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模考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模考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模考试卷含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綦江县 2021 届新高考地理二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 分)1气温日变化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状况有关。下图示意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题。1能正确反映气温变化的是A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大B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C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D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2一天中最低温均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A山谷多夜雨,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山谷散热快C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D夜间吹山风,冷空气下沉积聚山谷【答案】1C 2D【解析】1A.读图可知,无论冬夏,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A 错;B.读图可知,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B 错;C
2、.读图可知,无论冬夏,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C 对;D.山谷冬季日温差略小于夏季日温差,D 错。2A.谷地多夜雨,但对气温影响小,A 错;B.夜间吹山风;并且山谷较封闭,散热慢,B 错;C.山谷地形闭塞,降温慢,C 错;D.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最低温出现在山谷,D 对。2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下图),思考造成甲、乙两自然带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带差异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根据图中位置判断,甲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自然带为亚热带
3、常绿阔叶林带,甲自然带在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乙自然带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形成。地中海气候是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导致气候特征不同,从而形成的自然带不同,因此选项B 符合题意。两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当地地形、洋流、离海远近关系不大,排除A、C、D。故选 B。3在四川某山区,土壤呈碱性的山坡以柏树为主,土壤呈酸性的山坡以松树为主。该山区用柏树叶烟熏制作的腊肉富有独特的味道,但四川以外地区却少有销售。完成下面小题。1该山区柏树和松树的分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影响
4、该腊肉较少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的因素是A气候B生产技术C交通运输D消费状况【答案】1D 2D【解析】【分析】1材料信息表明,该山区柏树和松树的分布差异是因土壤性质不同而产生的,这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属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 符合题意;该山区柏树和松树的分布差异,不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随水份条件变化而变化、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因此没有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排除A、B、C。故选 D。2气候、生产技术对腊肉的生产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该腊肉的销售,
5、因此气候和生产技术不是影响该腊肉较少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的因素,排除A、B;交通运输对商品销售有较大影响,但该腊肉运输量并不大,而且可以较长时间在常温下保存,便于运输,因此交通运输不是影响该腊肉较少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的因素,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该山区用柏树叶烟熏制作的腊肉富有独特的味道,四川以外地区的消费者接受度不高,因此导致该腊肉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较少,因此消费状况是影响该腊肉较少在四川以外地区销售的因素,D 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地方性分异是中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它的主要表现为
6、有序性和重复性。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和自然综合体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依次更迭,可称为生态系列,或称为地球化学联系,重复性即复区性,由于近期发育历史相同,几个小流域内各自然单元重复出现,组成多次重复的组合。4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203 年 6 月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 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将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下列甲图为红河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红河哈尼梯田景观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梯
7、田多位于山地阳坡,乙图中景观图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A点B点C点D点2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A节省劳动力B提高经济收入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土壤质量3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起步较晚,反映该农业生产模式()A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B不具有在当地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受当地传统生产习惯的影响【答案】1C 2B 3D【解析】【分析】1梯田多位于山地的阳坡,在甲图中 点位于阴坡,A 项错误。点位于山顶,B 项错误。点位于山地阳坡,C项正确。点位于山谷,D 项错误。故选C。2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增加了劳动力,A 项错误。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可以提高土壤肥
