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 第一单元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 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能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科学态度目标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重点 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难点 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教学准备】教师 班级记录表、塑料花每组一盆、大蒜、绿萝枝
2、条、绿豆、向日葵籽小组 每组带一盆植物用于美化教室并在课上观察(提前与班主任沟通)、学习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 分钟)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周围绿树成荫,五彩斑斓。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提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预设:植物)二、探索:初步认识植物(预设14 分钟)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预设7 分钟)提问:小朋友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介绍一下它吗?预设: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名称:桂花树、小草、太阳花、桃树、苹果树、青菜、萝卜教师在“班级记录表上”边记录学生提到
3、的植物名称或图画,边引导学生描述见过的植物是什么样的。追问:在哪里看到的?它是长什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谁能补充一下?课外书中介绍的这种植物生长在哪里?2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预设7 分钟)过渡: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把大自然装点得可真美呀!看,这里有一张图片,漂亮吗?提问:小朋友,你能找到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吗?用铅笔把植物圈出来。挑战大家的眼力,谁观察得更仔细找得更多。分享的时候你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圈出了哪些植物?它们长什么样?它们长在哪里?提问: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植物?预设 1:老师先来举个例子,用白板笔圈出“小草”:我找到了小草,它的叶子有绿色也有黄色的,它长在土里。预设
4、 2:给学生白板笔,让孩子上来圈,介绍植物。预设 3:水中也有植物、石头缝里也有。提问:这些植物都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会开花、有叶子)(板书记录)提问:石头上的蝴蝶,它是植物吗?为什么?(预设:蝴蝶会飞,而植物不会动。)(板书:不会动)三、研讨:进一步认识植物塑料花是植物吗(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小组的植物,每组一盆塑料花,教师一盆塑料红掌 1.提问:老师这一盆红掌是植物吗?(预设:不是植物,因为它是塑料花)2.提问:塑料花是植物吗?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一盆,把它和自己带来的植物放一起比较,仔细观察,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还可以用小手轻轻摸一摸,再来说说塑料花是或不是植物的理由。
5、预设 1:植物需要浇水,会长高,叶子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要种在土里。预设 2:植物也可以种在水里,但要经常换水,不然会臭的。(提示这种方法叫水培)预设 3:植物用手折,枝条容易折断;用手捏,有水出来,它是活的。(渗透要爱护植物)预设 4:植物叶子闻起来没什么气味,花闻起来有点香,塑料花闻起来是塑料的气味。(板书记录)四、拓展:种一棵植物(预设10 分钟)材料准备: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 过渡: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这么多证据来说明塑料花不是植物。1.种植方式(预设 2 分钟)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可以种植的植物: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边展示边介绍)提问:说一说这些植物的种
6、植方法有哪些?预设:大蒜、绿豆、向日葵籽可以种在土里,绿萝可以养在水里,也可以种在3 土里。介绍:种植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种在土里,叫土培;还有一种是种在水里,叫水培。像一般植物的种子适合种植在土里,大蒜、番薯等可以种植在土里,也可以种植在水里。2.种植植物(预设 8 分钟)过渡:瞧,这是水培的大蒜和土培的小麦。提问:预测一下植物种下去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生变化吗?同学们想知道它都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吗?展示活动手册 P2,看,这是一张科学记录表,我们每周上好科学课回去记录一次,把它生长变化的特点画下来。第一周画的是植物最开始的样子。现在小组长上来领植物,每人一种,拿到的就可以开始把你的植
7、物第一周的样子画下来,可以涂上颜色。(每组一袋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每人一样)小结:同学们,我们的观察还没有结束,请同学们回去以后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将这些植物种起来,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及时通过画图或拍照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一棵植物的生长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记得每天细心照顾、仔细观察哦。当然,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植物,我们也可以观察、尝试种植其他的植物。【教学后记】2.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8、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4【教学重难点】重点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难点 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画一棵植物的简图;【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植物;小组 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 分钟)材料准备:菊花 1 盆 1.教师展示 1 盆菊花,放在展示台上。提问: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谁认识这种植物?(预设:菊花)2.展示几幅菊花盛开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我对菊花不太了解,你们能告诉我你在哪里见到过菊花呢?你知道有关菊花的哪些小知识呢
