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上《17、古诗三首》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pdf
《部编三上《17、古诗三首》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上《17、古诗三首》教案(附导学案,同步练习).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7、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任课教师教材分析本课由三首诗歌组成,诗歌分别描绘了天门山、西湖以及洞庭湖的美丽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自然、壮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情分析经过前期的学习与积累,学生不论是在知识储备上还是认知能力上,均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提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从单元选编的课文中感受其景色之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难点:感受诗歌意境美,激发对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多媒体课件;搜集诗歌作者资料;歌曲望天门山课时3 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学会并能美观书写本课“断、楚、至、孤
2、、帆”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古诗。3.理解诗歌大意,能够借助诗歌语言想象天门山的景色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引入,板书课题1.板书“山”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都想到了哪些山名,同时简单说说自己对这座山的了解。教师适时引入:老师今天再带你们去了解一座山(补充板书:天门),同时简单补师生互动第一课时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充对“天门山”的了解(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2.出示诗歌题目:望天门山,简单介绍诗歌作者李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因其诗歌想象大胆奇诡,富于浪漫气学过程息,后人
3、称其为“诗仙”)。二、自主朗读,感知画面1.教师范读诗歌,同时课件出示朗读停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强调指导,注意“帆”读第一声,“楚”的声母是翘舌音“ch”。同时指导学生书写“断、楚、至、孤、帆”五个生字,教师重点范写指导:“楚”,注意上面“林”右边的捺画变成点画,下面半部分的平捺要舒展;“孤”,左窄右宽,注意左边“子”的横画变成提画,右边中间部分是竖提,点两画,不能写成了一笔竖画。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注意记住教师强调的重点笔画书写。4.分小组朗读诗歌,看
4、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流畅。5.引导学生再读诗歌,看看诗人李白在天门山都看到了哪些自然景物。6.学生交流(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试着将诗歌画面画到纸上。三、精读诗歌,融境悟情1.过渡:孩子们,大家刚才为诗歌配的图画到底怎样呢?接下来让我们随着李白一起来到诗歌的情境中,边读诗歌边想象画面,然后再看看自己画得是否符合诗歌意境。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借助词义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巡视了解自主学习情况,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朗读诗歌分小组朗读诗歌,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流畅学生再读诗歌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及时予以
5、点拨指导。3.交流对词语及第一,二两句诗意思的理解。(1)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碧水东流至此回。”引导学生说说在这两句诗中自己对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教师重点引导他们理解“中断”(从中间断开分成两座山)“开”(断开),“碧水”(碧绿的江水),“至此”(到这里转向北流),“回”(回旋徘徊)。课件播放天门山风景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图说图。师:图中的天门山,江水都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山看上去很高,很险峻,水流也很急。师:认真看一看自己的图画,你画得准不准呢?生:老师,我把山画得太平缓了,感觉一点儿都没有表现出“高”和“险峻”的特点。生:我觉得自
6、己没有画出江水“碧绿”的颜色。生:我也没有表现出山应该是青绿色的感觉。师:孩子们,老师也来画一画青山和碧水,你们看老师画得怎么样。教师简单板演天门山、楚江图,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注意结合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并交流自己的看法。(2)引导学生借助对画面的感知,试着串讲诗句的意思,教师补充(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句,注意读出山、水的气势。4.继续交流对第三,四两句诗的理解。(1)课件出示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师生互动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借助对画面的感知,试着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句来。”引导学生按照理
7、解前两句诗的方法理解后两句诗中的部分词语意思,教师重点补充“相对出”(隔着长江相峙而立),“孤帆”(一叶孤舟),“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2)引导学生结合对词义的理解,看看自己接下来的图画又有哪些需要修改,调整的地方,教师巡视并给予点拨指导。(3)教师补充完成简笔画,同时指导学生根据简笔画试着描述后两句诗的意思,教师补充(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4)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后两句诗,注意将语调学生结合对词义的理解,看看自己接下来的图画又有哪些需要修改,调整的地方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后两句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略微放平缓点5.想象体验:
8、如果你就是诗人李白,此时正乘船领略天门山的风景,你的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喜爱眼前的景色.)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诗人对眼前所见景物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6.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读出自己的喜爱,赞叹之情。试着进行背诵,指名背诵展示。7.当堂默写诗歌。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1.过渡:孩子们,这首名传千古的诗歌还被谱成了好听的歌呢,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课件播放歌曲望天门山,学生聆听并学唱)。2.教师小结: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而李白的诗歌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孩子们,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本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读出自己的喜爱,赞叹之情
