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作业:必修2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检测.pdf
《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作业:必修2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检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作业:必修2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检测.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阶段质量检测1以下有关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间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解析:染色体变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如非同源染色体间某片段移接现象;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患者可能不携带遗传病基因,而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导致;性状分离是由等位基因的分离引起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基因重组。答案:B 2下列情况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 号染色体有3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
2、叉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 的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ABCD解析: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是基因重组;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减;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染色体组成倍地减少;是基因重组;是基因突变。答案:D 3图 1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如图中字母所示)。试判断图2中列出的(1)、(2)、(3)、(4)中的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ABCD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内容:由图可知:(1)染色体缺失了O、
3、B、q 三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与图示相比,bQ 和 Bq 之间发生交换,所以是基因重组;(3)是 M 突变为 m,所以是基因突变;(4)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所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 4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能称为等位
4、基因;由图可知,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图示中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不可能传给下一代个体。答案:B 5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解析:R 型细菌转化成S 型细菌、基因工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会发生基因重组,而普通青霉菌诱变成高产青霉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答案:D 6.(2011天津卷,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 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 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 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 点后细胞内
5、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解析: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及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分离,A 项正确,D 项错误。纵坐标为细胞核 DNA 含量,cd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在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B 项正确。由于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所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个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故C 项正确。答案:D 7已知 Y 染色体上有一个睾丸决定基因,它有决定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甲、乙两病人染色体组成均为44XX,却出现了
6、男性的第二性征,经签定,其父母均正常,两病人染色体上均含有睾丸决定基因,甲的位于X 染色体上,乙的位于常染色体上。甲、乙两病人产生变异的机理分别是()A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基因重组解析:形成精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X、Y 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进行交叉互换,结果位于Y 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基因被交换到X 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组成为 44XX 的人就出现了男性的第二性征,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所以甲产生变异的机理是基因重组。而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Y 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移接到了常染色体上,导致Y 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基因
7、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乙的变异机理是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答案:A 8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高度不育,是单倍体B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中的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C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D二倍体番茄和二倍体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骡虽无繁殖能力,但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内有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经花药离体培养而成的个体,其发育的起点是配子而不是受精卵,所以培育成的个体不是三倍体,而是单倍体。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能是纯合的二倍体,也可能是四倍体等。二倍体番茄和二倍体马铃薯的
8、体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杂种植株含四个染色体组。答案:C 9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会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解析: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机理是低温能够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固定后的漂洗液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后的漂洗液是清水,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盐酸;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答案:A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
9、皮肤遗传病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选择多个基因控制的皮肤遗传病进行调查B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选取的样本越多,误差越小C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注意随机取样D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解析: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注意随机取样;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答案:B 11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几种变异类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图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图丙表示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D图丁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解析:图甲中染色体发生
10、了倒位;图乙中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丙中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答案:D 12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性别只患甲病只患乙病患甲病和乙病不患病男(个)291 150 10 4 549 女(个)287 13 2 4 69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甲病和乙病的遗传肯定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若甲病患者中有200 个人为纯合子,且控制甲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3.89%D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解析:根据调查数
11、据判断不出这两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故A 错误。由于甲病的男女患者数量之比接近11,因此甲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中男患者明显多于女患者,因此乙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故D 正确。若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与X 染色体上,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B 错误。根据C 选项中的假设条件“甲病患者中有200 个人为纯合子”可知,其他甲病患者应为杂合子,故推出甲病为显性遗传病,患甲病的人共有291102872590(个),共含有致病基因2002(590 200)790(个),调查总人数为291150104 5492871324 698 10
12、000(个),因此致病基因的频率为790(210 000)100%3.95%。答案:D 13分析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苯丙酮尿症、尿黑酸尿病、血友病的基因分别用p、a、h 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个体3体内的致病基因就是尿黑酸尿病基因B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C3如怀孕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几率是1,男孩健康的几率是3/4 D若1和4结婚,则子女正常的几率是1/2 解析:由题意可推知: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PPAaXHXh,3的基因型为 PPaa(1/2)XHXh,2的基因型为(1/3)PPAAXHY 或(2/
13、3)PpAAXHY,3如怀孕生育一个女孩或男孩,健康的几率分别是1 1 11、1(1 1 1 1/21/2)3/4。若 1(ppAAXHXH)和4(PPAXhY)结婚,则子女正常的几率是1。答案:C 14.A、a 和 B、b 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 号和 2 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 号染色体有部分片段来源于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和 a、B 和 b 的遗传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 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 种配子解析:A 和
14、a、B 和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来源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化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 种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答案:C 15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因突变性状在当代显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人教版 复习 作业 必修 基因 突变 及其 变异 阶段 质量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