8、力,但不是直接目的,CD项错误。这种模式生产出的产品种类多,人们的经济效益提高了,B项正确。故选B。3当地生产方式一直比较落后,人们习惯传统生产方式,D 项正确。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B 项错误。这种模式使农业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与现代农业相符,C 项错误。当地是季风气候降水量大,纬度低热量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这种农业生产模式,A 项错误。故选D。5近年来,共享办公在我国崛起。“共享办公空间”内配备了自由工位、固定工位、房间工位等多种租赁选择,且提供了健身房、厨房、会议室、游戏室、打印机等相关服务设施,为不同个体和企业提供愉快高效的
9、办公环境,因其超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入驻。2017 年我国“共享办公空间”的数量达3459 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一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共享办公空间”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的原因是A政策优惠B工业基础好C创业环境好D分工更精细2“共享办公空间”被誉为中小型企业的孵化器,其主要原因有办公租金较低交通条件较好服务设施更完善更能吸引高素质人才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更畅通ABCD【答案】1C 2B【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共享办公空间”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关服务设施,能够减少企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吸引规模小、投资少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资金缺乏,使用“共
10、享办公空间”能够降低投资,减小企业压力,利于企业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一带经济发达,人才集中,科技水平高,创业环境良好,所以适宜分布“共享办公空间”,故该题选C。2“共享办公空间”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投资少,则“共享办公空间”办公租金低,才吸引中小企业,正确;“共享办公空间”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场所,相关服务设施等,性价比高,交通条件对其影响小,错误;根据材料“共享办公空间”不仅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还提供相关服务设施,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对;“共享办公空间”主要为企业服务,吸引企业集聚,错;“共享办公空间”使企业较为集中,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对,所以该题选B。6服饰是文化
11、的体现,轻柔艳丽的沙丽服饰展现的文化特色属于A东亚文化圈B南亚文化圈C伊斯兰文化圈D东南亚文化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区域地理知识,沙丽主要是印度的传统服装,展现的文化特色属于南亚文化圈,B正确。故选 B。7据央视新闻消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民间俗称“大七环”)将于 118 年 6 月底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整个北京,连通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 个节点城市,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A连接的城市更多B通行效率高C建设成本低D地形条件优越2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地质条件B城市规模C城市
12、分布D经济水平3北京“七环”的全线通车将会使A沿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B京津冀联系更加密切C区域经济差距加大D能源运输压力减小【答案】1B 2C 3B【解析】1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速公路行驶速度快,通行效率高。故选B。2北京“七环”主要是将京津冀地区的更多城市连接到一起,使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方便,更好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故选C。3北京“七环”利用环线将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连接到一起,增加了一条新的出行线路,使京津冀联系更加密切,区域经济差距缩小;能源运输一般采用铁路运输方式,与高速公路通车无关;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沿线的环境。故选B。8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
13、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如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1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 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 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2图中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BCD3若在处钻3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A 25mB45mC55mD65m【答案】1A 2C 3B【解析】1图中河流位置为谷地。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以河流为中心,向两翼岩层出现由老到新的变
14、化,说明该地的地质地貌为背斜谷,故 A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2随着地壳的抬升,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不断增强,河道加深;断续反复的这种过程就形成了河流阶地。据此判断,图中河流所在位置为下切最深的位置,说明形成年代最晚,故 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3 河流两侧的等高线数值应该是对称的,那么和之间的相对高差介于10m-25m之间,且处海拔较高。若在处钻30m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度是40m-55m之间,结合选项可知 45m符合,故 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92017 年袁隆平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发展“海水稻”种植的意义有增加粮食产量
15、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缓解水资源危机保护滩涂湿地ABCD【答案】A【解析】【详解】“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发展“海水稻”种植会减少滩涂湿地,错误;发展“海水稻”种植增加了种植面积,会增加增加粮食产量,正确;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占用了大量耕地,发展“海水稻”种植可以缓解耕地资源不足问题,正确;发展“海水稻”种植,充分利用海水,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10利用自然水城发展水培农业,是中国近年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水面上利
