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2022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1、了解带圆的物体会滚动的特性。2、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滚动路线,并尝试记录。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物品:罐头、杯子、球、纸盒、方便面筒、积木等。2、幼儿座位前面地上贴点,标有“”“”的两个筐,赶“猪”棒2根。3、大记录纸一张,小记录纸人手一张活动过程:一、探索哪些物体会滚动在活动室里散放着纸杯、茶叶筒、球、塑料盒、积木等各种物品。1、玩一玩,分一分(操作一)T:小朋友看,地上有什么?请你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会滚动,把它找出来,放到打“”的筐里,不会滚动的放到打“”的筐里(过会收掉)。2、幼儿操作,集体检验结果(
2、请两名幼儿来检验)。3、认一认,各形体(圆柱体,球体,丰富“圆锥台”)T:会滚动的东西里面可以分成几类?它们是什么形体?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一头大一头小的叫圆锥台。4、T: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滚动?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结:它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是圆的,圆的东西没有角,所以会滚动。二、游戏“滚进球门”,探索不同物体的不同滚动路线,并记录。1、T:你知道这些圆柱体、球体和圆锥台它们的滚动路线是怎样的?(自由讨论)我们通过游戏“滚进球门”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2、玩法介绍:两人面对面,一人分开双脚做球门,一
3、人滚动物体进球门。集体听老师口令“123,滚”,注意提醒幼儿观察物体滚动路线。第二遍交换。3、幼儿游戏“滚进球门”(操作二)4、集体交流游戏结果T:你在玩这些东西时,有没有都滚进球门?(没有)你遇到了什么困难?T:为什么圆锥台滚不进球门?(圆锥台一头大一头小,滚动的时候会转圈。)结论:原来圆锥台滚动时会转弯,不能滚进球门,而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三、游戏“赶小猪”,探索圆柱体和球体滚动时哪个更灵活?1、师一手拿圆筒,一手拿皮球T:我们知道了圆柱体和球体都能滚进球门,那你知道它们滚动时谁更灵活吗?让我们通过游戏“赶小猪”来找到答案吧!2、出示“赶猪棒”,介绍游戏玩法T:这个游戏需要三个人合作
4、,两人做小树,一人分别赶“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绕过“两棵小树”。看看谁先到达,谁就灵活。3、请两组幼儿游戏,其余幼儿观看结果。(操作三)4、集体交流,得出结论。T:你觉得“皮球小猪”和“圆筒小猪”,谁更听话,更容易赶?(皮球)为什么“皮球小猪”好赶,“圆筒小猪”难赶呢?小结:我们赶圆柱体时,它只会往一个方向直直地滚去,转弯时不灵活,而皮球可以向四面八方任意地滚动,很灵活,很听话。T:你们说球体的滚动路线是什么样的?圆柱体呢?(四面八方、直直的)5、出示大记录纸,带领幼儿完成记录表T:玩了这么久,我们赶紧把它们的滚动路线记录下来吧!老师这里有一张物体的滚动路线记录表,我们来看看。T:你能看
5、懂这些标记吗?谁来记录?总结:原来圆柱体的滚动路线直直的,圆锥台会转弯,球体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四,延伸活动1、T:今天,我们玩了这么多会滚动的玩具,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他们滚动的路线不同。平时在家,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会滚动的东西?它们滚动的路线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回去玩一玩、试一试,把它们滚动的路线记录下来,明天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看好不好?2、每人发一张记录纸,回家记录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生于幼儿的兴趣,设置游戏情境,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教师适时指导、提升为辅线,充分激发了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提高了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
6、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做中学、玩中学,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设计意图: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
7、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活动准备: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活动过程: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
8、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三、说说我的发现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
9、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活动延伸: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活动反思:这次活动主要是
10、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2、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活动准备:课件、蜻蜓和母鸡生宝宝的多媒体课件、红、绿彩带、小红旗若干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
11、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1.观看蜻蜓的课件。(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件,(卵幼虫蜻蜓)(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课件:蝴蝶、苍蝇、蚊子)(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2.观看母鸡的课件。(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课
12、件(母鸡鸡蛋小鸡)(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卵生。(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2)、出示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3)、出示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
13、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4)、发散性思考:出示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四、出示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
14、必胜,耶。绿队:绿色绿色,健康快乐!耶。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五、活动延伸: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与好奇。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知道了它们的成长过程。在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操作中验证。与幼儿
