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答案.pdf
《201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C 【解析】A 项“静谧”的“谧”,不能套读“b ”,应读“m ”;B 项“可塑性”的“塑”在方言中容易读成“su ”,其实应该读“s ”;D“力能扛鼎”的“扛”遵循“多音读次音”的原则,“用肩扛”读“k ng”,“用手举”读“gng”。故选:C 【提示】本题继续往年的惯例考“形声套读”“多音误读”和“方言纠错”,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易误读的字,难度不大。排除出错误选项即可答出。 【考点】字音 2.【答案】D 【解析】A倍备。“备至”指极其周到(多指对人的关怀等) ,“备”是完全的意思。“倍”是
2、加倍的意思。所以“备至”不能写成“倍至”;B辐幅。“幅员”指领土面积,“幅”指宽度。“辐”,本义是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辋的一条条直棍儿。因此,“幅员”不能写成“辐员”;C眈耽。“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耽”有延误、 迟延的意思。 “眈”以“目”为形旁, 是注视的样子。 二者音同形近,极易混淆。故选;D 【提示】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 【考点】字形 3.【答案】B 【解析】 “文化既要传承它, 更要创新和发展它”发现“它”字暗中更换了主语, 应改为“我们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但为了与前面谈到的文化的“多向性与多
3、面性”保持对应,去掉后半句的两个“它”即可。故选 B 【提示】本题是选择有语病的一项,采用主干压缩法。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4.【答案】C 【解析】第一处横线处应是对“闲情”进行解释,由后面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可知,该处应说会做什么,故填句,排除 AD 两项;第二处横线处由后面的“去水边品茗”可知,该处应交代行为人,故填句,排除 B 项。根据第一处横线前“闲情”一词,可以确定只有句最适合,“偷得浮生半日闲”正是指前句“什么也不做, 也不想了”概括, “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与前面“日暮黄昏”相呼应, 而句是一句2 结论句与“就是”紧密相承。故选:C 【提示】解答此题采用排除法。 【考点】排
4、列句子顺序 二、文言文阅读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理解。考点是“次”“投”“度”“诣”四个字。“次”字有五种用法;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临时驻扎和住宿: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旁边: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 )量词,回:表示动作的次数。三番五次第二:次日,次子,次等,次要。用代入法似乎都对, 结合语境来排查: “次”翻译成“驻军”应该是作谓语, 可句中的“次”明显是作“受敌”的状语,所以只能作“第二”来解释才符合文意:诸葛亮知道荆州是第二个应当受到攻击(的地方) 。故选 A 【提示】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
5、答题方法, 解决相关的问题。 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 (联想课文原句) 推断、 语言结构推断、 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考点】文言文阅读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 4 个文言虚词“而、以、乃、之”:A第一个“而”放在两个结构相同表意相反的句子之间, 这是明显的“转折”标志; 第二个“而”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也是表转折的连词, 于是 A 项正确。 B 第一个“以”作介词, 相当于“用”, 后面省略了“之”; 第二个“以”出自 苏武传 , 作连词, 相当于“来”。C第一个“乃”表顺承,作连词,“于是”;第二个“乃”出自师说 ,表转折,作副词,“竟然”。D
6、两个“之”均作代词,但第一个“之”是指示代词,翻译成“这样”;第二个“之”出自鸿门宴 ,是人称代词,翻译成“他”。对于虚词的判定,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分辨出来。故选 A 【提示】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此类题的每个选项的第二句一般为课内的句子,可以采用代入法进行排除(将后一个句子中虚词的意思代入到前一个句子中进行解释,看是否合理。 ) 【考点】文言文阅读 7.【答案】B 【解析】“补其阙”“备异闻”“惩其妄”“有所辩”是裴松之注三国志的主要目的。“补其阙”是针对当时史书“疏略寡要”“时有脱
7、漏”的问题, 补记重要事件与人物。 “备异闻”是针对同说一事, 而各书记载却“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之情况而言的。“惩其妄”是依本志或引证它书做“随违矫正”工作。“有所辩”是对陈寿失误而他书正确处作明确判断。本题的关键在于发现“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对于“亮乃北行见备”和“非亮先诣备”两个细节,孰是孰非,原文在结尾提到“虽闻见异辞,各生3 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可见注文引用魏略主要是属于“异辞乖背”和“备异闻”。故选 B 【提示】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裴松之注
8、三国志四种情形”的了解。 【考点】文言文阅读 8.【答案】C 【解析】 本题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度, 既要考查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又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式的经验积累。这道题的关键是对“臣奉旨寻详”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和文言文中“四字一读”常规格式的把握。 裴松之注 三国志 是受诏加注, “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多错”“每多舛互”都是相同的“四字一读”。 原文断句是“臣奉旨寻详, 务在周悉。 上搜旧闻, 傍摭遗逸。 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故选 C 【提示】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
9、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从断句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考点】文言文阅读 9.【答案】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 (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如今都比不上(曹操) ,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解析】“旧”:老的,以前的;“以”:因为;“以”:把当作。所以翻译为: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 (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而”:而且;“以”:介词,凭借“得无”;“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 在一般情况下, 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所以
