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





《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7篇 你们清楚了解吗?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教师还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今天的我给大家分享了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7篇,希望能帮到你。 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班的数学教学任务。由于休息了一个学期,上学期的教学内容没有深入接触,因此本学期我计划将上册的教材也总的学习一次,在此同时统领本册整套教材。通过总学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等进一步的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
2、目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学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时,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然后着重学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按照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运算。注意出现一些判断题,检查学生对所学概念、法则理解得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2、学习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中括号和小括号的使用,然后着重通过具体题目进行练习。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保证每步正确,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的,要注意随时使用简便方法。 3、学习多边形面积时,不要只背公式
3、和计算习题,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公式是怎样得来的。才能使学生正确无误的记住和应用这些公式。 4、学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以及一些特殊的写法。 5、学习应用题时要注意通过具体的题目,既能按照一般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又能根据题里已知条件间的特殊数量关系选用简便方法解答。有些题还可以通过改条件、改问题再让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6、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学习 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行学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
4、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7、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 针对逐单元学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8、做综合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做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学习。 总之,围绕使学生乐学,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为目的,及时反思,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做到更高效。 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个班
5、是这个学期新接手的,原有学生52名。和班主任初步沟通后,得知本班数学老师更换较多,前几任都是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总体说来,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稳定,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待考察,学习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待培养。 二、五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2、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 3、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
6、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 例2:脱离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例3:小数乘小数,突出转化的方法,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例4:小数乘法中的难点问题。 例5:小数倍,领会 “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同时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 例6: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例7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8: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
7、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例9: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解题意,渗透函数思想。 (三)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 位置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由原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具体编排 例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例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
8、学习过程。 2、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小数除以整数中不再单独安排例题教学方法的交流和验算,分散到前面的例2和例3中。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题调整为: 例整数部分够商,能除尽; 例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添继续除; 例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 3、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5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 4、增加循环节的认识。 5、解决问题中不出双归一的类型,数量关系在前面已学,直接在练习中应用。 (二)具体编排 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例2
9、: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添继续除。 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要商。提出验算要求。 例4:一个数除以小数,突出转化思想。 例5:特殊情况,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补足。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例6:商的近似数,体会必要性,掌握方法。 例7: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例: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写法。认识有限小数、无线小数。 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0: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0、 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调整,由原三上移来。 (二)具体编排 例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2: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只作定性描述。 例: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建议 1.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结果体会规律性。 2. 把握好教学要求。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 由原三上移来。 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 2. 根据课标要求,明确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
11、程。 3. 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 (二)具体编排 1. 用字母表示数 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加减关系和代入求值。 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乘除关系。 例: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 例: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 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给出结论。 解方程: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3=9,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检验要求。 例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不同类型的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x?b?c的应用。 例:axb?c的应用。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例:ax?ab?c的应用。 例:x
12、?bx?c的应用。 例:解决问题,ax?bx?c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 1.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2. 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3.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等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加强探索过程的引导,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转化前后图形的等量关系,推导得出面积公式。 2. 增加方格纸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 (二)具体编排 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突出转化的思想。 例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 例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
13、。 例4:组合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例5: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建议 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3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我任五班的数学课程。从整体上来看,本班的情况是良好的,全部共有77人,优生占20%,良好占30%,中等占35%,差生占15%。 纪律方面,本班的集体感较强。具有集体精神团结向上,尊师爱校,遵守学生规章制度。但有个别同学纪律松散。有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 结合教材的排写特点和本班的具体情况。本人本学期制订了以下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上册数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内容标准的
14、要求和本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本册共有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数与代数领域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分数的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方面,列方程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方面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问题方面、解决有关的周长、面
15、积以及简单图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方面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方面,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实践与综合”的教学,数字与信息、球的反弹高度,奇妙的图形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关系,会求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和大小比较。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约
16、分和通分的含义,灵活运用比较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探索和发现简单覆盖现象中的一些规律。 、知道“行”与“列”的含义,用数对表示,能借助数对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以及简单的图形变化过程。 、认识圆及其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考方法。 、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 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在认识公倍数和公因数中,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合乎逻辑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认识分数时,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猜想和验证等
17、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在学习数对和圆时,进一步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情感与态度方面: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
18、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方法与措施 针对学生的特龄特点和本册的重难点。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与措施 1. 教学力求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方法的积累。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 有步骤地参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探索性与开放性,发展学说数学思维能力。 5. 课内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做到将知识灵活运用。 6. 课外对差生给予耐心的指导,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三者成一线的教育教学。 7
19、.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教学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参透倒思想教育的意识。 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五年级共有学生29人。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几个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是,学生的组织纪律较差,班集体没有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不能为数学教学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教师 教学工作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