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三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癌细胞表面的PD-L1 蛋白可与 T 细胞表面的PD-1 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使用抗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BPD-L1蛋白和 PD-1 蛋白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抗 PD-1抗体作用于T细胞而不是作用于癌细胞D癌症患者体内的PD-1蛋白表达不足会降低机体细胞免疫的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详解】A、癌变
2、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A 正确;B、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 分子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作用,B正确;C、抗 PD-1抗体与 T 细胞表面的PD-1 蛋白结合,C正确;D、癌症患者体内的PD-1蛋白表达不足,使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与 T 细胞表面的PD-1 蛋白结合减少,减缓对 T 细胞功能的抑制,会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D 错误。故选 D。2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受体既存在于细胞膜上也存在于细胞内B生长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CCa2+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与释放D生长素
3、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到细胞壁,使其膨胀松软【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首先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同时生长素能够作用于细胞内的活化因子,从而调节细胞发生转录。【详解】A、由图可知,生长素既有细胞膜受体,又有胞内受体,A 正确;B、生长素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B 正确;C、Ca2+能够促进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内的活化因子,从
4、而调节细胞发生转录,C错误;D、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引发H+运输到细胞膜外会导致细胞壁处的pH 下降,即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生长素作用机理图,考查细胞膜的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物质的运输方式、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及验证实验,要求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结合生长素作用机理图准确判断各项。3如图为某家族红绿色盲(A/a)和高胆固醇血症(B/b)的遗传系谱图。高胆固醇血症是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杂合个体(携带者)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 岁左右易得心脏病。患者血液胆固醇含量高两岁时死亡。人群中每500 人中有 1 个高
5、胆固醇血症的携带者。5 号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11 号个体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第代的 2 号个体B甲病是高胆固醇血症,12 号个体不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若 6 号再次怀孕且胎儿为男性,则其成年后其可能的表现型有4 种,基因型有4 种D若 14 号与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生出一个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色盲携带者的概率为2999/12000【答案】C【解析】【分析】根 据 遗 传 系 谱 图 及 题 干 5 号 不 含 乙 病 致病基 因 可 知,甲病 为 高 胆 固 醇 血症,乙病 为 红 绿 色 盲,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11 号个体
6、的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I 代的 6 号个体,6 号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其致病基因来自第I 代的 1 号个体,A 错误;B、13 号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B),故 7 号和 8 号均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携带者(Bb),12 号个体的 基 因型为 Bb:bb=2:1,不携带高胆固醇血症致病基因(B)概率是1/3,B 错误;C、5 号的基因型为BbXAY,6 号的基因型为BbXAXa;若 6 号再次怀孕且胎儿为男性,则该男孩高胆固醇血症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两岁时死亡不可能成年,成年儿子(Bb)30 岁左右易得心脏病,bb 正常,有两种表现型。红绿色盲
7、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XAY:XaY=1:1,分别表现为正常男性和红绿色盲男性,其成年后可能的表现型有4 种,基因型有4 种,C正确;D、14 号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a:bbXAXA:bbXAXa=2:2:1:1,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BbXAY:bbXAY=1:499,若 14 号与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Bb、bb)的概率为1-2/31/5001/4=2999/3000,红绿色盲携带者(XAXa)的概率为1/21/4=1/8,生出一个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色盲携带者(BbXAXa、bbXAXa)的概率为2999/24000,D 错误。故选 C。
8、【点睛】能结合遗传系谱图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类型并进一步判断各个体基因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图为某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触一定存在于两个神经元之间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不一定会产生动作电位C每个突触小泡中含有几万个乙酰胆碱分子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会影响通道蛋白【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后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的信号转换方式是
9、: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在反射弧中,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之间也存在突触,A 错误;B、乙酰胆碱分子必须达到一定的结合数量才能使得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 正确;C、每个突触小泡中含有几万个乙酰胆碱分子,C 正确;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进而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 A。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述错误的是()A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其性状随之改变B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C基因突变一般具有可逆性的特点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RNA 上【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DNA
10、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原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其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 错误;B、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B正确;C、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即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而隐性基因也可突变为显性基因,C 正确;D、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其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故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病毒中,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是解题关键。6大麻是 XY型性
11、别决定的植物,其粗茎和细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条形叶与披针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株粗茎条形叶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细茎雌株,雄株中的披针叶个体占1/4。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两对基因都可位于性染色体上B亲本雌株只含一种隐性基因C子代不会出现细茎披针叶雌株D两对基因都可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两株粗茎条形叶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细茎雌株,雄株中的披针叶个体占1/4”的信息,可推测出细茎和披针叶都为隐性性状,且决定叶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决定茎的基因的准确位置,位于常染色体或者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都可以得到细茎雌株。【详解】A
12、、由分析可知,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都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说法是错误的,A错误;B、由分析可知亲本雌株中一定含有控制叶形的隐性基因,由于后代中出现了细茎雌株,因此无论控制茎粗细的基因位于哪种染色体上亲代雌性个体中一定含有控制茎的隐性基因,因此亲本雌株应该含两种隐性基因,B 错误;C、由决定叶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推测可知,子代雄株中的披针叶个体占1/4,子代雌株中的披针叶个体也占1/4,因此子代中会出现细茎披针叶雌株,C 错误;D、由分析可知,两对基因都可位于常染色体上,D 正确。故选 D。7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面的数学模型表示的是()A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
