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pdf
《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pdf(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程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2008-01-31 12:36:13|分类:北师大版教案|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学期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第一周 2、13-2、18 期始教育、一、元、角、分与小数 买文具 1 1 第二周 2、19-2、25 货比三家 买书 第三周 2、26-3、4 寄书 森林旅游 机动 第四周 3、5-3、11 二、对平移和旋转 1、轴对称图形 2、镜子中的数学 第五周 3、12-3、18 平移和旋转 欣赏设计 机动 第六周 3、19-3、25 三、乘法 找规律 住新房 第七周 3、26-4、1 电影院 练习一 整理与复习一 第八周 4、2
2、-4、8 旅游中的数学 复习机动 第九周 4、9-4、15 四、面积 什么是面积 量一量 第十周 4、16-4、22 摆一摆 铺地板 第十一周 4、23-4、29 练习二 复习机动 第十二周 4、30-5、6 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7-5、13 五、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分一分(二)第十四周 5、14-5、20 比大小 吃西瓜 第十五周 5、21-5、27 练习三 整理与复习(二)第十六周 5、28-6、3 六、统计与可能性 比一比 猜一猜 第十七周 6、4-6、10 体育中的数学 复习机动 第十八周 6、11-6、17 总复习 第十九周 6、18-6、24 总复习 第二十周 6、25-7、
3、1 总复习 根据本册教材主要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各种专题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看情境、找信息 在专题学习中,由于情境基本上采用图、表、文字与数字构成一种贴近生活实际的呈现方式,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即已知什么,不妨把这一过程概括为“看情境、找信息”六个字(二)看问题、找方法 在看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即关键概念),明确关键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情境中的已知条件,去多方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加以比较,找出最佳方法。(三)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从事这些专题的问题解决活动外,还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希望教师与时俱进,发挥创造性,充分利用和挖掘本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结合当时或当地的新资源开拓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挑战性问题,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问题的本质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将总复习中的相关练习穿插在各个单元中使用,不宜放在最后集中练习。(四)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由于本册内容为“实践与综合应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例题、讲解、练习为主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更多地采用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班级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5、。强调学生动手做,并要对活动过程(探索的方法、成功与失败处、小组合作中参与的主动性、多角度思考、创造性思维等)和结果(准确性和合理性等)进行反思。为了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并设计周密的活动程序(包括教师如何组织、指导、参与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活动)。(五)注重学生人人做数学 要求学生人人动手算、动手画、动手折、动脑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去,并从中获得新知,理解新知,掌握技能和方法。教师运用对话方式进行教学,要克服偏重于与少数学习能力较强、反应较快学生个别对话的倾向,同时要注意对话的实效性,要掌握好对话教学的总的时间。一般来说,一节课中对话教学不宜超过分
6、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人人做数学。买文具 教学内容:课本 P2P3 教学目标: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难点: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具:挂图、“附页 1”图 1。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玩中学 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
7、价中的数分成两类。铅笔 0.50 元 尺子 1.06 元 笔记本 3.50 元 书包 45 元 水彩笔 16.85 元 钢笔 8.00 元 文具盒 12 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说说这组数有什么特点。说明像 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小讨论:小
8、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 3.50 元写成 0.35 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试一试。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学中做 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 1 题。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 20 元的人民币与一枚 5 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 3 题。总结。教后小结: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
9、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 多种数学活动中学习 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课本 P4P5 教学目标: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学期开始了,丽丽要为自己买一个新的铅笔盒,请同学们帮助她选一选,哪家文具店的最便宜。二、玩中学。设立情境,复习旧知作铺垫。出示主题图,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读一读各种文具标价牌上的文具价格。借助问题探究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发展
10、数感。(1)思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2)自主探究比较 4.9 元与 5.1 元大小的方法。(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独立思考比较方法。)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a4.9 元4 元 9 角,5.1 元5 元 1 角。b5.1 元比 5 元多,4.9 元比 5 元少。c以小数点为中心,4.9 元小数点前是 4,5.1 元小数点前是 5(3)组内交流比较方法后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提出新问题,延长知识点。根据主题情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大家试着解决。试一试。完成“试一试”的两道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与同伴检查完成情况
11、,每人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学中做 完成“练一练”第 1 题。反馈评价时说说如何比较 0.05 元与 0.50 元、6.00 元与 6.0 元的方法,说说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做中得。完成“练一练”第 3 题。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一步明晰比较三个数大小的策略与相应的步骤,并能对策略与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五、总结。教后小结:从身边的场景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比较,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正如选择适合自己的购物渠道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买 书 教学内容:课本 P6P7 教学目标: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
12、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旧知迁移导入。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花了 125 元,还剩下 13 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一起订正。玩中学。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花了 3.2 元。他又买了一本,花了11.5 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题,列出算式。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13、小组交流。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一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数做竖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全班交流,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试一试。完成第 1 题。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强调算理及算法。完成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完成第 3 题。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加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力。学中做。完成“练一练”第 1、2 题。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进行纠错。森林医生。完成“练
14、一练”第 3 题。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做中得。完成“练一练”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再汇报交流。第(3)小题要关注哪些学生用了估算解决问题。总结。教后小结:通过模拟购物情景,使学生能很快进入顾客角色,为结算购物所需,从而对小数进行加减,在计算小数加减时,让学生自己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进行优化,提炼:在计算小数加减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寄 书 教学内容:课本 P8P9 教学目标: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
15、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玩中学。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学生自
16、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 1.6 元12.4 元。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完成“试一试”第 1 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完成“试一试”第 2 题。学中做。完成“练一练”第 1 题。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练一练”第 3 题。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将问题改为“小明带 40 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做中得。完成“练一练”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完成“练一练”第 5 题。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
17、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总结。板书设计 教后小结:森 林 旅 游 教学内容:课本 P10-P1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今天,我们要到一座美丽的森林去旅游,请同学们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出发。玩中学。森林食品店。同桌之间进行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18、明确游戏规则。根据游戏规则,同桌之间开始游戏。学生可以先解决“我要买松果和蘑菇,需要多少元?”和“30 元能买哪些商品?”这两个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在游戏中起到裁判员的作用。纪念品商店。同桌互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学中做。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小数,可以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的独特的发现。做中得。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费、电费的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记录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把自己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可以用数学日记记下自己的感受及节省开支的建议。数学活动,从 5 元、2 元、1 元、1 元、5 角、2
19、 角、2 角、2 角、1 角的人民币里拿出 7.6 元,有几种拿法?总结。板书设计 教后小结:对称、平移、旋转 单元目标 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力目标 1、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能够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在设计中的作用。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单元重点 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20、现象。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单元难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教具准备 方格纸、欣赏图案。课时安排 共 9 课时。对称图形-3 课时;镜子中的数学-1 课时;平移和旋转-2 课时;欣赏与设计-2 课时;整理和复习-1 课时。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2 页内容及第 13 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对称图形。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1、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蝴蝶图形动
22、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二、学习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2.加深理解概念。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电脑出示第
23、 13 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没有对称轴。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对称轴?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试用小棒摆出对称轴。(二)拓展练习: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
24、是对称的?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教后小结 对称图形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 14 页“试一试”第 1 至 4 题。对称图形练习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教学重点 1、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2、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教学难点 能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教具准备 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二、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书第 14 页“试一试”第 1 至
25、4 题。第 1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图中除了帆船与树叶不是对称图形。其余都是对称图形。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第 3 题: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第 4 题:学生独立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全班进行展览。2.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1)结合第 1 至 4 题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2)测量并归纳性质。打开书第 14 页第 3 题,看另一半的部分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 A,B,C,D 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北师大 数学 三年级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