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16电离平衡知识点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考点必练专题16电离平衡知识点讲解.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考点十六 电离平衡知识点讲解【知识讲解】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大多数共价化合物 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 和
2、离子结合成 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 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 抑制 电离。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则促进电离。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多元弱酸的电离要分步写(第一步为主)2 5、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 Ka
3、 表示酸,Kb 表示碱。)表示方法:ABA+B-K=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典例 1(2018 届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三 11 月月考)常温下,有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c(Cl-)=c(CH3CO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该醋酸和盐酸做导电性实验,盐酸的灯泡更亮。B.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溶液的 pH 小于盐酸 C.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D.醋酸溶液的 pH 大于盐酸【答案】B 典例 2(2
4、019 届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5时,甲、乙两烧杯分别盛有 5mLpH1 的盐酸和硫酸,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c甲=2c乙 B 水电离出的 OH浓度:c(OH)甲c(OH)乙 C 若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 pH:甲=乙 D 将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所得溶液的 pH1【答案】D 3【解析】盐酸是一元强酸,硫酸是二元强酸,其 pH 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A.盐酸和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时,盐酸浓度为硫酸浓度的 2 倍,即 c甲=2c乙,故 A 正确;B.pH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等,故
5、 B 正确;C.pH 相等说明氢离子浓度相等,若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 pH 都为 7,故 C 正确;D.甲、乙烧杯中溶液混合时,若不考虑体积变化,氢离子浓度不变,故 D 错误。典例 3(2018 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亚氯酸(HClO2)是一种中强酸,易分解,亚氯酸及其盐类在工业生产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H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亚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为 Cl2、ClO2和 H2O,分解后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已知常温下 Ka(HClO2)=1.110-2,则反应 HClO2+OH-ClO2-+H
6、2O 在常温下的平衡常数 K=_。(3)亚氯酸盐可用于脱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测得脱除率与吸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12和 ClO2溶于水后更易与 SO2和 NO 反应。亚氯酸盐脱除 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pH 越小,脱除率越大,其原因是_。【答案】+3 61 1.11012 2SO2+C1O2-+2H2O=2SO42-+C1-+4H+亚氯酸盐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较强,pH 较小时有利于释放出 C1O2及 Cl2,C1O2和 Cl2溶于水可提高脱除率 4 化成 SO42,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SO2+C1O2+2H2O=2SO42+C1+4H;根据题中信息,亚氯
7、酸盐的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较强,pH 较小时有利于释放出 ClO2及 Cl2,C1O2和 Cl2溶于水可提高脱除率。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H2O H+OH-水的离子积:KW=c(H+)c(OH-)25时,c(H+)=c(OH-)=10-7 mol/L ;KW=c(H+)c(OH-)=10-14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 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稀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c(H+)H2Oc(OH-)H2O 10-7 温度: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
8、吸 热的)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c(H+)H2Oc(OH-)H2O 10-7 4、溶液的酸碱性和 pH:(1)pH=-lgc(H+)(2)pH 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石蕊、酚酞 变色范围:甲基橙 3.14.4(橙色)石蕊 5.08.0(紫色)酚酞 8.210.0(浅红色)pH 试纸测定 PH 的操作: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点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颜色。注意: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广泛 pH 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典例 4(2019 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 25mL 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 2
