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 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 3.感受小姑娘克服困难、履行诺言、不图任何回报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
2、人听。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依据提示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感受小姑娘克服困难、履行诺言、不图任何回报的美好心灵。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 提问,激发兴趣。 谁到过海边,见过大海? 谁见过贝壳?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种?好看吗? 2. 放录像。 关于大海、海岸、贝壳的解说。 教师:刚才大家看了听了,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抽两三名学生说。) 3. 导入课题,板书。 二、学生自学课文。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画家去捡贝壳去了,小姑娘在干什么? 小姑娘喜爱贝壳吗?为什
3、么画家给她贝壳她不要;贝壳掉在地上,她捡起来,又还给了画家呢? 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说,仍旧给画家看东西? 2. 组织讨论,抽两三名学生回答。 (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当众把意思表达完整,师生共同帮助。) 3. 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结构,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以什么顺序写的。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享受乐趣: 1.学习课文第1段。(1至6自然段) 学生轻声读课文。幻灯出示问题: 小姑娘在金色的海滩上干什么? 画家来到海滩,与小姑娘说了什么? 小姑娘答应了画家什么事? 组织学生讨论,理解这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2.学习课文第2段。(7至17自然段) 问题: 老伯伯劝说
4、小姑娘回家,小姑娘为什么不听? 小姑娘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反映了小姑娘什么品质、什么精神? 画家捡了许多贝壳给小姑娘,她为什么不要? 小姑娘又说了一句什么话,反映了她什么品质、什么精神? 抽几名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帮助。 抽学生读一读小姑娘说的话,提问:谁能说说从小姑娘的言谈中,反映出了小姑娘的什么?组织讨论。明确:小姑娘摇摇头,把画家的衣服和画夹紧紧搂在怀里。说明了小姑娘是一个诚实可信、说到做到的孩子。第二次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我要回家吃饭啦!”说明了小姑娘听老师话,不随便要别人东西。学生仔细读小姑娘两次说的话,进一步思考。抽两三名学生说说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加
5、深理解小姑娘的高尚品德。 3.学习第三段。(课文18至21自然段) 问题: 小姑娘特别喜欢贝壳,为什么却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 画家为什么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抽几名学生回答,明确:小姑娘非常喜欢贝壳,但她能记住老师的话,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画家被小姑娘感动,从心底里敬佩小姑娘的高贵品质,赞赏小姑娘高尚的品德。因此,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 (2)组织讨论,画家为什么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说说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反映了什么主题思想。 (抽几名同学回答,师生评议,补充完整。) (3)熟读课文第3段。 四 :总
6、结全文,延伸拓展: 1、读了小姑娘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2、依据课后提示把故事讲一讲 五、布置作业:讲故事给家人听。 1、摘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美好的心灵 诚实守信 小姑娘 拾贝壳 替画家看衣服 老伯伯 劝她回家 画家叔叔 送贝壳 北京版沙滩上的承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3向小姑娘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提个问题,请你们敞开心扉,把真实的想法谈出来。假如我们的亲人、朋友托你做一件事,开始很容易,但中途遇到了困难,你是就此
7、为止还是努力负责到底?如果你帮助了别人,他要赠送你非常喜欢的物品,你是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 这节课我们要学的沙滩上的承诺一文中的小姑娘,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篇文章写得很美,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二、学生自己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谈收获 1地点:海滩上;时间:夏天。 从“小姑娘穿着连衣裙,在太阳底下”,“额头上沁出汗珠”,“火热的太阳”可以看出。 2人物有小姑娘、画家、老爷爷三个人。 三个人互不相识,画家让小姑娘看衣服和画夹;老爷爷劝小姑娘回去,要帮助她代看画家的东西。 三、小组讨论 1课文中写了三个人,这三个人中谁是主要的? 2课文写了小姑娘的什么事?从哪能看
8、出她的可爱? 课文写了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不收;在回家的路上,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捡起后,又还给了画家。 写她的模样的词句:“小姑娘闪着明亮的大眼睛”。 写她的神情、动作的:“把刚拾到的贝壳送到画家面前”、“小姑娘点点头,望着画家游向礁石那边”。 写她的语言的:“我不要,我要回家吃饭了”、“叔叔,您的贝壳!”。 (通过这些描写,觉得小姑娘非常可爱,心灵很美。) 四、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全班交流,相机进行朗读训练 1.在画家面前,小姑娘有些什么举动?说明什么? 当画家问她话时,她“闪着明亮的大眼睛”,从这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感到小姑娘很美,很聪明。 2.
9、当画家委托她看衣服时,她“点点头”。说明什么?(乐于助人。) 3.画家看到小姑娘抬到的贝壳为什么“笑了笑”?他来到这是想到礁石那捡贝壳吗? (不是。画家游向礁石,是为了给小姑娘捡更好看的贝壳。因为他看到小姑娘喜欢贝壳,又发现小姑娘在海滩上捡的贝壳不是很好看。画家“笑了笑”的时候,心里可能就是这样想。) 4.小姑娘为什么不听老爷爷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小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有何感受? (答应了画家叔叔委托的事,就得负责做好,自己说的,就得坚决做到底。) 5.画家叔叔终于回来了,他把捡到的贝壳给小姑娘看,还向他介绍,让她挑,小姑娘有没有要?她是怎么回答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绝不是为了得到漂亮的贝壳。“灿烂夺目”的贝壳很有诱惑力,引起了小姑娘的羡慕和夸奖。由于她内心是纯洁高尚的,所以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更没想过帮助别人应得到回报。) 6.画家“感动极了”,当时心里会想什么? (小姑娘帮“我”看衣服和画夹,花了这么多时间,“我”送给她喜欢羡慕的贝壳,她却不接受,这太让人感动了,“我”得想个办法。) 7.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眼圈为什么红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小姑娘会这样做,她的心灵是那样纯洁美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8.你想怎么赞美小姑娘?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