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校培训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编】学校培训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学校培训教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 品 安 全 性 监 测百万公众培训工程(教 案)课 程 名 称G授 课 对 象中学生授 课 教 师教学计划教案题目: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科普教育教学目的:对中学生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知识科普宣传,并号召中学生在家庭、亲友间积极宣传科普知识。教学对象:中学生教学方式:集中授课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1.明确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2.介绍药品与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药品与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等。3.介绍安全用药常识、常见的用药误区及家庭备药应注意的问题等。教学时间:1 课时本教案仅限于师资使用。目录1 开展药品
2、不良反应知识教育的目的.32 国内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33 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54 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65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7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77 安全用药常识.88 常见的用药误区.109 家庭备药应注意的问题.1310 结语.14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科普教育1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教育的目的同学们,随着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药品对于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主要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往往相伴而生,因此药品有着不可预期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加,不合理用药现象和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也随之增多,给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不可估量。你们这一
3、代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参与意识较强,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对社会问题也日益感兴趣;但是由于你们缺乏对药品及药品不良反应的了解,规避和防范药品不良反应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就可能会导致身体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障碍,甚至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造成后遗症。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我们举办了本次培训。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了解一些基本健康常识及安全用药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防范意识;同时能够在家庭、亲友间担任科普知识宣传员的角色,让安全用药的概念深入每一个人心,使大家都能加入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行列中来。2 国内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人类应用药品治疗疾病已有几千
4、年的历史,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药品对于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药品在发挥防病治病功能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相反的有害作用。20世纪国际、国内发生的多起药害事件曾使2 万多人死亡,血的教训和生命的代价促使人们对药品的安全应用逐步重视起来。2.1 药物性耳聋讲解图例可首先采用互动方式,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图片背景?有何感想?2005 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带给人们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舞蹈本身的华美,更在于参加这个舞蹈表演的全部都是聋哑演员。据央视生活8 月 11 日播出的寻找声音披露,参加演出的21 位演员中竟有 18
5、 位是药物性耳聋。据 1990 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在我国的180 万聋哑儿童中有60%、约 100 万人是由于用药导致的,并且还在以每年24 万人的速度递增。究其原因主要是抗生素致聋,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类药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占80。新霉素滴耳、冲洗伤口也可致耳聋,此外,红霉素、阿斯匹林等药物均可发生耳毒性。1999 年,卫生部颁布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中明确指出,6 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根据千手观音背后的悲伤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本次培训的重要性:残酷的事实带给我们的反思,如果用药的时候能够慎重一
6、些,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果家长平时能多学习一些用药的知识,随时观察孩子的成长表现,及时发现异常反应,为治疗多争取一些时间;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广泛地宣传用药安全,用药禁忌也许,因药致聋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2.2 苯甲醇臀肌挛缩症讲解图例2004 年,在湖北省恩施鹤州峰县中营乡发现有495 人(229 岁)患有臀肌挛缩症。臀肌挛缩症按医学上的解释,主要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臀肌膜及部分肌肉纤维变形及挛缩而产生的一种疾病。患有此病的人群症状有:坐时下肢不能轻度外展,下蹲时双膝不能靠拢,走路时呈外八字,两脚外旋几乎成一直线,被称之为“蛙脚”或“排腿”,两腿还不能跨腿而坐(俗称跷二郎腿)。其治疗方法是通
7、过手术在臀部开一个3 到 4 厘米长的口子,对其挛缩臀肌进行松解。手术费3000 元/人,一个乡近 150 万元;治愈后会留下清晰的疤痕。专家组对鹤州峰县臀肌挛缩症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造成臀肌挛缩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反复注射苯甲醇所致。苯甲醇具有抑制细菌和局部麻醉作用,能减轻肌肉注射时的疼痛感,因此将其作为青霉素的溶媒(青霉素稀释液),于上世纪7080 年代被临床广泛使用。对中营乡的调查发现,当地儿童生病发烧一般习惯打消炎针(青霉素),并且多采取肌肉注射(打屁股)的方式。在 1999 年之前,当地医疗机构一直将苯甲醇作为青霉素的溶媒使用。正是因为孩子生病后频繁注射了苯甲醇(有的孩子从几个月大就开
8、始打肌肉针),导致臀肌挛缩症的发生。可根据苯甲醇导致臀肌挛缩事件启发学生,使其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后果的严重性:苯甲醇造成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八字腿)和正常的肢体活动(如一些儿童不能完成立定跳远/百米冲刺等体育项目),长大后基至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如因为蹲起困难,不能完成挑担的动作),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起初手术费用由患者家庭承担,但很多家庭因无法承担这笔费用,手术费最后全部由当地政府负担)。2.3 沙利度胺事件讲解图例不仅在国内,国外也发生过严重药害事件。1956 年在德国上市了一种药品沙利度胺。因它能有效地改善怀孕妇女恶心、呕吐反应,因此又名“反应停”。沙
9、利度胺上市后,因治疗效果好,迅速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中国未上市)、北美、拉丁美洲等很多国家。到1960 年左右,上述国家突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小,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脚直接连在身体上,其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等畸形。可从患儿的学习、生活、前途等方面说明沙利度胺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和未来生活中将遇到的困难。医务工作者调查发现,生下海豹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都服用“沙利度胺”,德国科学家在猴子身上做的动物实验(给孕猴服用沙利度胺,生下与人类畸形类似的畸猴)也证实,这种“海豹肢畸形”正是由于患儿的母亲怀孕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的。海豹儿事件发生后,沙利度胺于