9、1.7mL B 用标准的 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 KOH 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定结果偏低 C 用标准的 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 KOH 中含有 NaOH 杂质,则测定结果偏高 D 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 KOH 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5【答案】D【解析】A滴定管精确值为 0.01mL,读数应保留小数点后 2 位,A 错误;B用标准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 KOH 溶液进行滴定,由于没有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则测定结果偏高,B
10、错误;C所用的固体 KOH 中混有 NaOH,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故所配的溶液的OH-浓度偏大,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V(碱)偏小,根据c(酸)c(碱)V(碱)/V(酸)可知 c(酸)偏小,C 错误;D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 KOH 溶液时,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至终点后俯视读数,导致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依据 c(酸)c(碱)V(碱)/V(酸)可知测定结果偏高,D 正确。典例 5(天津市 2017-2018 学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化学试题)I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取水样 10.0 mL 于锥形瓶中,加入 10.0 m
11、L 的 KI 溶液(足量),发生的反应为:Cl2+2KI2KCl+I2,滴入指示剂 23 滴。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后,再用 0.01molL-1 Na2S2O3溶液润洗,然后装入0.01molL-1 Na2S2O3溶液到 0 刻度以上,排出下端尖嘴内的气泡,调整液面至 0 刻度或 0 刻度下某一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2Na2S4O6。试回答下列问答:(1)步骤加入的指示剂是_。(2)步骤应使用_式滴定管。(3)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4)若用 0.1032 mol/L HCl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N
12、aOH 溶液,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_。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 B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 D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5)碳酸 H2CO3,K1=4.310-7,K2=5.610-11,草酸 H2C2O4 K1=5.910-2,K2=6.410-5。0.1 mol/L Na2CO3溶液的 pH_0.1 mol/L Na2C2O4溶液的 pH(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的 6 顺序正确的是_。Ac(H+)c(HC2O4-)c(HCO3-)c(CO32-)Bc(
13、HCO3-)c(HC2O4-)c(C2O42-)c(CO32-)Cc(H+)c(HC2O4-)c(C2O42-)c(CO32-)Dc(H2CO3)c(HCO3-)c(HC2O4-)c(CO32-)【答案】淀粉溶液碱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B 大于AC【解析】(1)溶液中有单质碘,加入淀粉溶液呈蓝色,碘与亚硫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反应终点时,蓝色褪去;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据 c(待测)=可知,测定 c(待测)无影响,故 B 正确;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一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了,造成 V(标准)偏大,根据 c(待测)=可知,测定 c(待测)偏大,故 C 错误;D
14、、滴定时将标准液溅出锥形瓶外,造成 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可知,测定 c(待测)偏小,故 D 错误;故选 B;(5)草酸的二级电离常数等于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说明草酸氢根的酸性比碳酸氢根的强,则 0.1 mol/L 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 0.1 mol/L Na2C2O4溶液中草酸根的水解程度,故 0.1 mol/L Na2CO3溶液碱性更强,即 0.1mol/LNa2CO3溶液的 pH 大于 0.1mol/L Na2C2O4溶液的 pH,草酸的一级、二级电离常数均大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草酸、碳酸的一级电离远大于二级电离,第一步电离为主,因此溶液中 c(H+)c(
15、HC2O4-)c(C2O42-)c(HCO3-)c(CO32-),则 AC 正确,BD 错误,故答案为:大于;AC。典例 6(2019 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 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回答下列问题:利用 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7 溶液配制:称取 1.2000 g 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中溶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 100 mL 的_中,加蒸馏水至_。滴定:取 0.00950 molL 1的 K2Cr2O7标准溶液 20.00 mL,硫酸酸化
16、后加入过量 KI,发生反应:Cr2O72+6I+14H+3I2+2Cr3+7H2O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_,即为终点。平行滴定 3 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 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_%(保留 1 位小数)。【答案】烧杯容量瓶刻度蓝色褪去 95.0 典例 7(2019 届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三 9 月月考)某 Cr2O3样品中含有少量 Al2O3、MgO等杂质。实验室以此样品为主要原料制取重铭酸钾(K2Cr2O7)的流程如下:已知:2CrO42+2H+Cr2O72+H2O。(1)上述氧化过程
17、中,若将 1 mol Cr2O3转化成 Na2CrO4,消耗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2)称取重铬酸钾试样 2.40g 配成 250 mL 溶液,取出 25.00 mL 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铬被还原为 Cr3+)并放于暗处 6 min 左右,然后加入适量水和数滴淀粉指示剂,用 0.24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杂质不参与反应),共用去 Na2S2O3标准溶液 20.00 mL。求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33.6L98%8【解析】(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1 mol C
