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必修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必修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导学案新人教必修3.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人教版 必修二 4.3 群落的结构学案【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2.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3.难点: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看”知识经纬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导”自主预习一、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叫做群落。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丰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2 2各种种间关系的对比类型概念数量坐标图特点竞争两种 或 两种 以 上生 物 相互等开始时A、B 两种生物同时增加,此时的竞争并
2、不激烈,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空间、食物有限,两种生物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变化,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终被淘汰捕食一般表现为“先增者先减,后增者后减”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先增加又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的是捕食者3 互利共生两种 生 物共 同 生活 在 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分开,则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变化。两种生物生态位(食性及生活条件)相似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寄生寄生 者 寄居 在 寄主 的 体内 或 体表,摄取来 维 持生活寄生生活对寄生者来说是有利的,而对寄主(被寄生者)来说则有害3.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主要与
3、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水平结构: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使群落存在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呈分布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注意事项1调查研究小动物时,常用进行采集与调查。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3尽可能多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的来收集。4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标本,应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学”互动探究探究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4 1.群落的概念是什么?提示: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即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统称。注意:群落不是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
4、立起来的有机体。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哪些?提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群落中物种的组成和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位、群落的范围、边界和演替等。3群落的物种组成提示:(1)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我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4种间关系有哪些?请举例。名称举例互利共生地衣、大豆和根瘤菌寄生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竞争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捕食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经典回眸】(2011西安联考)为研究人
5、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解析】由题意可知栉毛虫与大草履虫是捕食关系,由甲图可知栉毛虫是捕食者。形成乙图的原因是加入沉渣作为隐蔽场所,大草履虫躲避在里面避免被栉毛虫捕食,使栉毛虫捕5 食不到大草履虫而全部死亡。大草履虫的能量
6、除用于自身代谢外,部分流入栉毛虫,还有部分被分解者利用。答案C【变式训练】1.(2011烟台模拟)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右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C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少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2.如图 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 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 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 200 3 800 m 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4.3 群落 结构 导学案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