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docx





《船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船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 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制定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的事情,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分享的船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船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依据】 ?彼得与狼是一部音乐童话剧,剧中采用不同乐器的音色,如长笛(小鸟)、圆号(狼)、弦乐(彼得)、木管小号(猎人)等来表现故事中不同的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赋予幼儿无尽的想象,适合幼儿欣赏。根据幼儿音乐经验的实际水平,将重点落在引导他们听辨音色的区别上,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3、。)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船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画出牙齿的特征,并为图画着色。 2让幼儿知道要好好保护好牙齿,要保持天天刷牙。 重点难点: 让幼儿练习画出牙齿的特征, 知道要好好保护好牙齿 难点:为图画着色的技巧。 活动准备: 1.绘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牙齿。 1.师:“小朋友们,我们前些天已经观察了自己的牙齿和好朋友的牙齿。今天,我们再来观
4、察一下,看我们的牙齿有没有什么变化?”“看有没有掉牙,蛀牙等。” 2.幼儿相互观察彼此之间的牙齿。 3.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观察了牙齿的变化,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们画下来吧!” 二、画一画牙齿。 1.教师请一个小朋友上台,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这个小朋友的牙齿,并把她的发型及服饰一起画下来,为对图画进行涂色。 2.请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伙伴,再观察他的穿着有哪些特征,重点是要突出他画他的牙齿。 三、幼儿自由练习绘画。 1.教师为幼儿发放绘画纸及油画棒,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画好朋友的牙齿,自己的牙齿或亲人的牙齿。 2.幼儿开始认真地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一评,比一比。 1.幼儿相互分享彼此
5、的作品。 2.请几位幼儿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说一说画面上画的是谁。 3.“掉牙了吗?掉了几颗?有蛀牙吗?” 五、结束部分 把部分幼儿的画展示在主题墙上,请其他幼儿欣赏。 船幼儿园教案篇3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 2、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3、通过想、看、听、讲来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蝴蝶、蚂蚁、小青蛙、小兔、红花、荷叶、树叶、蘑菇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主题 1、
6、教师提问,引出主题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了许多小动物。看,谁飞来了?(蝴蝶) 谁走来了?(蚂蚁), 那一跳一跳的是谁啊?(小兔),还有谁也来了?(青蛙) 他们玩的正开心呢,突然下起雨来了,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的时候你们怎么躲雨的呀?(雨伞、雨衣等) 可是小动物们都没带伞,我们快快帮小动物们找个地方躲雨吧!蝴蝶可以到哪里躲雨呢? (各种动物逐个提问,如果没有自己要的答案,就说“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老师把大家说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首诗歌,请你们来听听 (一边念,一边出示“伞”) ?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伞, 黄黄的树
7、叶是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白白的蘑菇是小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二、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感受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提问,幼儿感受诗歌结构 啊,小动物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而且都非常漂亮。老师现在想请考考你们了, 刚刚的老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来形容花朵了呀?(依次提问树叶、荷叶、蘑菇) 啊,这些词都非常的好听,那我们一起把刚才诗歌念一边吧(教师主要负责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三句由幼儿负责) 2、 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小游戏,请你们在心理先想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这首诗歌里的哦。待会儿我们一起念诗歌, 轮到哪个小动物出场了,就请你们模仿那个小动物走路
8、的样子,躲到自己的伞下面来。 三、 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扩展幼儿经验 小朋友们想想,红红的花还能是谁的伞呀?蝴蝶还能把什么当做伞呀?(蜜蜂,树叶) 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小动物需要伞呀?他们可以拿什么当伞呢? 2、教师及时整理,组合成新诗 活动反思: 1、在请幼儿进行创编过程中,没有进行举例,而是请幼儿自己直接进行创编,提高了难度。 2、在请幼儿熟悉儿歌时,请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上台,站在“伞”的旁边,没有意义,可以请幼儿直接在座位上起立。 3、在请幼儿进行创编时,幼儿始终围绕教师所展示的图片,而不能发散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将图片撤离,在熟悉诗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将图片撤离。 4、在游戏阶段,可以增
9、加伞的数量,并散落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并自然引导诗歌创编。 5、在诗歌创编的过程当中,教室分阶段请幼儿创编,首先是一句,然后是两句,这对幼儿来说难度提高,可以分小组共同创编,并将他们的成果用图画展示分享。 船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明白出去之前、回来之后都要告诉爸爸妈妈一声。 2.知道遇到危险时应声呼救。 3.练习:妈妈,我出去玩了;妈妈,我回来了。 活动准备: 1.改编故事:不听话的小鸡。 2.根据故事内容制作ppt。 3.头饰人手一个,鸡妈妈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向客人老师问好。 2.引导幼儿边看ppt边听故事。 一天,鸡妈妈让小鸡在家门口吃虫子,吃着
10、吃着,小鸡看到一只飞虫从头上飞过,它就跟着去追飞虫了。飞虫一会儿飞得高,一会儿飞得低,小鸡只顾了追飞虫,一直追到树下。忽然从树后面传来老猫的叫声,小鸡吓得赶紧往家逃,边逃边喊:“救命啊,救命啊,妈妈快来救我呀。”幼儿学习:声呼救。 鸡妈妈听到小鸡的喊叫,飞快地跑过来,救下了小鸡。小鸡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乱跑了。”鸡妈妈说:“是啊,多危险啊,以后出去一定要告诉妈妈,这样妈妈才放心。” 3.小结故事内容。 宝宝们,故事听完了,你说小鸡听话吗? 4.练习:妈妈,我出去玩了;妈妈,我回来了。 我们小鸡要出去玩了,要跟鸡妈妈怎么说:妈妈,我出去玩了。 现在我们玩好了,回到家我们要跟妈妈说: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教案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