18、r2O3转化成 Na2CrO4,需要失去 6mole-,需要 mol 的氧气得到电子,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22.4L/mol mol=33.6L;(2)称取重铬酸钾试样 2.40g 配成 250 mL 溶液,取出 25.00 mL 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和 足 量 碘 化 钾(铬 被 还 原 为Cr3+)并 放 于 暗 处6 min左 右,反 应 为:Cr2O72-+6I-+14H+=2Cr3+3I2+7H2O,然后加入适量水和数滴淀粉指示剂,用 0.24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杂质不参与反应),共用去 Na
19、2S2O3标准溶液 20.00 mL,依据反应的定量关系为:Cr2O72-3I2 6Na2S2O3 1 6 0.24mol/L0.020L n n=0.0008mol,称取重铬酸钾试样 2.40g 配成 250 mL 溶液 K2Cr2O7的质量,m(K2Cr2O7)=0.0008mol294g/mol=2.352g,产品中 K2Cr2O7的质量分数:100%=98.0%。典例 8(2019 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高三二诊)铬是人体必需元素,如含量不足会影响糖类和脂类的代谢,过高则会引起急性中毒。工业上往往采取下列循环工艺防止铬的污染:完成下列填空:(1)含 Cr2O72离子的废水在酸性条件下用
20、 Fe3O4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配平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Cr2O72+Fe3O4+H+Cr3+Fe3+H2O,_(2)反应是可逆反应,在 Na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成橙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让废水的 pH 升至 810,控制适当的温度,使产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变为沉淀。回收所得的 Cr(OH)3,经处理后又可转变成 K2Cr2O7。纯净的 K2Cr2O7常用于准确测定 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方法如下:Cr2O72-+6I-+14H+3I2+2Cr3+7H2O 2S2O32-+I2S4O62-+2I-,准确
21、称取纯净的 K2Cr2O7 0.294g,配 9 成溶液,加足量 KI,用 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 Na2S2O3溶液 25.00mL。回 收 所 得 的 Cr(OH)3在 处 理 之 前 需 要 先 进 行 洗 涤,洗 涤 沉 淀 的 方 法 为_;滴定时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_,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答案】1,6,62,2,18,312CrO422HCr2O72H2O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使蒸馏水完全浸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尽后,重复操作 23 次淀粉溶液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 0.240
22、0molL1【解析】(1)反应中 Cr2O72Cr3+,Cr 元素由+6 价降低为+3 价,共降低 6 价,Fe3O4Fe3+,Fe 元素由平均化合价+价升高为+3 价,共升高 1 价,化合价最小公倍数为 6,Cr2O72的系数为 1,Fe3O4的系数为 6,再根据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其它物质系数,配平得反应方程式为 1Cr2O72+6Fe3O4+62 H+2 Cr3+18Fe3+31H2O;三、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1、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c(H+)pH 与金属V开始 与金属V过程 产生 H2 的量 中和碱的量 加 水 稀 释后 PH 同 加相同水稀释后 PH
23、 HCl 大 小 快 快 相同 相同 多 小 HAc 小 大 慢 慢 少 大 10 2、pH 相同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c(H+)c 与金属V开始 与金属V过程 产生 H2 的量 中和碱的量 加水稀释后 PH 同 加相同水稀释后 PH HCl 相同 小 相同 小 少 少 少 大 HAc 大 大 多 多 多 小 典例 9(2018 届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高三 10 月学情调研测试)常温下,部分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化学式 HK HCN H2CO3 电离常数 Ka=3.510-4 Ka=5.010-10 Ka1=4.310-7,Ka2=5.610-11 (1)c(H+)相同的三种酸,其酸
24、的浓度从大到小为_。(2)若 HCN 酸的起始浓度为 0.0lmol/L,平衡时 c(H+)约为_mol/L。若使此溶液中 HCN 的电离程度增大且 c(H+)也增大的方法是_。(3)中和等量的 NaOH,消耗等 pH 的氢氟酸和硫酸的体积分别为 aL、bL,则 a_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氟酸和硫酸需要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n1、n2,则 n1_n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向 NaCN 中通入少量的 CO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5)设计实验证明氢氟酸比盐酸的酸性弱_。【答 案】c(HCN)c(H2CO3)c(HF)10-6 升 高
25、温 度 小 于 小 于 CN-+CO2+H2O=HCN+HCO3-测定等浓度的两种酸的 pH,氢氟酸的 pH 大或等浓度的两种酸分别与 Zn 反应,初始氢氟酸冒气泡慢(其它合理也给分)11 (3)中和等量的 NaOH,需要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离子,当氢氟酸和硫酸的 pH 相等时,由于硫酸是强酸,氢氟酸为弱酸,需要氢氟酸和硫酸的体积比小于 1:1,即 a 小于 b。氢氟酸为一元酸、硫酸为二元酸,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氟酸和硫酸需要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1:2,即 n1小于 n2,故答案为:小于;小于;(4)酸性:HFH2CO3HCNHCO3-。向 NaCN 中通入少量的 CO2反应生成 HCN 和 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N-+CO2+H2O=HCN+HCO3-,故答案为:CN-+CO2+H2O=HCN+HCO3-;(5)证明氢氟酸比盐酸的酸性弱可以使用的方法有:测定等浓度的两种酸的 pH,氢氟酸的pH 大;等浓度的两种酸分别与 Zn 反应,初始氢氟酸冒气泡慢;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盐酸的灯泡较亮、氢氟酸的灯泡较暗等,故答案为:测定等浓度的两种酸的 pH,氢氟酸的 pH 大或等浓度的两种酸分别与 Zn 反应,初始氢氟酸冒气泡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