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粮食仓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仓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资料 粮食仓储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 1.1 项目名称.1 1.2 承办单位.1 1.3 项目构成.1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 1.5 项目提出的背景.2 1.6 编制依据.4 第二章 市场初步预测.5 2.1 概况.5 2.2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6 2.3 粮食储藏发展方向.9 第三章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3 专业资料 3.1 产品方案.13 3.2 产品生产规模.13 第四章 技术规范.14 4.1 粮食储藏技术规范.14 4.2 粮食熏蒸药剂管理办法.27 4.3 放心粮食生产技术规则.28 第五章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32 5.1
2、 粮食平房仓分类.32 5.2 工艺.32 5.3 通风.33 5.4 熏蒸.34 5.5 建筑设计.34 5.6 荷载与效应组织.39 5.7 结构设计.39 5.8 消防设施.42 5.9 电气与粮温测控.42 第六章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43 6.1 主要原辅材料需求量.43 6.2 供水.43 6.3 供电.43 6.4 其它建筑材料.43 第七章 建厂条件及厂址和厂区布置方案.44 专业资料 7.1 厂区条件.44 7.1 选址及厂区布置方案.44 第八章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45 8.1 公用工程.45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46 9.1 环境保护.46 9.2 安全卫生.
3、46 第十章 节能措施.47 10.1 节能意义.47 10.2 节能设计依据及标准.47 10.3 节能设计原则.47 10.4 能耗指标分析.48 10.5 节能措施.48 10.6 节水措施.48 第一章 项目实施初步方案.49 11.1 项目实施计划.49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0 12.1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50 12.2 资金筹措.50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51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52 14.1 结论.52 专业资料 14.2 建议.52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5.6 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 2、项目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食品工业园*制粉
4、有限责任公司院内。3、项目类型:扩建 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 3300 万元,建设仓储能力达 5.6 万吨粮食。(2)建设内容 建设粮食仓库 5 栋建筑面积 10488 平方米及配套工程;添置自动化输送设备、清理设备、检测设备等 46台套。5、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 3300 万元,其中建设单位自筹 1800 万元,银行贷款 1500 万专业资料 元。1.2 建设单位情况 1、建设单位名称*县*制粉有限责任公司 2、法定代表人:3、企业性质:民营 4、主管部门:*县商务局 5、单位概况:*县*制粉有限责任公司,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粮食 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先后投资了淮北市康桥面粉有限公司、北京政浩天 科技开发中心,现已形成了拥有三家子公司和一个科研开发中心的新型农产 品深加工重点龙头企业,目前,集团拥有二条瑞士布勒面粉生产线和二条 食品生产线,日处理小麦 2000 吨以上,年生产能力达 50 万吨以上,企业 总资产超过 1.6 亿元,企业银行信誉等级 AA 级。公司顺利通过 ISO9001:2000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面”称号,2006 年“淮鲁”牌面粉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 标”。公司秉承“创造精品,追求满意”的企业精神,公司从完善粮食 产业、产品品牌、和产业服务三大体系入手,注重产品质量
6、和品牌开发,新开发的“亿赢”牌系列面粉,全部通过了包装设计和商标注册。*县*制粉有限责任公司,产销量和企业竞争能力跃居安徽省农产品深加工行业 的前列,公司连续 5 年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以 20 和 25 的速度逐年递增。*县*制粉有限责任公司占地 106 亩,年产优质面粉 25 万吨,挂面 5 万吨,粮食仓储等公共设施占地 59 亩,现有粮食仓储建筑面积 3100 平方 米,储存粮食 1.8 万吨。*县*制粉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管理机构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 负责制,公司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营销部、采购部、人力
7、资源部、综合 服务部等七个职能部门。专业资料 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项目建设总投资 3300 万元;其中仓储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及其 它配套工程等固定资本投资 3000,铺底流动资金 300 万元。(2)年均利润总额 450 万元;税金 210 万元;(3)年均投资利润率 15%;(4)投资回收期 6.5 年(税后,含建设期);(5)财务内部收益率 14.3%。1.4 项目提出的背景 1.4.1加强粮食管理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且供给弹性与需 求弹性不均衡。粮食的消费具有很强的刚性,人们不会因为粮食涨价而少 吃粮,也不会因为粮价下跌而多吃粮。与之相反
8、,粮食供给弹性相对较大,其供给会随着价格的波动而急剧波动。另一方面,粮食生产的自然风险与 市场风险相互交织。自然条件的经常变化必然导致粮食生产总是处于频繁 的波动之中,特别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导致生产者收入的剧烈减少。由于 粮食的供给形成周期特别长,利用市场机制,依据现行市场价格来调节其 生产量和生产结构,存在时间差和滞后性问题,这就可能导致生产供给量 偏离供需平衡量,从而造成市场风险。因此,政府的调整就显得必不可 少。1.4.2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适当增加储备规模。一是要适当扩大中央储备粮与省级储备粮规模,并建立完善市、县级 地方粮食储备。中央储备粮要逐步达到 1000 亿公斤以上的水平。主产
9、区省、市、县级储备粮规模要达到 3 个月销量以上,主销区省、市、县级储备粮 规模要达到 6 个月销量以上。二是要继续搞好粮库建设。要按照“相对集 专业资料 中、调度便利、有利轮换、储存安全”的原则,合理布局。要继续以国家 投资建库 为主体,加快国储库建设,同时鼓励社会投资建库,增加仓储容 量,改善仓储条件,降低储粮损失。三是要健全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各级 储备粮应根据粮权分别由相应政府委托粮库(或其他企业)代收、委托保管,实行委托代理制度。政府要加强对储备粮的监管,并确保储备粮的收购、保管等各项费用及时足额拨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储备粮入库、保管、出 库、实物台帐、财务、统计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逐步