9、学生聆听并学唱望天门山师生互动课的第二首古诗。板书设计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认识“亦、抹、宜”三个生字,学会“饮、初”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够进行背诵。3.理解诗意,想象古诗的画面,感受西湖夏天的美丽景色,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引入,解释诗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象,来,我们一起背诵望天门山。学生齐背古诗。师:这节课我们再跟随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步伐到杭州西湖去看看。课件出示西湖的图片和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简介诗人,
10、教师简单补充(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导学生读题,注意指导读准“饮”是前鼻音,“初”是翘舌音。同时引导他们猜一猜诗题的意思。生:我觉得是苏轼在西湖边看太阳,后来下雨了。师:你抓住了诗题中的两个重要的字眼一晴,雨,很会观察思考。谁能说得再简洁点?生:苏轼在西湖边看美景,看着看着天突然就下雨了。师:说得很好!那么,题目中的“饮”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齐背古诗师生互动生:可能是喝酒吧?师:老师也这么认为。孩子们,诗人一边喝酒,一边看西湖的美景,到底都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校书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饮
11、、初”,提醒他们注意“饮”右边“欠”的撇画要托住左边的竖提。而“初”左边是“衤”部。不要写成“礻”部,二、读中想象,感知诗意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试着准确读出诗句的朗读停顿。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范读指导,提醒读准“亦、抹、宜”三个字的声调,还要读准“潋、滟”的读音。同时指导读好朗读节奏,课件出示:“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学生齐读诗歌。3.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古诗的方法,说说如何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引导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词义,并在此基础上再理解诗句的意
12、思。4.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试着进行词义,句意的理解,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并及时予以点拨指导。5.想象画面,理解诗意。(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苏轼在西湖边饮酒赏景,他先后分别都看到了什么情景?(2)学生交流(先看到了西湖晴朗的,波光粼粼的样子,学生联系学习古诗的方法,说说如何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试着进行词义,句意的理解,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又看到了下雨时西湖云雾迷蒙的祥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借助对注释的理解,想象古诗描经的画面。同时出示前两句诗,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诗分别写出了晴天和雨时西湖的景象,同时引导他们抓住“晴方好,雨亦奇”体会诗人对两种情形下的西湖都十
13、分喜爱的感情。(3)课件出示晴天,雨天西湖的美景图,引导学生观图并试着串讲第一、二两句诗意,教师补充(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同时进行感情朗读,注意体会诗人心中的美好感受。(4)质疑过渡:面对如此令人陶醉的西湖美景,大诗人苏轼想到了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第三、四句诗。(5)教师补充讲解关于“西子”的资料(越国的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说她有“沉鱼之美”)。同时引导他们理解“欲”(如果),并在此基础上试着串讲后两句诗的意思,教师补充(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14、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学生交流学生观图并试着串讲第一、二两句诗意师生互动第二课时教学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6)此时此刻,你站在西湖上,你想把西湖比作什么呢?(明镜、翡翠.)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诗人为什么要将西湖比作“西子(西施)”?(因为他觉得西湖跟西施一样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这样比喻的好处一一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喜爱。6.指导学生将全诗连起来感情朗读,注意读出诗人对西学生将全诗连起来感情朗读,注意程湖的喜爱,赞美之情。7.引导学生尝试背诵练习,指名进行背诵展示,学生齐背。三、拓展延伸,课堂小结1.过渡引入:大诗人苏轼在一天中欣赏
15、到了西湖完全不同的景致,心中确实感到欣喜不已。其实,还有其他不少诗人也在西湖边留下了自己的诗句。2.课件出示诗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晓出净莞寺送林子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诗句。读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于西湖的喜爱,赞美之情。3.教师小结:孩子门,关于美丽的西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著名诗歌,课下希望大家都找一找、读一读。相信你们会跟大诗人苏轼一样爱上西湖的。读出诗人对西湖的喜爱,赞美之情学生尝试背诵练习,指名进行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师生互动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学目标第三课时1.认识“庭、未、磨、盘”4 个生字,学会
16、“镜、未、磨”等6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3.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体会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三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入学习1.师生趣味诗句接龙(教师说前一句,学生对后一句),时教学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接龙情况师生共同进行点拨、指导,同时对他们的表现予以肯定,表扬,并以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设置悬念。2.过渡引入:孩子们,刚才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课件出示诗歌)。3.简单介绍诗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二、探究交流,感悟诗意1.课件播放洞庭湖月夜风景图片,教师配
17、乐范读诗歌,引导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仿佛看到了一幅朦朦胧胧的画面.),教师适时引入:孩子们,诗人刘禹锡到底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还是走进诗歌中看看吧。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根据经验读准诗歌的朗读节奏。4.指名朗读诗歌,教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课件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学生齐读诗歌。5.再读诗歌,试着借助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的意思。6.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通过探究交流或请教老师
