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三篇】.docx
《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三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三篇】第一篇: 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20xx年4月1日3日,农业局党委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按照一进二联三上门(进乡村、联困难户、联新型经营主体、科技服务送上门、征求意见访上门、解决问题帮上门)的活动要求,组织全局高级农艺师和主要业务骨干20余人对我县19个乡镇57个村568个农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共涉及农户基本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土地流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服务情况和对县乡农业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等7项内容。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文,供相关部门参考。 一、当前农业生产现状 1.农村劳动力
2、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涉及农户568户、总人口2424人,户平人口4.27人。在家务农劳动力情况:在家务农劳动力1143人,占总人口的47.15%;年龄构成为29岁以下为0,3049岁的330人(占务农劳动力28.87%),5059岁的366人(占32.02%),60岁以上的447人(占39.11%);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小学以下672人(占58.79%),初中368人(占32.20%),高中或高中以上103人(占9.01%)。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外出务工人数714人,占总人口的29.46%,外出务工人数与在家务农劳动力的比例为1:1.6,且2023年外出务工人数较上年增加17人,增幅为2.44%。
3、2.耕地及农作物种植情况 568户、2424人共承包耕地6994.61亩,户平12.32亩,人平2.89亩,务农劳平6.12亩。2023年种植双季稻618.2亩,比2023年的503.7亩增加114.5亩,增幅为22.73%;计划种植一季稻2376.8亩,比上年的1740.3亩增加636.5亩,增幅36.57%;计划种植棉花3705.2亩,比2023年的4549.2亩减少844亩,减幅为18.55%;其它作物(指高粱、黄豆、芝麻、玉米等)种植683.8亩,比2023年有较大幅度增加。调查结果还表明,抛荒面积为24.5亩,占总面积的0.35%。 3.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情况 2023年每亩耕地平均施
4、用碳铵39.88公斤、尿素30.42公斤、过磷酸钙42.56公斤、氯化钾15.07公斤、复合肥42.80公斤。另外,每亩使用农膜0.500.75公斤,每亩施用化学除草农药草甘膦14公斤,平均为2.22公斤。 4.土地流转情况 本次调查流转土地面积为929.2亩,占被调查农户面积的13.29%,其中流入面积为650.5亩,流出面积为278.7亩,流转价格每亩为80500元,有较多农户小面积临时租种或代种的,没有收取或支付土地租金。 5.排灌沟渠、机耕道建设及饮用水情况 排灌沟渠建设:调查的57个村中有42.1%的村主渠畅通,调查区域内41.9%的毛斗渠畅通。机耕道建设:56.0%的农户通机耕道(
5、以能走中型农用机械为标准)。农户饮用水情况:46.3%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53.2%的农户仍使用压把井,有0.5%的农户生活用水还是用原始的房前屋后水渠或池塘水。 6.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业新技术应用情况 一是技物结合产品到户情况,2023年1月,产油大县项目中为全县所有油菜面积免费发放的多效唑和硼肥,有92.9%的农户表示收到了发放的物资。二是安乡农业科技报到户情况,大多数农户反映收到了该报,但期数不全,有个别村到户率只有67.8%。三是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与应用,有56.5%的农户听说过该技术或有所了解,只有15.9%的农户使用过测土配方专用肥。四是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的认识,有49
6、.3%的农户知道,愿意使用此项技术的占29.1%(在价格不贵的前提下)。五是秸秆处理方式,仅有7.2%的农户采用了秸秆还田,且只是部分一季稻和早稻稻草还田,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田间焚烧。六是剧毒农药施用情况,农户基本上能认识到剧毒农药的危害而未使用过,但也有极个别农户使用过禁用农药。 二、凸显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水平偏低 被调查的1143个务农劳动力中,30岁以下无一人,60岁以上达447人,其中70岁以上种田的还有71人,占务农劳动力的6.2%。文化水平以初中、小学和小学以下为主,占到了91%。务农人口逐步老龄化导致耕种能力逐年下降,弃田抛荒现象有所显现。文化水平偏低导致接
7、受新技术、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农户对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兴趣不浓。 2.农村土地流转进度不快且呈无序状态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县土地流转速度缓慢,尽管在家务农人员年龄偏大、有些已力不从心,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数近三成,但真正按照土地流转的相关要求办理流转手续的并不多,有的外出务工人员只是口头约定临时给予亲威、邻居照管并未收取租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流转,一旦出现纠纷则较难调处,为农村和谐稳定埋下隐患。 3.耕地抛荒呈现出抬头趋势 随着农村务农人口逐渐老龄化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部分作物种植效益不断下降,务农收入已不再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加之许多农户对未来政策走向及家庭去向拿不准,于是只好将
8、田土暂时搁置,弃田抛荒现象呈现出抬头趋势。这次调查显示抛荒面积并不多,主要是因为被调查对象都是在家耕种的农户,外出的抛荒对象未被接触,据乡村干部反映,2023年抛荒面积明显多于往年,这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4.化肥、农药施用量大,污染严重 一是化肥施用量大,每亩氮、磷、钾施用总量(折纯)达54.06公斤,分别是全省(每亩35.49公斤)、全国(每亩25.24公斤)平均值的1.52倍、2.14倍。如不科学施肥,将导致土壤板结、容重增加、团粒结构被破坏,保水、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下降,还会导致重金属沉淀加重、土壤逐步酸化,部分重金属分子活力加强,造成农产品重金属污染,2023年我们对全县稻
9、田取样139个,其中镉超标45个,占被抽样的32.4%。二是农药施用量大,除草剂特别是草甘膦的施用量更是惊人,有的农户亩平达到4公斤,既造成了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及生态环境。 5.种植结构调整无所适从,较为茫然 2023年受气候影响,我县棉花产量、品质和效益均大幅降低,加之2023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目标价格出台较迟,且农民难以及时知晓信息,致使2023年棉花计划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农民在选择种什么时显得无所适从、犹豫不决,只是跟风似的盲目种植黄豆、芝麻等往年零星种植的作物,其产量和产值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6.设施不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虽然这些年县委、县政府加大