16、用浮力强的塑料泡沫,上覆土壤,栽培水稻或蔬菜。水培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便形成鱼菜共生农业系统(如图),其产品品质优于大棚无土栽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大棚无土栽培相比,农户利用自然水面生产蔬菜的优势是A成本较低B管理方便C病虫害少D便于采收2与大棚无土栽培农业相比,自然水面栽培的蔬菜品质更好,其原因是A蔬菜水分含量充足B农药施用和残留少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不受自然灾害影响3鱼菜共生农业A可降解塑料,净化水质B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C可防风固沙,净化空气D能够维持水生生物多样性【答案】1A 2C 3B【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水培种植方式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生态等相关内容
17、,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与大棚无土栽培相比,农户利用自然水面生产蔬菜,设施设资较少,占用土地面积小,租金低,因此生产成本较低,A对。蔬菜生产在水面,田间管理不方便,B错。周边是水域,病虫害容易发生,C错。在水面上要乘船采收,相对不方便,D 错。2与大棚无土栽培农业相比,因为没有大棚遮挡和保温作用,自然水面上光照更强、昼夜温差更大,因此栽培的蔬菜品质更好,C对。水培种植和大棚无土栽培都是在水中种植蔬菜,蔬菜水分含量相似,且蔬菜水分含量高并不表示蔬菜品质好,A错。由于水培种植比与大棚无土栽培病虫害更多,因此“农药施用和残留少”不符合实际情况,B错。水培种植是自然状态下生产,受到自然灾害
18、影响更大,D错。3题中信息表明,水培种植使用大量塑料泡沫,因此鱼菜共生农业会增加塑料污染,A错。蔬菜生长过程为鱼提供食物、生长繁殖场所,鱼的新陈代谢为蔬菜提供营养元素,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B对。蔬菜和水面位置较低,且蔬菜没有种植在土壤之上,不具有防风固沙功能,C错。水产养殖业为了增加养殖效率,往往会设法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因此D 错。11图中巴拉顿湖是欧洲中部最大的湖泊,湖泊呈狭长状态,因为其诱人的湖光山色,成为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国西北部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等城市吸引了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读图结合材料
19、回答下面小题。1据图文材料分析,巴拉顿湖的成因A断陷湖B冰碛C冰蚀湖D火山口湖2下列关于巴拉顿湖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冬季没有结冰现象B湖泊为咸水湖C湖泊中含沙量大,每年有大量泥沙在库区趁机D湖泊 4.5 月份水量最大3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匈牙利西北部地区的汽车工业发展优势是A汽车工业基础好B劳动力丰富且廉价C交通便利D消费市场广阔【答案】1A 2D 3B【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世界地理、区域分析。(1)巴拉顿湖位于地堑,由于地势低,积水成湖。(2)巴拉顿湖冬季会结冰;湖泊水源来自冰雪融水,为淡水湖;含沙量不大;湖泊的水量达到最大。(3)汽车工业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匈牙利劳动力不丰富廉价。
20、1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巴拉顿湖位于断块山的附近,属于断层中的地堑部分,由于地势低,水体聚集形成湖泊,据此选A。2巴拉顿湖位于中纬大陆内部,湖泊冬季会有结冰现象;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冰雪融水,且湖泊水体与外流河连接,交换较多,为淡水湖;区域植被覆盖较好,湖泊中含沙量不大;湖泊水体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补给,4.5 月份,气温升高,融水增多,湖泊的水量达到最大,选D。3汽车工业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且匈牙利较为发达,其劳动力不廉价,而且,这里人口增长慢,劳动力也不会十分丰富,故选B。1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A 78mB98mC128m
21、D148m 2图中 m、n、p、q 四地中()A 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Bn 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Cq 地位于山谷,在 m 地的东北方向D p 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答案】1B 2A【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地区等高距为40 米,河流流经区的海拔最高处位于西侧,最高海拔为80120 米;图示地区河流流经区海拔最低处为河流入海口,海拔为0 米。因此河流落差为80120 米。只有B 项的 98米才在这个范围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根据图中纬度变化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m 地位于山地北侧,因为位于阴坡。m 地附近等高线比其他三地更为密集,因而坡度最大;故A 项正
22、确;n、p 两地等高线发生明显弯曲,且弯向高处,故这两地的地形为山谷,故B 项、D 项错误;q 地等高线发生明显弯曲,且弯向低处,故其地形为山脊,故C 项错误;故选A。13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地势特征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B甲地因地壳上升形成较厚沉积层C乙地是因褶皱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D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可为甲地提供沙源2该地区A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过渡B冰雪融水是农业重要水源C植被茂密发展木材加工业D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答案】1D 2B【解析】1A、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势特征主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A 错误。B、据图可
23、知,甲地因风力沉积形成较厚的沉积层,B 错误。C、乙地是因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植被条件较好,C 错误。D、丙地风力侵蚀作用强,结合图示指向标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可为甲地提供沙源,D 正确。故选:D。2A、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从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过渡,A 错误。B、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冰雪融水是农业重要水源。B 正确。C、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没有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原料优势。C 错误。D、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D 错误。故选:B。14下图为某时刻亚洲某地海平面天气系统图,虚线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綦江县 2021 新高 地理 考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