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含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 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校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 分)1通勤是指从家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下图为某住宅区居民的通勤流量、通勤距离分布方向玫瑰图,读图,回答问题。该住宅区居民A居民通勤方向主要为东西方向B居民东南方向通勤距离最长C该小区位于市中心干道交汇处D居民通勤的方式主要为步行【答案】A【解析】【详解】读某住宅区居民的通勤流量、通勤距离分布方向玫瑰图可知,该住宅区居民居民通勤方向主要为东西方向;居民东北方向通勤距离最长该小区通勤方向主要为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较少,说明没有位于市中心干道交汇处;居民通勤距离较长,不以步行为主。故选
2、A。2当地时间 117 年 1l 月 2 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7600 米,受其影响登巴萨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取消,导致约1.7 万名中国游客滞留。当地时间11 月 29 日下午,飞行条件有所改善,中国即派多个航班把游客接回国内。图a 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图 b 是阿贡火山喷发前遥感图。完成下面小题。1巴厘岛多火山的原因是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多海岭、断层地壳运动活跃2巴厘岛 4-10 月游客量最大的原因是A降水较少,湿度适宜B自然景观多样C风力较大,天气凉爽D接待能力强3图 b 中深色区域为日影区,判断拍摄时间可能为
3、A 11 月某日上午B8 月某日下午C9 月某日下午D8 月某日上午【答案】1B 2A 3D【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厘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区域为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因此巴厘岛的火山是比较多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项。2读图可知巴厘岛地处南半球,4-10 月该区域的降水量是比较少的,空气的湿度比较适宜,该时段巴厘岛比较适宜游览,因此可知巴厘岛 4-10 月游客量最大的原因是降水较少,湿度适宜,A正确。巴厘岛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区域的景观不会随着季节变化发生多大的改变,B错误。巴厘岛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区域全年高温,C错误。巴厘岛的接待能力不会随着季节的
4、变化而改变的,D错误。故选A项。3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从东北方向投向西南方向的,可知拍摄时太阳是在东北方向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拍摄时为北半球的夏季的上午时段即太阳还在东北区域拍摄的,结合选项可知拍摄时间可能为8 月某日上午,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点睛】第 2 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厘岛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区域全年高温多雨,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景观为主。3玫瑰湖,位于塞内加尔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 多千米处,没有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某个季节,水中喜盐的微生物和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作用下发生反应,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玫瑰湖呈现出如同绸
5、缎一般粉色的时间是A 3-4 月B6-7 月C9-10 月D12 月一次年1 月2玫瑰湖骤增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A流水搬运和沉积B风力搬运和沉积C湖水的侵蚀作用D湖内生物的遗体【答案】1D 2B【解析】【分析】1读材料“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是由于水中喜盐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形成”可知,玫瑰湖呈粉色要在充足的阳光作用下。结合区域定位,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要在热带草原气候的旱季,即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处于旱季,光照充足,东北信风带来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带来充足的矿物质,湖泊才会形成粉色。故选 D。2题干信息“没有水
6、源与外界相通”表明,无河流能通过搬运作用将矿物质搬到湖泊沉积,A错误。结合题干信息“外来骤增的矿物质”可知,矿物质来自外部环境,而非湖泊内部,CD错误。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玫瑰湖出现在12 月一次年1 月,此时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大量沙尘入湖,给湖泊带来了充足的矿物质,B正确。故选B。4读左图“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理想模式图”和右图“北半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中纬度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地气候的形成与a 气流有关,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某地受b 气流控制时,气候特点温和多雨C常年受c 气流影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D常年受d 气流影响的地区,气
7、候特点温和湿润2常年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下列关于中纬度大气环流对洋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 b 气流影响形成的洋流g 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B受 d 气流影响形成的洋流f 会加剧污染物的扩散C受 b 气流影响在北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形成北大西洋暖流D受 d 气流影响的洋流e 与 h 洋流交汇形成渔场【答案】1B 2C【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某地气候的形成与a 气流(中纬度垂直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有关,可能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A 错;某地受b 气流(西南风)控制时,气候特点温和多雨,B对;常年受c 气流影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C 错。d 气流位于高