10、了沟渠疏浚的力度,乡级主干沟渠都较为通畅,但到村到组到户就出现了肠梗阻现象,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毛斗渠有一半以上不通,已名存实亡;还有的部门在项目建设上没有征求农民意见,新修沟渠与原有排灌设施不配套甚至偷工减料,建设没多久就损毁严重,把本来还有点通畅的水系彻底打乱,导致农民想改种水稻却苦于无水而放弃。机耕道建设速度缓慢,很多地块农业机械难以直接下田,因此很难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这也是我县土地流转较慢和大户、家庭农场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 7.农技体系现状已不适应农村新的形势 通过这次调查,农村种植业传统的稻、棉、油种植格局正在被打破,并向多元化作物种植发展,且涉及到许多新型作物,对
11、农业技术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调查中,农民反映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多开展临田技术指导。但是,目前我县农业技术服务力量并不乐观,从县级农业技术队伍来看,是人员多而人才少,且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在前些年的改革或相关政策规定下实行了内退,有些专业、有些股站将在35年内只会剩下12名专业技术人员,已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从乡镇农业技术队伍来看,2023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定编126人,但真正专职的仅有33人,大部分乡镇只有1人,其余都是其他人员占用了编制,有的年龄也偏大,工作毫无热情,就连深受农民喜爱的安乡农业科技报发送也不及时甚至未发,县农业部门推广的新技术也难一竿子插到底。 三、几点建议
12、1.加快、规范土地流转 乡、村两级要积极作为,不要认为土地流转纯属是农民自己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实践证明,凡是由乡村组织的土地流转,其价格大大高于农民自行流转的价格,乡村组织的土地流转价格一般为每亩500元左右,而农户自行流转的大多在80200元之间,有的甚至就是一句话让他人代种,不收租金。县、乡两级农经部门应主动搞好服务,帮其完善流转手续。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培植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力度,促其规模经营,形成规模效益,使我县土地流转朝着快速有序的方向发展。 2.加强新型作物技术指导 农技人员要多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信息,及时将掌握到的政策和信息传递给农民群众,帮助农户作好生产规划。农业部门要
13、安排专门技术力量对新型作物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加强技术指导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要发挥自身优势,与市场有效对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3.强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三项技术 农业清洁生产三项技术是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秸秆还田。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把推广三项清洁生产技术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形成广泛共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广初期可对专用配方费和专业防治公司给予一定的以奖代投。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此次调查表明,知道这些技术的农户只占50%左右,使用的仅为7.0%28.9%不等,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三项技术的知晓率与应用率。三是要搞
14、好办点示范。各乡镇要办好一个整村推广三项技术的示范片,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工作格局。 4.努力提升农技队伍服务能力 一是公开招聘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县农业局5年内至少需招聘技术人才25名,各乡镇要做到专编专人,把懂农业技术的人员归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岗位上,不兼任其他工作,并视情况逐步招聘补员。二是完善乡镇农技人员管理模式。乡镇农技人员要实行县乡共管、以县管为主的模式,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实行全县技术力量统一调配、调整。三是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加强农技人员学历提升,凡35岁以下农技人员必须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县乡农技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继续教育与集中培训。四是保障工作经费。县乡两
15、级财政除保障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津补贴外,还应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五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办好安乡农业科技报,乡村两级应及时发送到户;农业部门要加强与县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办好农村天地电视节目(目前安乡电视台发射功率有待提高);县乡农业部门要搞好高产创建和办点示范,组织现场观摩;广大农技人员要多进村入户,开展临田指导,把办公地点搬到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成果留在农民家。 第二篇: 关于对我县农业投入的调查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我
16、县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7月中旬,县政协经济委在于春华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调研组成员先后到灵溪、龙港、桥墩、马站等镇,走访了日月潭农庄、油茶基地、四季柚基地、钱通现代农业休闲园等10多个现代农业项目基地,听取了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的工作汇报,并召集部分乡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座谈。7月下旬,先后到山东寿光、栖霞等地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2023年起,我县历经5年时间现已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一是马站现代农业综合区,于2023年底通过省级验收,总面积约4.6万亩,涵盖农业和海洋渔业;二是沿江现代农业综合区,于2023