18、的方式争取弄明白。7.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相和”(互相映衬),“镜未磨”师生互动学生边听边展开想象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根据经验读准诗歌的朗读节奏学生齐读诗歌学生小组内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第三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水面无风,波平如镜),同时在学生对诗歌大意描述的时教学过程基础上补充诗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8.指导学生
19、再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诗歌中所描绘的月夜下洞庭湖朦胧唯美的意境。三、深入研读,感悟意境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诗歌,看看在这首诗歌中,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联系对诗歌大意的感知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将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批注。3.学生交流。生: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中,诗人把夜色下的洞庭湖比成了一面镜子。师: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想象呢?生:因为没有风吹过,所以湖面非常平静。课件出示月色下平静如水的湖面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此时湖面的特点,同时补充介绍关于古代“铜镜”的知识(模模糊糊),让学生体会诗人比喻的巧妙。生:我还
20、觉得诗歌最后一句写得非常好。因为在诗人看来,月色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盘子,而湖中的君山就像是盘子中的一枚青螺,好形象啊!课件出示盘子中摆放青螺的图片,同时出示月夜下君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形似,从中体会诗人大胆巧妙的想象。师:孩子们,老师发现了,你们所喜欢的诗句都是诗人学生再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展开想象学生认真研读诗歌学生自读思考师生互动学生体会诗人比喻的巧妙师生互动由眼前看到的景物所产生的想象。那么,在这幅画面中,洞庭湖和君山分别都变成了什么呢?生:洞庭湖变成了铜镜,白银盘,而君山变成了青螺。师:正是因为诗人大胆的想象,使原本很普通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景物被赋予了别样的美感。
21、孩子们,你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生:喜爱洞庭湖的美景。生:我觉得还有赞美之情。教师板书:喜爱、赞美。4.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赞美之情。5.指导学生尝试背诵练习,指名背诵,展示学生齐背。四、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来这里观光旅游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孩子们,课下再搜集一些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歌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2.作业布置:(1)回家后将自己学到的三首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2)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份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类专题手抄报,并配上生动,丰富的图画。师生互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人对洞庭湖的
22、喜爱,赞美之情学生尝试背诵练习,指名背诵师生互动板书设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学反思教学本课三首古诗时,教师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了课程资源。这样不仅适时引进了与诗歌内容紧密关联的图片及诗歌中涉及到的相关文化,让学生在感受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更好地感知到诗歌的景物美与意境美。与此同时,教师还针对学生不太理解的词句进行补充教学,降低了诗歌内容的理解难度,使得孩子们能够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还充分激发学生大胆地想象,将自己幻化成“诗人”。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品,
23、这样,学生就更好地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更好地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意,使得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明显不够,因而教师讲解稍显多了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留足读、思、说的时间,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17.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对文字、音乐、绘画的赏析,锤炼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引导孩子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神韵,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前准备1.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预习
24、古诗,制作生字卡。(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3.朗读伴奏音乐。(教师)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 5 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境。学前准备1.积累李白的诗歌,预习古诗。(学生)2.制作望天门山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用时:5 分钟)1.师画简笔画,高高的山,并叙述天门山的来历。2.板书课题和作者。1.学生观赏老师画画,并倾听故事。2.齐读课题。1.请默写一首你学过的李白的诗。_ _ 二、了解作者,初识古诗(用时:10 分钟)1.老师介绍李
25、白。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古诗。2.指导书写:断、楚、至、孤、帆。3.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比赛朗读。4.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2.辨字组词。至()断()到()继()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时:10 分钟)1.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2.想一想每句诗里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1.学生自主学习,并在书上批注。2.学生交流收获和疑问,并说说诗句里用的好的词语。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中断:_ 回:_ 相对出:_ 孤帆:_ 四、交流分析,理解悟情(用时:15 分钟)1.课件出示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古诗三首 部编三上 17 古诗 教案 附导学案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