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pdf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 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这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的第 3 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与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之后展开的,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重要方法之一.全等三角形是两个三角形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证明线段、角相等的重要依据.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逻辑分析和准确的语言
2、表达能力较弱,所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边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基本事实,能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3、形全等这一基本事实,并会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线段、角相等.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教法设计 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时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问题的发生2/5 和解决过程,既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又培养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增强直观性,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四、学法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画图、叠合、展示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内化,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提高.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引入新课 二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学以致用 强化新知 四巩固练习 深化拓展 五反思小结布置作业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内容,我由复习引入,提问: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学生回答后,我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回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然后由学生思考: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它们全等吗?学生可以由定义知道全等.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较少的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自然引入课题:13.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提问,可以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一: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只给一条边:AB3cm 只给一个角:A=60
5、 探究二 2.给出两个条件:分几种情况呢?两边:两边分别为3cm和4cm.两内角:两角分别为30和60 一边一内角:一边为4cm、一角为30.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思考、画图探究出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两个三角形不全等的例子.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若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是不一定保证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可以清楚的展示出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所画出的三角形不全等,让60 60 60 30 30 30 30 60 30 60 3cm 3cm 4cm 4cm 3/5 ABCD学生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探究三:满足三个条件有几种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3.3 全等 三角形 判定 说课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