17、年底通过省级验收,总面积9.04万亩,涉及桥墩、灵溪、龙港等乡镇,涵盖农业和林业。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初见规模。我县目前已形成九大特色产业基地:一是番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灵溪、龙港、马站、藻溪等乡镇,2023年种植面积3.94万亩,总产量24万吨、总产值8.4亿元;二是四季柚基地,主要分布在马站平原,种植面积1.1万亩,2023年总产量6948吨,总产值7000多万元;三是杨梅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藻溪、马站等乡镇,种植面积1.78万亩,2023年杨梅总产量1331吨,总产值2298万元;四是葡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马站、灵溪、钱库、龙港等乡镇,种植面积2700亩,2023年实现产量
18、1995吨,产值2980万元;五是茶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及鹤顶山茶区,面积2.52万亩,2023年实现茶业总产量870吨,总产值6650万元;六是中药材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马站等地,种植有黄栀子、太子参等,面积1.57万亩,2023年实现总产量2316吨,总产值6485万元;七是特色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矾山、马站山区、半山区乡镇,主要以发展羊、牛、兔等节粮型草食动物为主,2023年底肉牛存栏0.41万头、羊存栏3.3万头、兔存栏7.6万只;八是油茶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矾山、马站等地,面积3.5万亩;九是毛竹基地,主要分布在莒溪、桥墩等地,面积2.9万亩。九大基地一年为农民创收十
19、几亿。 (三)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建设初显成效。我县目前共建成和投入营业的休闲观光农业园13个,直接从业人员521人,累计投资1.35亿元,2023年共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年产值1.8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2023万元。目前主要以农业采摘型,如钱库喜丰葡萄庄园、马站中魁四季柚休闲观光园、岱岭富源早熟柑精品园;农业旅游型,如日月潭农庄、龙港梦江南休闲观光园;农家乐型,如灵溪鲜城有机农场。 (四)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在耕地面积50亩以上的734个行政村组建了土地合作社,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出台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及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补助和
20、奖励;不断完善形成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2.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16%,其中规模经营面积(20亩以上)达16.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6.1%。二是创新生产机制。自2023年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共实施农技推广项目267项,建立示范基地413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691项。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已有19个乡镇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省市级验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
21、产业的低、小、散状况,粗放的经营方式状况,无序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首先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再者,扶持政策多变,2023年开始,中央和省资金不再支持油茶发展,油茶产业面临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未安排资金用
22、于毛竹、马蹄笋造林,影响林业产业提升。 (二)土地问题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受国家农保政策限制和我县耕地农保率高等原因,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很难落实,部分种粮大户及合作社无法落实配套用地,建设农机仓库及烘干场所等功能设施,番茄大户不能建设初加工整理场地等。如马站昌蒲葡萄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000亩,但是一直没有配套设施用地;日月潭农庄食宿等配套设施用地,也迟迟未能解决。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部分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会改变土地承包政策,难以实现集中连片流转,如日月潭农庄内,至今还有部分土地没有流转,农民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影响农庄的整体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从产业结构
23、上看,农业规模化以从事种、养殖业等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全县农业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整体效益不高。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 (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骨干企业还为数不多。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396家,总数占全省第一,但市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3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
24、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本村本组的小打小闹阶段,知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带动力不强。如我县马站四季柚在我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全省的影响力不高。我县的茶业品牌较多,但在全省知名度与周边县市区有很大的差距。 (五)科技支撑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乏,部分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仅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二是政府扶持的力度和精准度不够。三是科研方面存在无人员、无资金、无机构的现状。新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多措并举,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机制。为现代农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篇 关于 我县 农业 投入 调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