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7.2.1《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教案湘教版必修3.pdf
《高中数学7.2.1《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教案湘教版必修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7.2.1《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教案湘教版必修3.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数学7.2.1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教案湘教版必修3-1-/3 7.2 直线的方程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由已知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根据直线方程求出直线的斜率、倾斜角、截距,能画方程表示的直线2、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的研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2)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3)通过运用直线方程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法指导本节主要学习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应理解
2、并记忆公式的内容,特别要搞清各个公式的适用范围:点斜式和斜截式需要斜率存在,而两点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过原点及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一般式虽然可表示任意直线但它所含的变量多,故在运用时要灵活选择公式,不丢解不漏解。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的推导,由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2、难点: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的推导,如何选择方程的形式,如何简化运算过程。四、课时安排本课题安排3课时五、教与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方程点斜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了解求直线方程的一般思路.3.了解直线方程斜截式的形式特点.教学重点直线方程
3、的点斜式教学难点点斜式推导过程的理解.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已知直线l 过点(1,2),斜率为 2,则直线l 上的任一点应满足什么条件?分析:设Q(x,y)为直线 l 上的任一点,则kPQ=1,即(y 1)/(x1)=2(x 1),整理得 y2=2(x1)又点(1,2)符合上述方程,高中数学7.2.1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教案湘教版必修3-2-/3 故直线 l 上的任一点应满足条件y2=2(x1)回顾解题用到的知识点:过两点的斜率的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211212xxxxyyk2、提出问题问:直线l 过点(1,
4、2),斜率为2,则直线l 的方程是y 2=2(x1)吗?回想一下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的概念: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过来,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这时,这个方程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直线 l 上的点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l 的方程是y2=2(x1)3、解决问题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 y1=k(x x1)其中(11,yx)为直线上一点坐标,k为直线斜率.推导过程:若直线l经过点),(111yxP,且斜率为k,求l方程。设点P(x,y)是直线 l 上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 高中数学 7.2 直线 方程 点斜式 斜截式 教案 湘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