8、空,高空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影响地区不会是温和湿润,D 错。故本题选择B。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受b 气流(西南风)影响形成的洋流g 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A 错;f 一部分是受到东北信风带影响,并不是受到d 影响,B 错;b 气流影响在北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形成北大西洋暖流,C 正确。d 气流位于高空,e 与 h 洋流交汇形成渔场并不是受d 气流的影响,D 错。故本题选择C。5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0 14岁和 15 64 岁人口与 1564岁人口的比率)。下图为世界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及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及发展趋势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文材料推
9、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19702010 年为中国人口高速增长阶段B发达地区2010 年后人口自然增长回升迅速C欠发达地区的老龄化2010 年后日趋严重D 20302050 年间全球人口抚养比呈增高趋势2预计到2050 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A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减少B劳动力资源优势更突出C制约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D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答案】1D 2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119702010 年人口抚养比下降,有可能是老年人口增加也有可能是青少年人口增加,1978 年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增长较慢,故无法推断中国人口高速增长阶段;发达地区20
10、10 年后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自然增长下降;欠发达地区2010 年后,抚养比下降,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可能性小;20302050 年间发达地区人口抚养比上升,欠发达地区人口抚养比几乎没变化,全球人口抚养比呈增高趋势。故选D。2我国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50 年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接近60%,说明老年人比重上升,故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增多,劳动力资源优势下降,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劳动人口退休年龄延长以缓解劳动力优势下降的问题。故选D。6酸雨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酸雨的成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A青藏地区B长江以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答
11、案】B【解析】【分析】【详解】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气体的扩散。故 B 正确。【点睛】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该题难度一般。7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
12、梅”和“出梅”,下图为浙江省20102019 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浙江省平均每年6 月 10 日入梅,7 月 10 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m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期间,浙江省A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B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都不大C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D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2通常情况下A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B入梅偏晚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C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D出梅偏早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答案】1D 2B【解析】1图中显示,梅雨季持续时长年际变化大,没有明显呈增加趋势,如2010 年梅雨季长,而2018 年梅雨季很短,A错。图中显示,20
13、11 年梅雨季时长约20 天,降水量达到400500mm,每日平均降水达20 多 mm,降水强度较大,B错。图中显示,2012 年和 2013 年,入梅较早,但梅雨量仅200300mm,而 2019 年入梅较晚,梅雨量达400500mm,因此梅雨量与入梅早晚不呈正相关关系,C错。图中显示,入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近1 个月,出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1 个多月,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对。2我国锋面雨带是来自副高的夏季风(暖湿气流)与北边的冷气团交汇形成的,因此副高位于雨带的南侧,A错。入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推移至此较迟,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弱,导致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B对。出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
14、向北推移较晚,说明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弱,C错。出梅偏早,表示锋面雨带提早向北推移,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强,导致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北,D错。【点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位置与我国雨带的推移 5 月:副高位置大约在15N20N,雨带常位于华南;6 月:副高位置大约在20N 左右,雨带北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梅雨季节);7 8 月:副高位置北进到25N30N,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9 月:副高南退,雨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副高位置偏南时,我国南涝北旱;副高位置偏北时,北涝南旱。8如图示意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景区A流水