10、1962 年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但此时沙利度胺已经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据后来统计,全球46 个国家有 12000名“海豹肢畸形”患儿出生,其中只有8000 名活过了第一年。这就的“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这次畸胎事件被称为“20 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也正是从无臂无腿的海豹儿出现开始,全世界的医学工作者都关注起了药品的不良反应,很多国家建立起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3 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1)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在上市销售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和人体试验。只有这些试验证
11、明药品是安全和有效的,才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上市许可证,即获得“药品批准文号”。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方可上市销售和使用,否则按假药论处。可简要介绍如何识别、在哪里识别药品批准文号。(2)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这里要理解 ADR定义的几个要素:合格药品(假劣药品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不良事件,不属于ADR)、正确用法用量(过量使用或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不属于 ADR)、与用药目的无关(如泻药导致的腹泻是治疗作用,不属于 ADR)、有害反应(对人体造成不良结果)。因此应明确,药品不良反应不同于医疗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
12、,也不同于因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伤害。此处可举适当例子进行讲解。也可采取互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既不是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不是药品质量问题。例如:某位医生给一名儿童开了一种儿童药品,结果药房错拿为成人药品,儿童服用后因药物过量导致死亡,是否应属于ADR?又例如:一个药品含杂质超标,给患者输液后出现严重输液反应(杂质引起),是否应属于ADR?那么,药品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简单的说,如常见的青霉素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荨麻疹等各类皮疹及哮喘发作等症
13、状,严重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导致的耳聋;环丙沙星引起过敏性紫癜,导致皮下出血,还可引起剥脱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严重皮肤反应。展示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图片。4 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任何药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类、中药等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只不过有的ADR多,有的 ADR少;有的 ADR轻,有的ADR重;有的 ADR 已经为人知晓,有的ADR还不为人所知。随着个体的不同(个体差异),不良反应的表现或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即使使用同一种药品,有人可能出现 ADR,有人就不会出现ADR。ADR的发生是受医药学
14、研究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也可以这么理解: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因此我们说,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疾病。药物虽然都有不良反应,但不是每个用药者都会发生。很多不良反应都是罕见,每千人或万人中才有1 人发生;一些轻微不良反也是可以耐受的。所以,该用药时还是要用药的,不要“因噎废食”,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总之,药品是人们防病治病、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武器之一。只要对药品不良反应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掌握防治不良反应的方法,正确合理使用药品,就能够把因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风险降低到最
15、小程度,使药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5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措施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在停止用药后 ADR 即消失。但有些药物不能盲目停药。如长时间服用某种催眠药,突然停药,会引起失眠、焦虑、惊厥等症状。又如抗感染药品,停止或间断用药可能会贻误病情。有些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发现或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如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一种具有清火作用的中药)曾造成的大量患者肾功能衰,患者必须进行透析治疗或换肾,又如头孢曲松(一种抗菌药)造成的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因此,一旦用药后发生某些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皮肤瘙痒、呼吸不畅、情绪烦躁等,怀疑是药品不良反应,最好立即告诉父
16、母,及时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属于不良反应,决定是停药还是换药。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我国政府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也越来越重视,正在逐步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以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我国设有专门机构(国家 ADR 监测中心和地方各级ADR 监测中心)来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并建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来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医院的医生、护士、药品生产企业的监测人员如果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会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报告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品不良反
17、应监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收到的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旦发现药品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将报告给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例如,2007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了替加色罗(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和培高利特(治疗帕金森氏病症)的使用,因为这两种药品都能导致心脏损害。同学们可以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络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的相关信息。(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址: (各省市可选择性添加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网址、电话等)(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址: 7 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学校 培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