9、?3.小结:原来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菊花的信息,真厉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观察它。二、探索:观察一棵植物(预设20 分钟)(一)整体观察植物1.提问:你能看到菊花有哪些结构呢?(预设:叶、杆子)2.讲述:在科学上,我们将像杆子这样的结构称为“茎”,请跟我一起念。3.提问:一棵菊花有茎和叶,还有什么?(预设:根)4.提问:根在哪里?谁看到了呢?(预设:在土壤里面,现在看不到)5.讲述:大家都想看吗?那我现在将它拔起来给你们看看吧!(预设:不行,菊花拔出来会死的)6.讲述:对啊,你们说得很对,它离开土壤会失去生命的。我上次移植菊花的时候,拍了照片,大家来看看根长什么样吧。7.小结、过渡:菊花有根、茎
10、、叶的结构。各位小植物学家们,想近距离观察它的茎和叶吗?(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材料准备:每个小组1 盆菊花 1.提问:我们除了能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预设:手、鼻子)2.提问:用手怎么来观察呢?(预设:可以用手摸)3.讲述、提问: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摸,要老师说的才能摸。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要轻轻摸,用力的话会伤害植物。)4.讲述、提问:是的,说得很好。植物有生命,我们要轻轻摸。那用鼻子怎么5 来观察?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可以闻一闻气味、注意安全。)5.讲述:跟刚才用手摸一样,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轻易去闻,要听老师的指示。6.讲述:大家可以观察颜色、形状、软硬、气味等,但是千
11、万不能用嘴巴尝。叶的形状和生长的位置要仔细看,还可以数一数茎的数量、估测一下它有多高。7.学生分组观察菊花。(三)画一棵植物1.讲述:相信各位小植物学家们刚才都观察到了更多菊花的特征。现在我想给大家一个新的挑战,将一棵菊花画下来,有信心完成吗?2.将活动手册翻到第2 页,请学生将日期书写完整。对照真实的植物,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客观。3.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将茎画得更像一点、叶画得更像一点。三、研讨:交流评价(预设12 分钟)1.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图画,结合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茎和叶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更多特征和发现。
12、2.请在座的小植物学家们来评判画得像不像,哪里还可以改进。3.给 2-3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修改、完善。四、拓展(预设 5 分钟)1.我还有一个小挑战,你们敢接受吗?(展示图片:一棵大树。)2.提问:如果你要去观察一棵大树,该怎么做呢?3.引导:先整体再局部。树有多大、有多高(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 (抱一抱)、叶是什么样的 (和菊花的比一比)、大树上可能还有小动物。(展示图片: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等的特写。)结束语:今天各位小植物学家们表现得都很棒,对菊花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大家课后可以找一棵大树,仔细观察,画一画你观察到的大树是怎样的。【教学后记】3
13、.观察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6 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观察能描述叶的外部特征。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遵守课堂常规,同时通过比较不
14、同的叶,建立起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的认识。【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一盆绿萝小组 银杏叶、枫树叶、柳树叶、桑树叶、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 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教师引导:秋天到了,佩奇走进我们校园,发现有很多的落叶,他一边走一边把落叶收集了起来。哇,有好多落叶啊。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PPT出示 4 种树和叶子)2.提问:这些叶都有什么特点呢?(预设: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槭树叶像手掌)3.揭示课题: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小小植物学家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叶。(板书:观察叶)二、探
15、索:各种各样的叶(预设25 分钟)材料准备:每组 4 种树叶、一盆绿萝、学生活动手册(一)观察各种各样的叶(预设12 分钟)1.教师拿出叶片,提问:老师已经把刚才的4 种叶子带到了课堂上,你们想观察它们吗?那怎么来观察呢?(预设:教师拿出其中一片叶子,生:可以用眼看。师追问:你看到了叶子的什么?)2.师总结方法:看来小朋友们都是观察小能手,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1)用7 眼看,看一看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2)用手摸,摸一摸叶子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用鼻子闻,闻一闻叶子的气味。老师给大家的叶都非常安全,但是如果去室外观察可不能随意去闻啊。(边说边演示)3.教师观察前提示:小朋友观察时我们
16、可以轮流观察,有了发现可以小声地说给小组同学听,但不能影响了别的小组,让我们做一个安静的观察小能手。发现越多的小朋友越能干。听到音乐马上坐端正,做好交流准备。4.学生观察叶。5.交流:谁先来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仔细听,他的发现和你的一样吗。说过的可不能重复?我们可以这样来介绍:我观察的是1 号银杏叶,它是6.猜树叶游戏: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个个都是观察小能手。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猜叶子小游戏,老师来描述叶子,你来猜。猜出来的小朋友,用手势告诉我是第几种。(二)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预设5 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大小、颜色的绿萝叶照片,提问:老师这里还有几片叶子,你觉得它们来自同一株植物吗?说说判