15、互动将幼儿的经验提升。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设计意图幼儿以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总停留在“听大人说”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切身的体验。通过亲手制作“菊花酒”,幼儿在观察、探索中体验传统节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意义更加深刻。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2、能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了解酒文化。3、通过认识、交流并制作菊花酒,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菊花酒的来历及制作过程。难点:合作加工制作菊花酒。活动准备1、制作菊花酒的ppt课件。2、用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煎煮好半成品的一份。3、已制作好的菊花酒、空酒坛、稻草和布块。4、各类酒一小瓶(白酒、黄
16、酒、红酒等)、白开水、白醋。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出示各种酒水,请幼儿利用感官分辨出菊花酒。1、教师介绍准备的物品。师:小朋友这些杯子里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有白开水、白醋还有酒,你们能分辨出哪些里面装的是酒吗?2、请幼儿找出装着酒的杯子。3、引导幼儿从装酒的杯子中分辨出菊花酒。二、探索部分。出示菊花酒,幼儿观察菊花酒。1、闻一闻,感知菊花酒闻起来是香香的。2、说一说,菊花酒和其它的酒有哪些不同?(幼儿:菊花的香味、颜色是淡黄色等)3、讲一讲,喝菊花酒的风俗。(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酿制的,放至第二年九月九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能够延年益寿,从医学视点看,菊花酒能够明目、治头昏、降血压、补
17、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三、介绍制作菊花酒的各种材料。1、教师介绍各种材料,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材料是怎样制作成菊花酒?(1)逐一介绍各种材料:菊花、糯米、酒、生地黄、当归、枸杞。(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菊花酒?(幼:把菊花瓣摘下来,放到酒里面、将所有东西洗干净都放到酒里面。)2、教师出示煎煮好的半成品,幼儿探讨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师:这些半成品是煎煮好的糯米和洗干净的菊花,你们猜一猜制作时是先放哪一样呢?(幼:先放酒、先放菊花、先放糯米。)四、播放ppt,介绍制作菊花酒的过程。1、教师播放ppt,了解菊花酒制作方法。(1)将菊花、生地黄、
18、当归用水清洗一下,放入锅中加满水,煎煮半小时后,过滤掉渣取汁。(2)将糯米加适量水煮到半熟,沥干后加入第一步骤的药汁蒸熟。(3)将蒸熟的糯米药汁混合适量酒曲,装入酿菊花酒的瓦坛中,用稻草或者棉花围住瓦坛来保温发酵,直到菊花酒能闻到甜味,即可饮用。2、请幼儿模拟制作菊花酒。五、操作部分。师幼共同制作菊花酒。1、分组进行制作。(1)出示已煎煮好的糯米和药汁,幼儿将糯米药汁和酒充分搅拌混合。(2)将菊花酒混合物导入酒坛中,用布和稻草将在酒坛封裹。2、 请幼儿将观察记录贴在封存后的菊花酒坛上。(分时段进行观察并记录酒的变化)活动反思本次教育活动教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在操作中教
19、师能抓住时机,注重观察,捕捉到幼儿瞬间的问题,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其得到满意的答案。幼儿能感受到制作和合作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童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欲望与冲动,可能对儿童将来走向科学之路产生神奇的影响。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活动准备: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粉笔。2.匹配图片8幅:鸟、飞机;鸭、小船;鱼、潜水艇;蝙蝠、 雷达。3.锯子一把,奖牌若干,故事挂图两幅。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
20、点。1.出示茅草,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用放大镜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笔上划一划,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2.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讨论:你发现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茅草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3.有的小朋友发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4.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5.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二、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1.出示挂图,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附后)。2.提问:鲁班发明了什么?(
21、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来源;网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3.出示匹配图片,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连线匹配。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鸟会飞,鸭会游,蝙蝠会使用超声波,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它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飞机、船、雷达和潜水艇。三、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1.教师说出一种人造物,请幼儿猜一猜它是受哪种动物的启发
22、而发明的。说对的小朋友将戴上美丽的奖牌。渔(蜘蛛网)。母子雨衣(袋鼠)。电鼻子(猎狗)。脚蹼(蛙蹼)。迷彩服(动物保护色)。2.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活动延伸:在科学角中提供各种动、植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同时准备一些奖牌,以便随时奖励“小小发明家”。附鲁班造锯古时候,有个聪明人叫鲁班。不但会盖房子,会造桥,还会制造工具。有一次,鲁班要建造一座大宫殿,他和徒弟们带着斧头去南山伐木。用斧头砍树,又累又慢,砍了十几天,木料还是远远不够,鲁班心里十分着急。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大班 科学 优质课 教案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