15、潺潺,奇峰耸立B山林茂密,空气清新C青山飞瀑,云雾缭绕D湖光山色,翠竹参天2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合理措施是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封山育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畜牧生产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1B 2D【解析】【分析】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从图中的等高线可知该地为低山丘陵地区,没有过高的山地A 错误;没有瀑布没有湖泊CD错误,所以选 B。2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从图中可以看出,等高线比较密集,说明该区域坡度较陡,陡坡不宜修筑梯田,A 错误;没有草原,不适合发展畜牧业C错误;B不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符合题意;南岭以南地区热
16、量充足,应根据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热量条件来发展农业,故D 正确。9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左图中a、b 两处流水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a 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 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2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ABCD【答案】1B
17、 2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形态的影响。1根据图示进行空间定位可知,a 处流经安第斯山脉,地形陡峭,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该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 处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故选B。2根据材料,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地处低纬,属热带气候。低地较为闷热,而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正确;山体海拔高,积雪较多,冰雪融水较充足,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正确;古代文明的发展,需要有较好的防御条件,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正确;山区为河流源头,但河源水量较小,且地势起伏大,水运并不便利,错误。故选A。10产业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201
18、8 年,佛山市在全国首次提出“城市棕线”概念,即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业,不能他用。读2018 年佛山市五区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佛山市提出“城市棕线”概念并制定相关政策,最直接目的是A提高城市化水平B减少土地资源浪费C保障产业发展空间D扩大工业生产规模2下列四区,“城市棕线”管控中面临的压力最小的是A禅城区B顺德区C三水区D高明区3在城市发展中,对佛山市主城区(禅城区)“城市棕线”冲击最大的经济活动是A工业B农业C房地产D金融业【答案】1C 2D 3C【解析】1城市棕线指产业发展保护区范围界线,规定城市棕线内的土地只能发展工业和仓储物流
19、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支撑,最直接目的是保障产业发展空间,C正确;不能直接提高城市化水平,A错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不是直接目的,B错误;没有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的作用,D错误。故选C。2高明区全区土地面积较大,现有产业用地和城市棕线保护区面积相差不大,“城市棕线”管控中面临的压力最小。故选D。3“城市棕线”为工业提供发展空间,不存在冲出的问题,城市内部农业影响小,金融业占地面积小,冲击较小,房地产占地面积大,冲击最大。故选C。11 某摄影师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旅游,如图是他从驼队正侧面拍摄的驼队景观图(驼队朝西北方向行进,驼影与驼队前进方向垂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则该日可能是()A 2 月
20、18 日B6 月 20 日C10 月 24 日D12 月 22 日2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A 5:00B9:00C15:00D19:00【答案】1B 2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难。1据图可知,驼队朝西北方向行进,驼影与驼队前进方向垂直,且驼影位于驼队前进方向的左侧,驼影朝向西南方向,则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应为日出时刻,日出东北时,太阳直接北半球,6 月 20 日太阳直接北半球;3 月 18 日、9 月 24 日、12 月 22 日太阳直接南半球。故选 B。2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
21、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根据题干可知,驼队朝西北方向行进,驼影与驼队前进方向垂直,则驼影朝向西南方向,说明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则拍摄者是面向东北方,是北半球的夏半年的日出时间。如果日出在5 时,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符合条件,故 A正确。9 时太阳位于东南部天空,B不符合题意。15 时太阳位于西南不天空,C不符合题意。19 时为日落时间,太阳位于西北方,则日影朝向东南,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A。12裂隙式火山,是岩浆沿地面上的长裂隙喷出而形成的火山,多见于大洋中脊处。其对应的板块运动方式及边界类型是()A碰撞运动,消
22、亡边界B俯冲运动,生长边界C张裂运动,生长边界D分离运动,消亡边界【答案】C【解析】【详解】裂隙式火山,是岩浆沿地面上的长裂隙喷出而形成的火山,多见于大洋中脊处,大洋中脊是板块张裂形成,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C 正确。故选C。1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山峰的海拔可能为A 387 米B400 米C419 米D425 米2图示信息显示A张村可远眺李村B乙地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丙地可发育瀑布D丁地与乙地相比坡度较缓【答案】1C 2B【解析】1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数值可以判断出,等高距是20 米,甲山峰附近的闭合等高线是400 米,甲山峰的海拔范围是:400H420,只有 4
23、19 米符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张村、李村之间有山脊,张村看不到李村,A错误;河流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乙地河流处等高线凸向西南,说明西南高、东北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B正确;丙地2 条等高线相交,是陡崖,但由于陡崖上方是山脊,不可能发育瀑布,C错误;丁地等高线密集,乙地等高线稀疏,乙地坡度较缓,D错误。故选B。14关于湿地的作用正确的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湿地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降水概率较大;减轻酸雨危害ABCD【答案】A【解析】【详解】湿地的作用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对,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2021 新高 模拟 地理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