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8篇】.docx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8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8篇】 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篇一 利用内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
2、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 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联系大量的科技资料,“利用内能来加热”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并从某个方面上叙述内能利用的发展情况,例如分析课本上提到的“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本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 “利用内能来做功”要注意实验教学,从实验中观察现
3、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学生从中分析和学习如何利用内能做功的,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 一、课程引入 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 二、利用内能来加热 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
4、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 三、利用内能来做功 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
5、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内能的利用 一、利用内能来加热 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 二、利用内能来做功 1、实验:水蒸气推开活塞。 2、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3、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热机的应用。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 蔬菜大棚中内容的利用 学生活动小组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调查蔬菜大棚中内能的利用,并对其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 1、写出探
6、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探究活动范例:城市供热 活动内容 调查及认识城市供热。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及创新决策能力。 活动准备 1、复习与热相关的内能及能量的相互转化的知识。 2、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调查方案。 活动过程 1、分组调查阶段 学生个人调查自家使用供热设备及燃料情况。 一、二小组学生调查学校厨房及教师家供热方式。 三、四小组学生调查蕲春县医院的供热方式。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外观察、实验及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交流、讨论。 介绍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做功(内燃机)和利用内能加热。 教师适当引导学
7、生小结供热方式: 燃烧燃料供热 燃料种类包括煤、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气、酒精、炭、柴、草、沼气(介绍沼气使用好处)燃烧后能量转化是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供热 供热用电器种类包括电炉、电饭煲、电热毯、电取暖器、电热拖鞋、宇航员穿的电热保温装置等。(介绍电能供热好处是热效率高、无污染、操作简便)其能量转化是由电能转化为内能。 获得电能的方式有哪些? 化学能(火力发电站);水能(葛州坝水力发电站、三峡工程等);风能(沿海岛屿和草原牧区的风车田);核能(原子反应堆,介绍: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韩国、日本最近核电站因事故关闭,俄罗斯因“千年虫”与美国联合核查核电站,土耳其准备建核电站招标
8、开始等,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形成社会意识。) 光能供热 转换装置包括太阳灶、太阳炉、太阳能热水器(介绍其结构及其宣传口号“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绿色能源”。介绍东南亚地区对太阳能利用的政策。(介绍光能供热优点是无污染的天然能源)其能量转化是由光能转化为内能。 汇报对集中供热情况调查的结果 城市、农村各2名学生介绍自家供热方式。 引导分析分散供热缺点:效率低、能源消耗大、废气废渣污染环境。 二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介绍学校、医院供热方式。 学校锅炉产生热水、热气来蒸饭,利用余热给教师、学生提供开水、热水,学校教师没有人使用煤。 学生计算:学校利用余热供开水0。10元/瓶;一个蜂窝煤0。18元,能
9、烧三瓶开水,每瓶摊0。06元,水费0。02元/瓶,煤炉一般只能使用3个月,每瓶摊成本0。04元,实际家内燃煤供开水费用达0。12元/瓶。另外,燃煤处铁制品、铝制品、电器锈蚀严重,老化快。 县医院内,锅炉燃煤产生热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厨房、各科室提供开水、热水,供手术室、妇产科等科室取暖。通过分析,学生认为集中供热是供热的较好方式。 介绍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指在城市一较大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内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用大型或较大型的高效锅炉取代分散的小锅炉,使锅炉热效率达80%90%以上。集中供热发达国家有俄罗斯(1985年苏联集中供热普及率70%)、德国(集中供热普及率90%
10、)、北欧、东欧。 热电联产(CHP):采用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废气用来对现有锅炉装置补充加热。火力发电效率30%35%,供热、发电联合的CHP总效率达80%。 3、供热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被称“空中死神”的酸雨、酸雾。煤气等燃料生成了“温室效应”的罪恶魁首的二氧化碳。柴燃烧破坏森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危机是世界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使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和先进的供热技术如热电联产等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4、作业 各小组以调查为基础写一篇小论文我家的供热 活动小结 供热涉及能源、内能、热传递、热效率等内容,学生常
11、熟视无睹,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留心生活的意识大大增强,比如不仅仅就事物的单方面来思考问题,而是多层次、多角度来分析问题。考虑实用性的同时,考虑它的经济价值等。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篇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浮力为九年级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的五、六二节,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浮力则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
12、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秤、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等 二、说教法 通过设置情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把各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
13、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活动,把浮力知识有机地进行归纳,串联起来。得出解决浮力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系统整理归纳和提炼的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及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
