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pdf
《2020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概念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是以间断性的内容信息符号组成的一种综合性阅读文本。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提供数则相对独立的材料。这些材料大多由文字、图标、漫画、数据、统计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中心话题。各材料单独看是相对独立的,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合在一起又能完整地、全方位地表达意义。各则材料之间的顺序并不固定,可以任意排序,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在表意上具有非连续性特征,在形式上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考情分析】自 2017 年高考语文全
2、国卷命题开始,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之前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人物传记改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令人耳目一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试题命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选材特点。每个文本一般由 3-4 则相对独立的、非连续性材料组成,其中可能有一则材料为图表。几则材料围绕同一主题,但各有侧重,形成互补。选材多是新闻文本节选,如调查报告、专题评论等,多取材于社会生活热点。如 2019 年全国、卷三套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分别涉及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桥梁建设、中国志愿服务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体现社会发展的变革方向,反映社会发展积极变化丰富多元的一面。2.文本特点。(1)客观性。文字和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内容
3、都来源于生活,多为新闻材料,各材料内容的呈现以客观叙述为主,语言通俗朴实,具有客观性。(2)非连续性。文本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结构跳跃性较大,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逻辑关联,只是在某一主题的统摄下,根据命题者意图组织在一起,具有典型的非连续性特点。(3)简明性。文本中有平实的文字叙述,有醒目的图表展示,便于考生快捷、准确地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材料避免长篇大论,没有复杂的段落结构。2(4)技术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要求对图表与文字之间的独立性与关联性进行科学解读,从阅读技术角度来说,要有较强的读图、读表能力以及合理归纳、准确概括的能力。3.命题形式。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非连续性
4、文本阅读共设三道试题,设题形式有客观题与主观题两种,其中客观题两道,多为选非题;主观题一道,重在考查综合提炼概括信息能力。所不同的是,2019、2018 年两道客观题全为四选一,2017 年两道客观题中,一为四选一,一为五选二。客观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以及逻辑推理判断能力,难度适中;主观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的提炼与把握,考查的范围较广,难度稍大。4.结构分值。从三年高考真题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整套试卷中的位置尚不稳定。2017 年和 2018 年高考试题都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安排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后,2019 年将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调至文学类
5、文本阅读之前,使之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紧密衔接,以保证考生解题思维的连续性。从篇幅上看,非连续性文本字数大都保持在 1100-1300字之间。随着新高考步伐的推进,非连续性文本的字数将会有所增加,以此考查考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在分值上,三道试题总分值为 12 分,保持稳定,但分值的分配稍有变化:2019、2018 年两道单选题各 3 分,主观题 6 分;2017 年单选题 3 分,多选题 5 分,主观题 4 分。5.考点指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活用能力及阅读技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
6、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主要考查内容有“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主要内容”、“整合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分析、比较文本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写出探究结果”等。6.创新价值。作为一种新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一,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非连续性文本由多种元素组合面成,板块丰富,文字浅显,可激发学生阅读趣味,提高 3 阅读效率。其二,能扩充文本形式,扩大阅读视野。阅读文木形式的扩充,使学生的阅读空间和视野扩大。其三,能指向生活。非连续性文本取材于生活,指向现实问题的解决,阅读的过程也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备考策略】非
7、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要贯穿于教学与考试的整个过程中,考前做好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储备,为应试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试时要注重方法技巧,规范作答。一、宏观上,明确“一个中心”,注重“两个结合”1.“一个中心”是指通览各则材料,明确文本揭示的中心话题,确保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偏离正确航向。非连续性文本的“中心”是由各则材料共同表现的,每则材料就像连续性文本中的各个段落,明确了各段落的主要内容,就可以由段到篇,综合归纳出全篇的主旨所在。同理,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首先要准确概括出每则材料表述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整合归纳出文本的“中心”,这样就可以高屋建瓴,确保答题的正确方向。如 2019 年高考全国卷非连续
