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三篇.docx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三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三篇第一篇: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
2、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
3、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
4、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
5、能向电能转化的 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第二篇: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
6、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
7、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
8、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9、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一、*导课 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大家可以看到飞船卫星都有一双巨大的像翅膀一样的太阳能帆板,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大家有没想过当飞船运行到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区域时,电能从何而来呢? 视频:工程师的解决办法 二、民主导学 根据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并阅
10、读课本7980页,解决以下问题: 1、放电: 2、电解(定义): 3、电解池: 4、电解池的构成要素: 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但会不会影响电解水的反应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回答这个问题。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 1、写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3、预测电解产物,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记录: 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和试剂,证明你的猜想。实验现象与你的猜想一致吗?你有新的结论和思考吗? 实验现象 电极反应及反应类型 阳极 阴极 电解CuCl2 的总反应 结论 1、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2、阴、阳两
11、极电极反应是什么? 3、你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能量转变 反应能否自发 三、检测导结 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 ABCD 2下列有关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阴极移动,阳离子向阳极移动。 C.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3.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有()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教学 案例 分析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