14、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探索欲望,引入复习课。采用多媒体,生动活泼,交互性好,能调动学生全部感官,程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案 篇三 18.2.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重点 掌握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经常是不同的,家里同
15、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铝盘转动得越快,而且使用电热水器时比使用一只灯泡时转得快,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下图所示,节能灯上的“24 W” 是什么意思? 演示:分别拿一只 24 W 和一只 500 W 的电吹风机,接在电路上,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铝盘转动得快慢不同,是由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即电流做功快慢不一样,我们把电流做功的快慢用表示。 如果用W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用t代表通电时间,用P表示用电器的,则: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A. B.C.D. 试题分析: A.0.4W B.0.8W C.2W D.4W C 试题分析: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3节总计4.5V,所以
16、所以选C。 知识点二:千瓦时的来历 因为,所以 如果 P 和 t 的单位分别用 kW、h,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 1 千瓦时可以看作功率为 1 kW 的用电器使用 1 h 所消耗的电能。 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分钟内,消耗电能0.3千瓦时,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A.空调器 B.电冰箱C.电视机D.白炽灯 A 试题分析:已知用电器正常工作在15min内消耗电能,根据求出,由家电的功率知识可判断为哪种用电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为: , 以上四种家用电器中功率超1000W的只有空调机。故选A. 在下列单位中,哪一个不是的
17、单位( ) A.J/s B.kWh/s C.VA D.Ws D 试题分析:A、J是电功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所以J/s是的单位; B、Kwh是电功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所以Kwh/s是的单位; C、V是电压的单位,A是电流的单位,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是,所以VA就是的单位; D、w是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和时间的乘积是电功,所以ws是电功的单位。 选D.2.5 V 0.3A”的灯泡接在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它两端的电压,比较它的亮度。 现象:在电压为 2.5 V 时,灯泡正常发光;在低于 2.5 V 时,灯泡发光暗淡;在高于 2.5 V 时,灯泡强
18、烈发光。 结论:说明用电器消耗的随着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及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4.U实 = U额,则 P实 = 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 U额,则 P实 P额;可能烧毁用电器。 U实 U额,则 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演示:将两只灯泡“PZ220 40”和“PZ220 100”先后并联和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并联时,100W的亮,串联时,40W的亮 结论:灯泡的亮度是由它消耗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下图为
19、一只6V 1.5W”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则此时每只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为( ) A.24 0.67W B.20 0.8W C.24 0.96W D.20 0.67W B 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电流的不同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只能从图像入手分析。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三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把这种规格的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4V,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电压是4V时,通过灯泡的士电流为0.2A,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 每只
20、灯泡的实际功率:P=UI=4V0.2A=0.8W.故选B. A、110V 60W B、36V 25W C、220V 40W D、110V 40W A 四盏灯泡正常发光时,功率的灯泡亮,所以选A。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篇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知识网络 托勒密:地心说 人类对行 哥白尼:日心说 星运动规 开普勒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行星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律的认识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 F=G 引力常数的测定 万有引力定律 称量地球质量M= 万有引力 的理论成就 M= 与航天 计算天体质量 r=R,M= M= 人造地球卫星
21、 M= 宇宙航行 G = m mr ma 第一宇宙速度7.9km/s 三个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地三宇宙速度16.7km/s 宇宙航行的成就 (二)、重点内容讲解 计算重力加速度 1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可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 G=G =6.67_ _ =9.8(m/ )=9.8N/kg 即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9.8m/ 。这一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 2 即算地球上空距地面h处的重力加速度g。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g= 又g= , = ,g= g 3 计算任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有万有引力定
22、律得: g= (M为星球质量,R卫星球的半径),又g= , = 。 星体运行的基本公式 在宇宙空间,行星和卫星运行所需的向心力,均来自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因此万有引力即为行星或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可的以下几个基本公式。 1 向心力的六个基本公式,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行星(或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为r,则向心力可以表示为: =G =ma=m =mr =mr =mr =m v。 2 五个比例关系。利用上述计算关系,可以导出与r相应的比例关系。 向心力: =G ,F ; 向心加速度:a=G , a ; 线速度:v= ,v ; 角速度: = , ; 周期:T=2 ,T 。 3 v与 的关系。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篇 九年级 人教版 物理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