8、性文本阅读题,文本由三则材料组成,全都是文字性材料。通过比较阅读,首先提炼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通过提取重要信息,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等,可知本材料主要介绍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材料二,通过四个世界之“最”,如“世界总体跨度最长”“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世界最重的沉管”等信息,可以明确本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港珠澳大桥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材料三中,报道港珠澳大桥建造综合运用一系列的“能力”,
9、如“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预测能力”“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介绍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采用的先进技术。根据对三则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分析,可以直观明了地得出结论,这个非连续性文本的中心話题就是“中国桥梁建设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明确于此,无论是解答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例如本题的第 6 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就可以居高临下,从容镇定,不偏不倚地切中要害,获得满意的答案。2.“两个结合”是对考前阅读层面的“广度”的要求,也是对日常阅读行为习惯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4 第一,阅读与
10、生活相结合。因为非连续性文本的取材大都来自于生活,如热点新闻事件、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敏感的社会问题等,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民生,使试题更加接地气,更加人性化。因此,复习备考时要善于观察生活,思考并积累非连续性文本素材。广告、新闻、图标凭证、问卷调查、统计报表等都是生活中鲜活的非连续性文本素材。如 2019 年全国卷的“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卷的“中国桥梁建设”、全国卷的“中国志愿服务”等;2018 年全国卷的“通信安全”、全國卷的“科技成果的创新与转化”、全国卷的“图书出版业发展新趋势”等,2017年全国卷的“央视纪录频道收视人群构成调查统计表”、全国卷的“小区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
11、认知与实践问卷调查”、全国卷的“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事业增加值统计表”等。这些试题中的每一个文本的内容都与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甚至身处其中,曾经亲身感受到桥梁建设、志愿服务、通信技术、科技成果创新、图书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从中获得的种种便利。对于诸如“央视纪录频道收视人群构成”“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等内容,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面对、无法回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耳闻目睹,司空见惯。作为一个考生,如果平日里养成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注意积累、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前“入题”,感知“试题”情境,如果在应试中遇到这样的阅读材料,自然就可以不慌不忙,从容作答。第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相
12、结合。随着高考改革的纵深推进,语文学科考查的综合性特点将会更加突出,充分彰显大语文理念。因此,那种传统的只靠课堂学习和纯语文知识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样,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之内,因为其他学科也有很多独具学科特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在备考时,要把涉及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无论是天文、地理、历史、数学、科技、考古、法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都要广泛涉猎,获取第一手题料,了解相关知识,将它们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紧密结合,以此扩大视野,全面备考,做到有备无患,以扩充知识储备容量,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应试能力。如 2019 年高考全
13、国卷的“中国桥梁建设”和 2018 年高考全国卷的“量子通信研究”的相关内容,明显属于科技领域的范畴,这是语文课本里所没有的;2019 年全国卷的“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全国卷的“中国志愿服务”以及 2018 年全国卷的“科技成果的创新与转化”涉及文化、道德、科技、法律等相关知识,辐射面更广。如果不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不扩大视野,博览群书,遇到此类问题的文本就可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二、微观上,牢记“五步”阅读法,训练“四种”能力,养成“一种”习惯 5 1.运用“五步”阅读法,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文本内容,这是解题的必要准备。与其他文本阅读一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首先重在一
14、个“读”字。总体上先粗读,即“鲸吞”;后细读,即“牛嚼”。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阅读,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与结构。综合阅读能力训练要循序浙进。首先要训练从多则材料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再根据题干要求分析信息,最后围绕题目整合信息。通过这样的训练,基本能够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特点,提升文本阅读能力,适应考查要求。(2)定向阅读,提取碎片化信息。阅读时目的性、方向感要很明确。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常以碎片化形式存在于标题、图形、数据、文字等各种要素中,阅读时要对这些要素作定向阅读,理清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迅速对文本碎片化信息进行提取,把握文本要点。(3)比较阅读,统览信息,洞悉各材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连续性 文本 阅读 情分 备考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