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docx





《不懂就要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懂就要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不懂就要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使用工具书或根据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汉字,掌握2个多音字,积累有新鲜
2、感的词句,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 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 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 可是在很久以前,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 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 常识提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东京
3、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孙中山是怎样学习的呢?让我们听读课文,了解一下。注意:在听的时候,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画出新鲜感的词句。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有些还比较难,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带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 3、去掉拼音,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 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 6、开火车读准字音,也可以开火车组词。 7、刚才在听读和自读课文时,你画出
4、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 8、老师找到了这些词语,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你可以说一下词语的意思或者是造个句子。 出示词语: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咿咿呀呀连连点头私塾戒尺 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解释或造句。 四、读文见义 导学:读了课文,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自读。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读出你的情感来。) 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背”的用法。 2、课文中具体写孙中山读书
5、的情况的是哪一部分?圈出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读书流程图。 孙中山背诵学过的功课。 先生圈出要学的新内容。 先生教读要学的新内容。 孙中山回座位练习背诵。 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怎么样?枯燥乏味。 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圈”的意义和用法。 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孙中山有没有放弃学习?他学得怎么样? 预设: 从“先生听了,连连点头。”“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等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勤奋好学。但是孙中山学得不明白糊里糊涂。根据上下文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4、面对这种糊里糊涂的情
6、况,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相关内容。 预设: 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做: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5、对于孙中山的做法,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应?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小组讨论: 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向老师问问题很可怕吗?同学们到底在怕什么? 预设:戒尺,以前做错事或者不会背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 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6、听到孙中山的问题,先生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7、?” 朗读句子,重点读好动词和语言描写。必要时请几个同学演一演。 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会背,结果会怎样? 学生大胆发言。 7、最后的结果怎样?孙中山挨打了吗? 预设: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思考:孙中山没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因为孙中山学习勤奋,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8、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老师一开始不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重点思考关联词“既然就”的关系。 出示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是”“无论都”“因为所以”等四组关联词,看看哪一组可以替换文中的“既然就”。体会“
8、既然就”的因果关系。 9、同学们都不敢问,只有孙中山去问,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尤其读好最后一段孙中山的名言:“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并想一想这段话与题目的关系照应题目,点明中心。 五、能力提升 读书是有方法的。我们来想一想,读书都有哪些方法? 预设: 1、课文中的“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2、本文是略读课文,略读的意思就是了解大意,不必深究。 3、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大胆地去跟别人交流,也可以去问老师或者其他人。 4、读书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大胆地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也可以大胆地猜测故事的情节。遇到
9、不认识的汉字可以查看工具书。 5、你还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六、拓展阅读 快速阅读鲁迅的读书秘诀,回答问题。 1、阅读成果,鲁迅先生少年时用得到的金质奖章做了什么? 预设:卖掉奖章,买了几本书,买了一串红辣椒。 2、鲁迅先生靠什么度过寒冷的夜晚? 预设: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不懂就要问”,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
10、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 1学会1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生字词卡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12段。 学习重点: 1会读16个生字。 2会写“要、先、思、很”。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孙中山是我国的国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
11、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三、学习12段。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 2同座互相交流。 3指名回答。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孙中山背得这么流利,可课文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却一点也不懂,那孙中山会怎么做呢?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
12、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34自然段。 2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3学会“少、讲、于、气” 学习重点: 1学习34自然段。 2学会“少、讲、于、气” 学习难点: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学习34自然段。 过渡:面对不懂的问题,孙中山会怎么去做呢?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同座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 重点指导:孙中山为什么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问”? 4指导朗读孙中山的话。 5拓展训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朗读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
13、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四个生字。 3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4重点字师范写。 5生描写。 板书:4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勤学好问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会本课“要、先、思、很、少、讲、于、气”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 1.小
14、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 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 教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 学习任务: a.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b.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c.先画出
15、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d.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如:可以一人负责教生字的读音,一人负责介绍识记生字的方法并组词,一人负责领读带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负责指导朗读整段话。 e.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各组轮流上台,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其中一段。 a.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各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b.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思”是平舌音,“很”是前鼻音,“着(zhe)、要(yao)、背(bei)”
16、是多音字。“着”是轻声。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认识“心字底(心)、双人旁()、言字旁(讠)”。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 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2.小组合作学习本组选择的段落之外的三个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 1.同桌练读;各组练读。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正确、流利。 2.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创设情境,做“摘果子”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五、指导书写,重点:“要、很”。 1.学生观察范字,然后分别描红,再试写一个。 2.对照范字评一评。选择出现问题较具普遍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对照范字评议。 3.教师范写,
17、提示要点:“要”字下部的“女”中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以下,写得稍长。整个字形的特点是形态稍长、上窄下宽; “很”是左窄右宽的字,第七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练习。 六、布置作业 1.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2.想一想:孙中山提问的时候害怕吗?那他为什么还要问?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 2.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学堂教与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懂 就要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