10、建立科学、规范的管 理体系。粮库要严格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粮食储藏 技术规范,在预测各种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储备粮 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四是要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要按照推陈储新、调 控市场、降低费用的原则,在确保一定库存量的基础上,组织国家各级储 备粮按期按比例轮换。要进一步完善储备粮定期轮换制度,规范轮换程序、严格轮换纪律,保证轮换入库粮食的质量,切实做好推陈储新工作,确保 各级储备粮随时调得动,用得上。另一方面,要发挥民间储备粮的“削峰”作用,鼓励民间增加粮食储备。民间粮食储备是维护粮食安全的有效“缓 冲剂”。要引导城镇居民适当储粮,防止因市场供求变化而
11、集中采购,人 为引发抢购风;要鼓励农民适当储粮,鼓励农民留足口粮和种子粮,适当 储备饲料粮。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业和加工业;要支持社会储粮,鼓励社会参与粮食储备和经营,增强社会对粮食的吸纳 能力和平衡能力;要培育粮食市场,形成高效运作的粮食市场体系,努力 通过市场及时规避粮食风险。1.5 编制依据 专业资料(1)项目主办单位关于编制项目可研报告的委托书;(2)粮食流通管理条例;(3)粮食储藏技术规范;(4)粮食储藏技术标准体系(5)粮食仓库管理办法(6)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7)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8)淮北市十一五发展规划(9)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中央农村工作
12、会议提出的保护 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精神。(10)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二章 市场初步预测 2.1 概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已超过 13 亿,其中农业人口占 70%。目前人均耕地仅 0.08 公顷,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32%,为美国的 10%。经过全国人民不懈的努力,以占全球可耕地面积 8%的土地,养活了占世 界 22%的人口,基本上解决了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谓创造了奇 迹。专业资料专业资料 然而,近期内我国人口平均每年增加 1500 万,而 1978 1999 年耕地 面积净减少了 458.7 万公顷,年均减少 28.7 万公顷,今后耕地面
13、积减少 的趋势仍将是不可逆转的。显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危机,并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尤其是国民经济 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必须引起粮食总量需求水平的相应增加。目前,我 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以工业为主体的转换基本完成,工业内部结构转换升级已经开始,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大家都知道,粮食是基础产业,粮食安全是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国政府都十 分关注粮食问题。粮食问题主要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藏、粮食加工流 通等。我国是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储藏
14、工作关系着军需民 食,也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兴仓储粮,并积累了丰富的粮食储藏管理经验。礼记王制篇“三年耕必有一年 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食安全储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全世 界每年粮食霉变及虫害等损失为粮食产量的 8%。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取 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 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2.2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 专业资料 我国粮食供应历史上曾长期短缺,粮食储藏条件较为落后。新中 国成立后,党
15、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粮食工作,上世纪末用国债资金 建设粮仓的决策,对粮食基础设施的投入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使我国 粮食仓储设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经过几代粮食人的努力,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及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1)粮食储藏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为了解决粮食仓储设施落后和流通效率 低等问题,我国逐步进入了大规模粮食储藏设施建设时期。1991 年确 定建设了 18 个机械化粮库,建设总仓容 100 万吨。1998 年以来,国 家加大了投资力度,安排 343 亿元国债资金,分三批建设了 1100 多个 粮库,新增仓容 500 多亿公斤,同时新配套的技术设
16、备也上了一个新 的台阶。这是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建设内容最全、采用先进储藏科技最广泛的一次,进一步完善了全国 储备粮库布局,实现了我国粮食储藏、运输、管理、技术的跨越式发 展。截至 2008 年底,全国共有粮食储藏企业 1.9 万户,拥有 10 万吨 以上仓容能力的大型库点 423 个,有 1199 户企业拥有专业铁路线,有 969 户企业拥有专用码头。全国共有专用运输车辆 5700 余辆,船舶 66 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已基本形成一个以港口库为龙头、以中转和储备库为骨干、以收纳库为基础的粮食储藏设施网络,初步 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粮食储备体系。(2)新
17、技术及新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适应粮食储藏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一批自主开发、先进实用 的粮食储藏专用新技术、新装备,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产业化应用,大 大提升了我国粮食储藏技术水平。1998 年以来,以环流熏蒸、谷物冷 却机、机械通风和粮情测控为代表的“四项新技术”广泛应用,大大 提高了储藏技术管理水平。2008 年底,全国有 16910 万吨仓房实现了机械通风;有 12575 万 吨仓容实现了计算机测温;有 9071 万吨的仓容配备了环流熏蒸设备;有谷物冷却机 751 台,并在高温、高湿地区逐步推广应用。全国共有 烘干设备 4382 套,烘干能力达 4.8 万吨/小时。较好地解决了粮食烘 干不均
