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2016.7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 分,每小题2 分)1.以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是A帕斯卡(Pa)B牛顿(N)C瓦特(W)D焦耳(J)2.如图 1 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3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A只受推力B只受重力C受推力和重力D不受任何力4如图 2 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5.图 3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6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A水杯中的水对杯底产生压强B吸盘可以压在光洁的墙面上C熟透的
2、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D吊车将重物吊上高楼7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小C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D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保持速度大小不变的汽车8将一个装有水的U 型管倾斜放置,图4 中的水面状况符合实际的是C用筷子夹食品B托盘天平A用夹子夹取盘子D用起子起瓶盖图 2 A 图 4 B C D 图 1 D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C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B书包背带做的很宽图 3 C旱冰鞋下装有滚轮B瓶盖上刻有纹线D运动员戴上防滑手套A用力握紧球拍9晓晗刚学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一次喝完盒装酸奶后,想利用废纸盒做个小实验,他在
3、空纸盒的侧面的不同高度处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将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5 中的几种水流现象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10两人站在海边的沙滩上,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如图6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B脚印小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C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大D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11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面积约为810平方公里的内陆盐湖,由于湖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致使水中没有鱼虾、水草,人们称之为“死海”。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面上,真是“死海不死”。一个成人漂浮在“死海”上,如图 7所示,人所受浮力大小约为A
4、.6N B.60N C.600N D.6000N 1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总是和重力大小有关C.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D.相对较小的压力可能产生很大的压强13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D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14在中国科技馆内有如图8 所示的展品,小火车匀速向左行驶,将要通过横跨火车轨道的小桥时,从车厢上的小孔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到火车上并恰好进入原来的小孔内。对于这一现象下列
5、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能够落到原来的小孔是由于小火车具有惯性B小球在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C小球能够落到原来的小孔是由于小球具有惯性D小球从抛出到落回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15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杯中分别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9 所示,则A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B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浮力较大D桌面所受压力一样大A B C D 图 5 图 7 图 9 甲乙图 6 图 8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 分,每小题3 分。每小
6、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图 10 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1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推讲桌没有推动,讲桌受力一定不平衡B水中的小鱼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一定大于向下的压力C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对地球一定有吸引力的作用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182014 年 11 月 5 日,我国自主研发、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油轮“凯桂”号在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交付。“凯桂”号全船长333 米,宽 60 米,载重量32 万吨,设计吃水深度20.5 米,堪称真正的“海上巨无霸”。船舷上标注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
7、同装载量时的“吃水深度”。图 11 是“凯桂”号空载时静止在水面上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满载货物与空载时相比,轮船开排水的质量增加B满载货物与空载时相比,轮船所受浮力大小不变C满载货物的“凯桂”号由江水驶入海水中,浮力不变,“吃水”会变深一些D满载货物的“凯桂”号由江水驶入海水中,浮力不变,“吃水”会变浅一些19如图 12 甲所示,重为G、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的厚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密度为 、重为 G1的液体;将体积为V、重为 G2的长方体物块A 用细线系好,使A 浸没在液体中,如图12 乙所示,此时细线对物块A 的拉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容器底部所受
8、液体的压强为SG1B乙图中,液体对物块A 作用的合力大小为F-gVC乙图中,物块 A 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合力大小是 gVD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GG1G2 F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 40 分,20-29、34、35 题各 2 分,30、32、33、36 题各 3 分,31 题 4 分。)20在图 13 中,画出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G 的示意图。21如图 14 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22若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A,请你用划线代替绳子组装图15 所示的滑轮组。23图 16 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甲乙图 12 AA茶壶图
9、 10 B电茶炉的水位计C洗手 池下水的回水管D将墨 水吸入笔管中图 11 23222120191824图 16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G图 15 图 13 F 图 14 O 24如图17 所示,把重物放在平直的塑料板上,塑料板变弯曲,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产生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25小烨同学为班级联欢会准备气球,当他将两个充好气的气球挤压在一起时,发现两个气球都发生了形变,如图18 所示,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26将适量橡皮泥包裹在吸管下端,制成了一个土密度计。将此土密度计依次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容器中,土密度计静止的状态如图19 所示,可以判断容器
10、中的液体密度较大。(选填“甲”或“乙”)27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液体内部的压强p 与深度 h 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 20 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液体 20cm 深处的压强为_Pa;并且由图像可以得出该液体50cm 深处的压强为Pa。28小红同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杠杆的状态如图21 所示。(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位置A 处挂 2 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位置B 处挂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29小明用如图22 所示的装
11、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把橡皮筋的下端B 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上端A 通过细绳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一个重为2N 的钩码通过细绳挂在橡皮筋的A 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 A 端拉到 O 点,并在竖直放置的白板上标记O 点的位置,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挂钩码的细绳对A 端的拉力F2;摘掉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A 端仍拉到O 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端拉伸到 O 点,是为了让 F与 F1和 F2的 _相同。(2)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6N,则 F_N。图 17 图 11 B O A 1 2 图
12、17 0 10 20 30 h/cmp/103Pa3 4 图 18 甲乙图 191000 2000 图 20 0 10 20 30 h/cmp/Pa 3000 4000 B A O 图 21 右左F1G 白板O 图 22 A B N 30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小阳用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作为探头)与U 型管(作为压强计)相连通进行实验。(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是重压还是轻压)橡皮膜时,发现 U 型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则说明该装置_(选填“漏气”、“不漏气”)。(2)装置调整好后,若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的A、B 两处,实验现象分别如图23 甲、乙所示,则可
13、以判断出A、B 两处的压强pA 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有关。31图 24 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由这些测量量,可知石块受到的重力为;由甲、乙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浮力F浮=;石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G排=。如果满足关系式,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各空均用测量量表示)32小明同学在学习流体压强知识时做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和分析。请你帮助他补全下面的内容。(1)如图25 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拢。此实验现象初步说明了空气流速大
14、的地方压强(选填“大”、或“小”)。(2)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26),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3)小明又找了如下一些生活情景,其中能用上述实验规律进行解释的是_。A火车与站台之间有黄色的安全线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C通过拍打衣服清除它上面的灰尘33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7 所示。另外还有质量均为50g 的钩码一盒(10 个),质量不同的滑轮3个(未画出),小梅用上述实验装置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海淀区 2015 2016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练习 物理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