10、翻译为: 如今都比不上 (曹操) , 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 凭借这些对付敌人。 恐怕不是办法吧! “乖背”:违背;“是”:代词,这;“良”:确实。所以翻译为:然而(彼此)背离到这个程度,也确实是值得奇怪。 【提示】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
11、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考点】文言文阅读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0.【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2)“净”,纯净的意思,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4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解析】 (1)桃花流水鳜鱼肥。 【注意“鳜”字容易写错。 】 (2)“净”,纯净的意思,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
12、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 】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扉”“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抒发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白鸥”“钓船”等意象与隐士生活有关, 结合“忘机”一词,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 】 【提示】作答此题,要熟知古诗词的鉴赏的考点,尤其是每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如第(2)题是一个炼字型的题目,结构、内容、主旨三个方面都要答到位。要善于抓住
13、诗歌中的关键句或关键词进行分析。 【考点】古诗词阅读 11.【答案】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海客谈瀛洲 【解析】 (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注意“于”字是通假字,不能写成“吁”) (2)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怨”的“报”不能写错) (3)海客谈瀛洲(“瀛”字注意加三点水) 【提示】默写,不是很难,两篇必修,一篇选修。关键是一字不差。要注意一些疑难生僻的字的书写。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12.【答案】喜欢烈酒 以酒治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本题,可
14、以根据题干的分析,对文章进行层次分析,从而明确空处填写内容所依据的区域。根据第三段“我们且不说,单说”可知,前后各属不同层次, 第一处空缺答题依据为第二段, 可直接用第二段首句中“喜欢烈酒”四字作答, 第二处空缺答题依据为5 第三、四段,可根据文意概括出“以酒治人”四字作答。 【提示】该题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从选材看,材料重点论述了“印第安人为什么喜欢烈酒”,文本层次清晰, 观点明确, 通俗易懂, 没有高深的理论和艰涩的概念。 从设题看, 分别考查了考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标题的命制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从命题形式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以填空题为辅。这样的命题形式,明显降低了答题的难度。解
15、答该题,首先快速阅读,把握文本的层次结构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次,认真读懂设题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第三,结合文本,选择答题信息区间,从中抽取答案要点,最后,根据要求拟写答案,争取做到文本信息不遗漏,答案文字有来源。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13.【答案】D 【解析】注意标题一要能准确概括全文内容,二要生动有趣,吸引读者。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将“烈酒”与“殖民统治”结合论述。所以选 D 最为适合。 【提示】该题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从选材看,材料重点论述了“印第安人为什么喜欢烈酒”,文本层次清晰, 观点明确, 通俗易懂, 没有高深的理论和艰涩的概念。 从设题看, 分别考查了考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标题的
16、命制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从命题形式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以填空题为辅。这样的命题形式,明显降低了答题的难度。解答该题,首先快速阅读,把握文本的层次结构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其次,认真读懂设题题干,明确答题方向,第三,结合文本,选择答题信息区间,从中抽取答案要点,最后,根据要求拟写答案,争取做到文本信息不遗漏,答案文字有来源。 【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标题的选用 1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 项, 原文说“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选项少了“印第安人认为”,改变了语意。B 项,原文说“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 他
17、们往往不屑一饮”, “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 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可见,该选项前半句的说法属曲解文意,选项后半句的说法则是无中生有。C 项,原文“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中的“此”指前面的“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可见法国传教士的批评源于“毛皮商人”,与“军队”无关。 【提示】该题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从选材看,材料重点论述了“印第安人为什么喜欢烈酒”,文本层次清晰, 观点明确, 通俗易懂, 没有高深的理论和艰涩的概念。 从设题看, 分别考查了考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标题的命制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从命题形式看,以客观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高 语文 湖南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