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振幅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 ()A. 一张课桌B. 一本书C. 一支铅笔D. 一个学生3.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 用超声波碎石B. 用声纳探海深C. 利用 B 超做体检D. 利用回声定位4. 某人乘坐游艇沿途观光水库四周群山风景,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 水库水C. 他乘坐的游
2、艇B. 四周的山峰D. 迎面驶来的游艇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 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 0.6米处C. 乙在甲前面 0.6米处6.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B. 甲在乙前面 1.2米处D. 乙在甲前面 1.2米处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7.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说法不正确的是精品试卷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D.屋檐下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
3、而形成的8.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9. 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如图所示) ,截去一段后,则()的的A.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也变小了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不变10. 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 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精品试卷)C.D.11. 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
4、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12.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 秒末的速度为 9.0m/s,10 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 在后 5 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13. 水是地球生物存在的重要保障,没有水,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体积为 180mL的水,结成冰(
5、密度是0.9 10 kg/m)后()A. 体积是 200cm3C. 质量是 162gB. 体积是 180cm3D. 质量是 180g3314.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15. 自然界存在很多物态变化的现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 盛夏早晨野外草木枝叶上的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并放热形成精品试卷B. 严冬河面上会出现一
6、层白雾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吸热形成的C. 初冬早上野外水边的树木上有时会形成雾凇树挂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D. 夏季自来水管的外壁时常出现的水珠都是管内水渗漏出来的结果二、填空及简答题二、填空及简答题16.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测量不同物理量要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在体育比赛中常常用到机械停表或电子停表,它们是用来测量_的测量仪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其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用的测量工具是_.17. 为了保证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的安全,校车已成接送学生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填“运动”或“静止
7、”)的;(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 7 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 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_km.18. 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也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任何物质都具有能量,物质的能量形式由它的_决定,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_.追溯能量的来源,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_.19. 声是由物体_产生的,乐音和噪声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描述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从声音的产生、传播
8、、接收来看,控制噪声应着眼于_三个环节.20.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与平面镜成 60角的一束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角是_,与凸透镜主轴平行的一束光通过凸透镜后要会聚在凸透镜的_处.21.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_,若这支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可能为表中所列的物质, 则温度计的测温液体肯定不是_,原因是_.22. 在宇宙飞船上, 每增加 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性质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的精品试卷伟,身高 1.68cm、质量 65_,是从近 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选出来的,其自身质
9、量在从太空返回地面时_(填“改变”或“不变”).23. 护士帮病人打针前, 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 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 这一现象说明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24. 光的世界非常奇妙,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光在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牛顿让一束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白光分解成彩色光束,再将所有那些彩色的光通过一个凸透镜,在其后适当位置用一张白纸板承接,会观察到彩色光束又复合成了白光,说明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_而成的.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5.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26. 如图所
10、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7.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精品试卷(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_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时间/min温度/040l4224434544854864874884895010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该物质是_
11、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28.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 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
12、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A凸透镜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 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精品试卷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9. 在“测量牛奶密度”实验中:(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
13、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g;(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可能会偏_;(3)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的精品试卷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 =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四、计算应用题四、计算应用题30. 一辆大型运输车长 40m,匀速通过 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速
14、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的时间为 24s,求桥的长度.31. 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 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求:(1)将石头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所排开溢出水的质量;(2)石头的体积;(3)石头的密度.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能区分不同歌手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 响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色也不同,不同歌手的声音不同,也是由于音色不同,故选 C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300g,这个
15、物体可能是 ()A. 一张课桌B. 一本书C. 一支铅笔D. 一个学生【答案】B【解析】【详解】10 个鸡蛋约为 500g,则每个鸡蛋约为 50g,那么这个 300g 的物体的质量相当于 6 个鸡蛋的质量.通过比较,与一本书的质量最接近,故B正确.故选 B.3.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 用超声波碎石【答案】A【解析】【详解】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选项 A正确;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利用声波获取“信息”,所以选项BCD 错误4. 某人乘坐游艇沿途观光水库四周群山风景,若说他静止,是以
16、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 水库水C. 他乘坐的游艇【答案】C【解析】B. 四周的山峰D. 迎面驶来的游艇B. 用声纳探海深C. 利用 B 超做体检D. 利用回声定位B. 音调C. 音色D. 振幅精品试卷【详解】A这人相对于水库水的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水库水为参照物,这人是运动的,这与题中条件不符合,所以不是以水库水为参照物,A项不合题意;B这人相对于四周的山峰的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四周的山峰为参照物,这人是运动的,这与题中条件不符合,所以不是以四周的山峰为参照物,B项不合题意;C这人相对于他乘坐的游艇的位置保持不变,假设以他乘坐的游艇为参照物,这人是静止的,这与题中条件相符合,所以是以他
17、乘坐的游艇为参照物,选项C符合题意;D这人相对于迎面驶来的游艇的位置不断变化,假设以迎面驶来的游艇为参照物,这人是运动的,这与题中条件不符合,所以不是以迎面驶来的游艇为参照物,D项不合题意.故选 C.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 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 0.6米处C. 乙在甲前面 0.6米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得甲的速度为v B. 甲在乙前面 1.2米处D. 乙在甲前面 1.2米处s1.6ms1.2m 0.2m/ s乙的速度为v 0.1m/ s,经过6 秒甲t8st12s运动距离为s vt 0.2m/ s6s
18、1.2m,乙运动距离s vt 0.1m/ s6s 0.6m,所以甲在乙前面 06米处,A 正确考点:匀速运动6.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答案】A【解析】【详解】A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的流通,又提高了温度,故它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A符合题意;BCD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都是减慢表面空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精品试卷气流速,是减慢蒸发的例子故BCD不符合题意7.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自然现象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雪是水蒸气遇冷
19、凝华形成的C.南极的空气很湿润是因为冰可以汽化为水蒸气D.屋檐下的冰锥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答案】C【解析】【详解】A自然现象中,雾、露、云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霜、雪、冰花、雾凇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南极,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但这不是汽化现象,这是凝华现象,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屋檐下的冰锥是房顶的雪在温度升高时先熔化成水, 温度降低时水又凝固成冰形成的, 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8. 凸透镜焦距是 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
20、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求解.【详解】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等大的实像精品试卷故选 A.9. 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如图所示) ,截去一段后,则()A.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也变小了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小D.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不变【答案】B【解析】【详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与物体
21、的质量体积无关;一根粗细均匀的铜棒,截去一段后,体积和质量都变小了,但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10. 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 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编折,而鱼在远离法线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A 不符合题意;.精品试卷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而鱼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所以照不到,故B 不符合题意;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正好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能照到,故C 符合题意;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不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照不到
22、,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据此判断A;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分析B;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判断 CD.11. 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成像比较清楚;B选项蜡烛远离玻璃板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学 物理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