价而没
8、有科学的方法体系,因而汇总出来的考核结果往往不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的指导作用也就变得微乎其微,甚第4页 共 9 页至是老板的个人因素而取决于绩效的发放多少或有无,因此,每到季度或年度绩效考核时,往往员工的绩效基乎微乎甚微。另一方面,BB企业不能以科学的理论来认识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的员工的激励措施,将薪酬与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硬分离,结果使得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受到影响。在管理过程中,对人才往往只重引进不重培养。在企业战略定位,使内部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观点和意见也有日益隔阂的趋势,最终使得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的发展前景,许多人才因此而
9、被迫选择离开。四、对待人才流失的认识误区BB企业的文化实则是老板一个人的企业文化,认为员工流动是合理的,是容易被接受的,且员工有去留的自由度选择,在老板心目中,人员的流动根本不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只要身边有几个关键亲信执行者,其它人员都无关重要,不会过多的去分析人员的频繁流失对未来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只要每个分公司核心岗位安放有自己身边的人,其余人员的去与留对他造不成任何的发展制约影响。五、人员流失受其它方面的影响(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有着统一对外宣传较好的企业文化,但对内只是一种口号形式,从上至下对企业文化的宣贯不到位,团队之间不配合,工作相互不支持,不理解,常满腹唠叨,勾心斗角
10、,怨声载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该企业的影响力。因此,没有影响力的企业很难有号召力,而没有号召力的企业,自然也不会有强的凝聚力,员工各自为阵的现象尤为突出。另外,一个优秀的或渴望发展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关注。如果让员工一直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最终还是选择离职收场。(二)领导的管理风格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对员工的工作情绪及工作积极性有重大影响。企业的高层领导均是老板的亲信,其文化素质与岗位的匹配度有一定差距,因此,往往员工与领导者的管理风格不相适应,将会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工作,当不满到达一定程度便会离职而去。第5页 共 9 页第四章如何有效控制员工流失员工流失是企业人力
11、资源管理质量的最直接反映。员工流失率高是企业员工不满的客观反映,是企业缺乏稳定性的表现。如何控制企业员工流失是该企业当前面临的急切问题。要留住人才,关键的是企业要以实力,有发展前途,从这个角度控制员工流失;其中尤为重要的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控制员工流失特别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和领域包括:招聘筛选、职位内容、薪酬福利支付、职业生涯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沟通等诸多方面才能有效的控制人力资源的流失。一、建立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水平薪酬和福利是企业员工行为的一个强大驱动力,永远不应该被轻视。薪水和福利待遇是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物质利益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工作的基本动力,多数人才
12、来说,薪酬是有效的激励手段,合理地运用好薪酬制度可有效地留住人才。在市场经济中人的价值主要通过薪酬来体现,合理恰当的薪酬和福利能够有效地增强和提高组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组织的忠诚度。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能否做到“公平地对待所有员工”,极大地影响着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取心甚至员工的去留。在薪酬管理中,公平性是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薪酬体系的公平性可以分为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性体现在与同行业同等工作相比员工的薪酬应该具有可比性,至少不应该与之相差过于悬殊。对内部公平性来说,最关键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主要表现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上,纵向公平要求不同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BB 企业 人才流失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