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7新教材】.pdf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7新教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7新教材】.pdf(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 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第 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八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每周 9 节 总授课 180 节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节数 节数 时间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第 1 2 3 周 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 1 消息二则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3“飞天”凌空 4 一着惊海天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2 2 2 2 2 第 4 5 6 周 第二单元 阅读 5 藤野先生 6 回忆我的母亲 7 列夫托尔思泰 8 美丽的颜色 写作 学写传记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则
2、不立 2 2 2 2 2 2 第 7 8 9 周 第三单元 阅读 9 三峡 10 短文二篇 11 与朱元思书 12 唐诗 5 首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名著导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2 2 2 2 2 2 2 第 10周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 9 第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语文 教学 班级 八年级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每周 节数 9 节 总授课 节数 180 节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时间 单元 教 学 内 容 计划节数 实授节数 第 11 12 13 周 第四单元 阅读 13 背影 14 白杨礼赞 15 散文二篇 16 昆明的雨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 我
3、们的互联网时代 2 2 2 2 2 2 第 15 16 17 周 第五单元 阅读 17 中国的石拱桥 18 苏州园林 19 蝉 20 梦回繁华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口语交际 名著导读 2 2 2 2 2 2 第 18 19周 第六单元 阅读 21 孟子二章 22 愚公移山 23 周亚夫军细柳 24 诗词五首 写作 综合性学习 2 2 2 2 2 2 第20周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及考试 9 1 消息二则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3.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八年级上
4、册语文(全册)教案 4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第 1 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重点)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重难点)一、导入新课 1949 年 4 月 21 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 提问 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提问 2:参看课文批注
5、,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
6、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提问 3: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提问 4: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目标导学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 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抽生朗读,大家评议。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
7、战的赞美。提问 6: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提问 7: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
8、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激情朗读课文。三、板书设计 我三十万大军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 胜利南渡长江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英勇善战(标题)主体 时间: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 进军迅速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渡过长江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 2 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内容及结构特点。(重点)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详略得 当、叙议结合的特点。(难点)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会的
9、奇闻趣事的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另一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新闻,整体感知 提问 1:快速朗读新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 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提问
10、2:再读新闻,理清新闻的六要素。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而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提问 3: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从“
11、二十日夜起”至课文最后。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至“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至课文最后):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研读思考 提问 4:分组讨论: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明确: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两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详写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提问 5: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明确:中
12、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不仅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而且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目标导学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提问 6: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生甲: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明
13、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生乙:例句:然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明确: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和“打垮”;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切断”,说明我
14、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生丙: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用词恰到好处。提问 7:请学生就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分析。生甲:“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生乙:“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
15、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三、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中路军首战告捷 叙 (略)衔接紧密 西路军所向披靡 叙议结合 (详)过渡自然 东路军遭遇抵抗较为顽强 叙 (详)结构严谨 语言特点 1.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 2.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可取之处 课堂中,落实了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明确了“六要素”和新闻结构,强化了对导语的解析及新闻的语言品味,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不足之处 对于新闻这种文体,学生刚刚接触,特别是对新闻的结构特点,大多数学生
16、不容易把握。而第 1 课时的节奏过快,不利于学生的理解。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1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 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2了解伦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的胸怀。一、导入新课 2015 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明确:时间:1901年 12月 10日;
17、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提问 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标题和导语并明确主体,思考:导语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提问 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提问 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
18、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提问 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示例: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 X 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 X 射线。提问 6: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明确: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 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板书设计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得主 领域
19、成就 伦琴 物理学 X 射线 范托夫 化学 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 血清疗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可取之处 重视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语句,梳理情节到正、侧面描写的分析,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 阅读能力。不足之处 对于文章中描写吕伟起跳这一部分的动作描写,很多学生都从不同细节中读出了吕伟精湛的技法,但由 于时间原因,未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评价。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味、批注等多种
20、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中国姑娘吕伟从 10 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中国姑娘那“飞天”之美。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把握内容,体会写法 普吕多姆 文学 诗歌创作 迪南 和平 红十字会 帕西 和平 各国议会联盟 科学 进步 和平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提问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提问
21、2: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 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明确: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只是瞬间的事,想要解说清楚十分困难,所以,作者采用了动作分解的写作技巧,把完整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为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精彩地再现了跳水的全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一般。提问 3:课文标题是“飞天”凌空,能不能只写吕伟跳水这一部分内容,把其他内容删去?明确: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目标导学二:品读课文,把握情感 提问 4:默
22、读并批注,体会吕伟跳水 动作的“飞天”之美。明确:可从选词、修辞手法、写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感受。示例:“轻舒”“举起”“一蹬”“飞去”四个动词,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 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这里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写出观
23、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赏。这样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提问 5:细读课文,说说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多媒体显示: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 11 月 24 日电 11 月 24 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 10 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 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 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
24、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 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 9 届亚运会 10 米跳台跳水赛金牌。提问 6:请仔细阅读上面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和课文的异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闻特写各自的文体特点。明确: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异:这则消息侧重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
25、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由此可见,消息和特 写的共同点是:简要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是:消息往往则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小练笔:学习课文的写法,选择发生在学校的一件事,写 一篇特写。三、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可取之处 重视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语句,梳理情节到正、侧面描写的分析,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之处 对于文章中描写吕伟起跳这一部分的动作描写,很多学生都从不同细节中读出了吕伟精湛的技法,但由于时间原因,未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评价。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通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新教材 新版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2017 新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