13、量变化的情况B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C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随自交代数变化的情况D在食物充裕、气候适宜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横轴因素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数据逐渐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横轴因素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数据不再升高,说明此时存在某种限制因素。【详解】A、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是呈正比例关系,A 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逐渐增强,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该图可以表示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
14、况,B 正确;C、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起点应该为0,C错误;D、在食物(养料)充足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的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呈现J型,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水的存在形式、自交、种群数量增长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 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实验,结果如下表(W 指枝条上生根的总长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实验结果(mm)组别第 1 天第 2 天第 3 天第 4 天第 5 天1号烧杯(低浓度 2,4-D)W 2号烧杯(高浓度 2,4-D)W
15、 3 号烧杯(蒸馏水)W 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作用部位,生长素促进生长作用的大小不同B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2,4-D 的浓度C本实验采用了相互对照和空白对照D比较 1 号、2 号的结果,可说明2,4-D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C【解析】【分析】探究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1 号、2 号烧杯是实验组,3 号烧杯(蒸馏水)是对照组,自变量是2,4-D 的浓度、时间,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生根总长度,扦插枝条上芽的数量、2,4-D 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 的浓度,没有不同部位的对照实验
16、,A 错误;B、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2,4-D 的浓度和时间,B错误;C、本实验采用了相互对照和空白对照的方法,C 正确;D、比较 1 号、2 号和 3 号的结果,可说明2,4-D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 错误。故选 C。9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 ab 段与 ef 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B曲线 bc 段与 de 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Cfg 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以提高血糖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b 段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c 段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de
17、段运动消耗糖类,使得血糖浓度降低;ef 段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详解】A、在 ab 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较高,而ef 段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引起的,A 错误;B、曲线 bc 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而de 段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B 错误;C、在血糖平衡调节中有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D、当血糖浓度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肌糖原不能水解补充血糖浓度,D 错误。故选 C。【点睛】易错点: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10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前几次分裂异常可能导致子细胞出现多核
18、现象。经研究发现,受精卵分裂时,首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之后二者夹角逐渐减小,形成一个统一的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 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两个纺锤体可能分别牵引来自双亲的两组染色体,最终合二为一B细胞 A 最终可能将分裂成为1 个双核细胞,1 个单核细胞C细胞 B 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核的染色体条数为40 D药物 N 抑制两个纺锤体的相互作用,可能和马达蛋白的作用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图示来看,正常情况下,受精卵第一次分裂过程,开始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最后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子细
19、胞为单核细胞,而每个细胞核中含有40 条染色体。而图示A 图中纺锤体一端形成双纺锤体,一端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为单核,另一个为双核,B图中两端纺锤体都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双核。【详解】A、受精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两个纺锤体牵引的是相同的染色体,都含有来自双亲的染色体,A 错误;B、图示 A 图中纺锤体一端形成双纺锤体,一端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为单核,另一个为双核,B 正确;C、图示 B 图中两端纺锤体都没有形成双纺锤体,这样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双核,双核子细胞的每个核内染色体数为20 条,C错误;D、马达蛋白是利用ATP水解所释
20、放的能量驱动自身沿微管或微丝定向运动的蛋白,影响微管蛋白牵引染色体的运动,而药物N 是影响了纺锤体的形成和结构,所以与马达蛋白无关,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最重要的的是要从图中看出药物N 发挥了什么作用,影响了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染色体在细胞中的数量。11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B可以选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C可以选用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可以选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作为染色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1.鉴定
21、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2.龙胆紫、醋酸洋红液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均可给染色体染色。【详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且含DNA 和 RNA,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 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 正确;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B正确;C、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被
22、分解的试剂,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C错误;D、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12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 或 a 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 b 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现有某蓝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l:1。
2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 种C若 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白花植株中,雄株占12 D若 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16【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蓝花(A bb)雌株与一红花(aaB)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一种性别只出现一种性状,可判断亲本为显性雄和隐性雌杂交。故 B/b 位于 X染色体上,如果 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 aaXBY,F1基因型为 AaXBXb:AaXbY=1: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据此答题
24、。【详解】A、据分析可知,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分别由A 和 B基因控制,母本蓝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父本红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A 正确;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和 aaXBY共 3 种,B 正确;C、若 F1的雌株(AaXBXb)和雄株(AaXbY)杂交,子代白花植株(aaXbXb和 aaXbY)中雄株占1/2,C正确;D、若 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4)(1/2)=3/8,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3下列关于生物学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的DNA 上插入
25、一段外来DNA,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囊性纤维病是因为编码一个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造成基因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改变C白化病患者的白化症状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白化基因携带者婚配的结果D编码血红蛋白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异常基因后含有的碱基数一定不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基因突变是指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21 新高 生物 三月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