18、匀、品质下降、重量损失过多等问题。此外,还研究开发平房 仓及浅圆仓散粮进出仓设备、浅圆仓装仓防破碎装置、粮仓气密技术、纳米保温材料、储粮害虫检索专家系统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储藏水平,保证了粮食品质,降低了储粮损失,确保了储 粮安全。(3)粮食储藏管理形成较为规范的模式 我国粮食储藏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 是企业储存,四是农户储粮。从整体情况看,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的设施 设备、储藏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较高,企业特别是农户的粮食仓储状况较 差。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按照国务院颁发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要求,在“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
19、用得 上”思想的指导下,制度日趋完善,规范化的管理也为粮食储藏起到了示 专业资料 范作用。管理方式除中央直属库储存外还实行了中央储备粮代储方式,对 承储企业实行了资格认证。(4)粮食储藏技术标准规范逐步完善 我国十分重视与粮食储藏管理、储藏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先后制定实施了粮食储藏技术规范、国家粮食仓库管理办法、“四 无粮仓”和“四无油罐”评定办法、国家粮食仓储设施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储备粮食“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规定、磷化氢环流熏蒸 技术规程、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粮情测控系统和谷物冷却机 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等。特别是注重了粮食储藏精细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 标准规范编制,如正在编
20、写粮食仓储企业规范化评定体系、粮食储藏 标准规范体系,使储藏工作在今后纳入更加规范的轨道。粮食储藏相关 技术标准、规程的发布,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储藏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 提高。2.3粮食储藏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粮食储藏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确保 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需求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新 的要求,还需要我们继续做出艰苦的努力。(1)加强粮食储藏的规范化管理 要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粮食储藏管理的“粮食储藏标准规范体系”、“粮 食储藏
21、科学管理体系”、“粮食储藏规范化企业评定体系”和“储粮生态系 专业资料专业资料 统理论体系”。加强粮食储藏开放、创新的行业管理,加强规范精细的企 业管理和科学先进的技术支撑,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规范的操作 和管理程序,提高粮食储藏品质,保障粮食储藏安全。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的要求,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储藏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以提高粮食安全管理水平 和品质提高为重点,发挥行业管理优势、设施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提高整个粮食行业的管理水平。(2)强化技术创新意识,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之路 开展粮食储藏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先进适用新技术
22、、新产品、新装备的 探讨、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储粮”和“生 态储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品质、营养、口感等提出更 高要求,社会环保方面也有迫切的要求,今后粮食储藏要认真落实以人为 本,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理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储运、绿色消费”。要重视“储粮安全学”的创新,研究探讨储粮安全学理论,构建储粮生态 系统安全技术控制体系,从危害储粮安全因子分析开始,抓住关键控制点,实施必要控制和管理措施,注重从控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等储粮生态 因子入手,更多地采用“绿色”“生态”的储粮新技术措施
23、,从管理、成 本、效益、环保及社会学等多方面考虑,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控制,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之路,切实实现储粮安全。专业资料 (3)重视农户储粮的技术开发及指导,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发适用于农户储粮的成本适宜、效果良好的新型技术 和装具,推广适合农村使用的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减损 及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加强指导和示范;探索“代农储粮”、“助 农储粮”等新的惠农储粮措施。(4)加大投入,提高仓储设施的整体水平 粮食仓储设施的状况是决定粮食储藏效果的重要基础。我国粮食储藏 状况之所以总体良好,主要是受益于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对粮 食仓储
24、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了储粮安全。但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粮 库待报废和需大修的仓容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达3469万吨,且1998年以 前所建仓容占总仓容主要部分,达 61.2%,存在储粮安全隐患。从长远考 虑,为保证正常储粮需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和地方每年安排投资 计划时应将粮库建设与维修改造内容纳入,进行必要的资金安排,既要包 括预算内投资,也要包括银行贷款。同时,也要鼓励社会各类涉粮企业进 行的粮库建设,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粮食仓储设 施建设和维修改造的投入,提高仓储设施的整体水平,保证每年粮食仓容 建设及维修规模不小于待报废和需大修的仓容的数量。(5)建立粮食安全
25、生产长效机制,确保粮食储藏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政府承担监管 责任,企业负责事故责任,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构建部门 指导和监管有力、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的粮食安全生产新格局。(6)加速以“四散”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提高粮食 储运效率 专业资料 通过加速粮食“四散”化和信息网络化项目建设,减少粮食流通环节,优化粮食流通节点,提高我国粮食储运整体效率,规范粮食流通秩序,降 低成本,增 加效益,减少粮食损失,保障粮食安全,努力建立我国粮食储 运现代化体系。(7)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引进先进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经验 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粮食 仓储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