17、断的理由?(预设生:是绿萝叶,形状一样)2.教师拿出绿萝盆,总结:其实这些叶是老师从这盆绿萝上修剪下来的。绿萝叶会从叶芽长成嫩叶,从嫩叶长成老叶,老叶最后还会枯萎死亡。它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3.提问:我们的绿萝叶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其他的叶也有这样的生命过程吗?4.教师出示其他几种叶的变化过程。总结:是的,小朋友们平时也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在我们周围不易发现的细节。(三)画一片叶(预设8 分钟)1.教师引导:小朋友,这么多漂亮的树叶,佩奇想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一片叶子,把画送给乔治,你能帮帮它吗?2.提问:你会记录吗?先画哪个呢?3.教师拿出一片叶,把叶子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边观察边进行画。
18、4.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片叶子,拿出活动手册翻到第3 页,先写上日期,然后边观察边画。5.展示自己画的叶子,邀请伙伴互相点评。三、研讨:叶有什么特点(预设5 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PPT 1.学生反馈交流:叶有什么特点?2.提问:叶会发生什么变化?四、拓展:做叶画(预设5 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 8 1.教师播放叶画,和学生一起欣赏叶画。2.讲解叶画制作过程。3.学生回家完成叶画作品。【教学后记】4.这是谁的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能用
19、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教学重难点】重点 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难点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教学准备】学生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小板夹、松树叶、银杏叶、小叶黄杨叶、香樟叶、枫树叶(根据校内植物选择替代品)等。教师 班级记录表、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叶的特征(预设
20、5 分钟)材料准备:五种校园中常见的树叶:黄杨的叶、紫荆的叶、梧桐的叶、松树的叶和蔷薇的叶,也可换成校园中其他熟悉的常见叶,如香樟的叶,银杏的叶 上一节课,我们发现了叶的秘密。小朋友们对叶子充满了兴趣,甚至还捡了不9 少掉落的叶子。今天老师就把它们带到了科学教室,让我们一起请出这些树叶宝宝吧!提问:这些叶子都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预设:叶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不一样)2.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哪些特征来认识它们呢?(预设:看形状、看边缘等)二、猜测:说说这是谁的叶(预设10 分钟)1.秋天到了,落叶掉了。你们知道这些树叶宝宝的妈妈是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揭示课题:这是谁的叶)(预设 1
21、:学生能够说出植物名称,也能描述叶的特征。)学生回答每种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聚焦特征。(预设 2:学生说不出植物名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这片叶子还有什么特征?)2.提问: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树叶宝宝呢?(预设: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粗糙度)3.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的叶,特征都不一样。校园里的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叶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三、探索:到校园里去找一找(预设20 分钟)活动一:画叶1.活动要求:这些植物都长在校园中,我们就去找一找这是谁的叶。2.请小朋友们用画图的方法,先画出你想帮忙的树叶宝宝的样子,然后拿着它们去寻找叶妈妈吧。3.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
22、树叶宝宝。(预设:学生画一画我的叶)提问:你觉得要想很准确地找到叶子,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预设:叶片的边缘、叶脉等)。4.活动:比一比谁能表现出更多叶的信息。两人小组先商量好准备找哪两片叶,再将叶子画在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记录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叶的特征的理解,感受每片叶的不同点。)活动二:讨论外出注意事项1.提问:我们要到校园中寻找叶对应的植物,怎样才能找到呢?(预设:根据每片叶的特征,按照叶的样子寻找)提问:如果只有某一个特征一致,能不能判断找对了?小结:要反复比较,先找到主要特征,再看其他特征。2.提问:外出活动时,你觉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预设:注意安全、不摘树叶、不随意抓小
23、动物,不去有危险的地方,要做好记录等)。教师总结:安全很重要!第一,远离危险的地方,遇到动物不擅自触碰;第二,10 老师会划定范围,到操场以后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在一起观察,遇到问题随时举手告诉老师;第三,爱惜植物,每片叶都是有生命的,不摘叶子;最后,找到了要及时记录。回来之后交流、汇报,你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你在哪里找到的?活动三:在校园里寻找植物。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四、研讨交流(预设5 分钟)1.你们找到对应的植物了吗?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的?在哪里找到的?追问:校园其他的地方还有吗?(食堂旁、操场上、花坛里)2.这些植物喜欢生活在那里,有它们需要的哪些环境呢?(预设
24、:阳光、水、土壤等)(预设: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在寻找过程当中的经历,介绍自己是如何根据叶的特征找到植物的)小结:校园里的叶真是多种多样啊,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教学后记】5.植物是“活”的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3.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科学、技术、社
25、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11 难点 证明植物是“活”的。【教学准备】学具 学生种养的植物一盆,植物种植情况记录单一份教具 植物生长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 分钟)材料准备:PPT 1.出示动物吃东西、喝水、运动、生长、晒太阳等动图。提问:看看这是什么?一起说:(预设:常见小猫,小兔等,可以让学生齐声说,一起说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课堂快速消除陌生感。)2.思考图片的相同点。提问:这些动物是“活”的吗?说说你的想法。(预设:体现动物需要水、需要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一年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