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29讲关于求空间距离的问题.pdf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29讲关于求空间距离的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29讲关于求空间距离的问题.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目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关于求空间距离的问题高考要求空间中距离的求法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以点与点、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为基础,求其他几种距离一般化归为这三种距离重难点归纳1.空间中的距离主要指以下七种(1)两点之间的距离(2)点到直线的距离(3)点到平面的距离(4)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5)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6)平面的平行直线与平面之间的距离(7)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七种距离都是指它们所在的两个点集之间所含两点的距离中最小的距离七种距离之间有密切联系,有些可以相互转化,如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可转化为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面间的距离或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都可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在七种距离中,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重点,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难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直接法,即直接由点作垂线,求垂线段的长(2)转移法,转化成求另一点到该平面的距离(3)体积法(3)向量法求异面直线的距离(1)定义法,即求公垂线段的长(2)转化成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3)函数极值法,依据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分别在两条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中最小的2.用向量法求距离的公式:异面直线,a b之间的距离:|AB ndnuuu rrr,其中,na nb Aa Bbrr。直线a与平面之间的距离:|AB ndnu uu rrr,其中,Aa B。nr是平面的法向量。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AB ndnu uu rrr
3、,其中,AB。nr是平面的法向量。点 A到平面的距离:|AB ndnu uu rrr,其中B,nr是平面的法向量。另法:点000(,),A xyz平面0AxByCzD则000222|AxByCzDdABC点 A到直线a的距离:22|AB adABau uu rruuu rr,其中Ba,ar是直线a的方向向量。两平行直线,a b之间的距离:22|AB adABauuu rru uu rr,其中,Aa Bb,ar是a的方向向量。典型题例示范讲解例 1 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 AC 折起成直二面角,点 E、F 分别是 AD、BC 的中点,点O 是原正方形的中心,求(1)EF 的长;(2)折起后
4、EOF 的大小命题意图考查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知识依托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及数量积公式错解分析建立正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其中必须保证 x 轴、y 轴、z 轴两两互相垂直技巧与方法建系方式有多种,其中以O 点为原点,以OBuuu r、OCuuu r、ODuuu r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最为简单解如图,以 O 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a,则 A(0,22a,0),B(22a,0,0),C(0,22a,0),FEABCDoxzyD(0,0,22a),E(0,42a,a),F(42a,42a,0)22222222233(1)|
5、(0)()(0),4444422222(2)(0,),(,0)444422220()()044448|,|,cos,22|EFaaaaaEFaOEaaOFaaaOE OFaaaaaaOE OFOEOFOE OFOEu uu ruuu ruuu ruuu r uu u ruu u r uu u ruuu ruu u ruu u r uu u ru uu r12|OFu uu r EOF=120例 2 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求异面直线A1C1与 AB1间的距离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间距离的求法知识依托求异面直线的距离,可求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或转化为求线面距离,或面面距离
6、,亦可由最值法求得错解分析本题容易错误认为O1B 是 A1C 与 AB1的距离,这主要是对异面直线定义不熟悉,异面直线的距离是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相交的直线上垂足间的距离技巧与方法求异面直线的距离,有时较难作出它们的公垂线,故通常采用化归思想,转化为求线面距、面面距、或由最值法求得解法一如图,在正方体AC1中,A1C1AC,A1C1平面 AB1C,A1C1与平面AB1C 间的距离等于异面直线A1C1与 AB1间的距离连结 B1D1、BD,设 B1D1A1C1=O1,BDAC=OACBD,AC DD1,AC平面 BB1D1D平面 AB1C平面 BB1D1D,连结 B1O,则平面AB1C平面 BB1
7、D1D=B1O作 O1GB1O 于 G,则 O1G平面 AB1CO1G 为直线A1C1与平面 AB1C 间的距离,即为异面直线A1C1与 AB1间的距离在 RtOO1B1中,O1B1=22,OO1=1,OB1=21121BOOO=26GD1C1B1A1o1oDCBAO1G=331111OBBOOO,即异面直线A1C1与 AB1间距离为33解法二如图,在 A1C 上任取一点M,作 MNAB1于 N,作 MRA1B1于 R,连结 RN,平面 A1B1C1D1平面 A1ABB1,MR平面 A1ABB1,MR AB1AB1 RN,设 A1R=x,则 RB1=1 x C1A1B1=AB1A1=45,MR
8、=x,RN=NB1=)1(22x31)31(23)1(2122222xxxRNMRMN(0 x 1)当 x=31时,MN 有最小值33即异面直线A1C1与 AB1距离为33解法三(向量法)如图建立坐标系,则111(1,0,0),(1,0,1),(1,1,1),(0,1,1)AABC111(0,1,1),(1,1,0)ABACu uu ru uu u r设 MN 是直线 A1C1与 AB1的公垂线,且1111(0,),(,0)ANABAMACu uu ruuu ruu uu ruuu u r则11(,0)(0,0,1)(0,)MNMAA AANuuu u ruuuu ruuu ruuu r-(,
9、1),从而有11100MN A CMN ABuuu u r uu uu rguuu u r uu urg220321131 1 13(,)|3 3 33MNMNuuu u ru uu u r例 3 如图,已知ABCD 是矩形,AB=a,AD=b,PA平面 ABCD,PA=2c,Q是 PA 的中点RNMD1C1B1A1DCBANMD1C1B1A1DCBAxzy求(1)Q 到 BD 的距离;(2)P 到平面 BQD 的距离解(1)在矩形 ABCD 中,作 AEBD,E 为垂足连结 QE,QA平面 ABCD,由三垂线定理得QEBEQE 的长为 Q 到 BD 的距离在矩形 ABCD 中,AB=a,AD
10、=b,AE=22baab在 RtQAE 中,QA=21PA=cQE=22222babacQ 到 BD 距离为22222babac(2)解法一平面 BQD 经过线段PA 的中点,P 到平面 BQD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 BQD 的距离在 AQE 中,作 AHQE,H 为垂足BDAE,BDQE,BD平面 AQEBDAHAH平面 BQE,即 AH 为 A 到平面 BQD 的距离在 RtAQE 中,AQ=c,AE=22baabAH=22222)(bacbaabcP 到平面 BD 的距离为22222)(bacbaabc解法二设点 A 到平面 QBD 的距离为h,由VABQD=VQABD,得31SBQD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复习 专题讲座 29 关于 空间 距离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