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30 页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共 70.0 分)1.人体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以及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素等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哪一个系统()A.消化系统 B.血液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2.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血液可以倒流回 B.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进入 C.是左心室,连接着肺动脉 D.收缩提供的动力最强 3.如图是人体内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血管分布较深,弹性较大 B.图中血流速度越快越利于物质交换 C.该血管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物
2、质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降低,含氧量升高 4.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B.当图中数目超过正常值时,易形成血栓 C.当图中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 D.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会显著增加 5.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主要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第 2 页,共 30 页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 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 6.血液经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浆相比含量差别最大的物质是()A.葡萄糖 B.尿素 C
3、.大分子蛋白质 D.无机盐 7.如图是健康人尿液形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 4 和结构 5 构成肾单位 B.结构 1和 2内均流动脉血 C.过程 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结构 5 中的液体含葡萄糖和大分子蛋白质 8.关于排尿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含量 B.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C.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D.排除废物以免积累过多,受到毒害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白细胞吞噬细菌 B.植物的茎向光生长 C.鱼儿游向食物 D.草履虫趋利避害 10.某人忽然说话吐字不清,经检查得知是由血栓引起的。据此可初步判断血
4、栓发生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1.如图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感受器可产生神经冲动 B.为传出神经 第 3 页,共 30 页 C.由大量神经纤维构成 D.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12.看到别人吃梅子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A.是后天形成的 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C.可以消退或减弱 D.大脑皮质会参与反射的完成 13.某些视力损伤患者可通过移植感光细胞恢复视力。治疗中应将感光细胞移植到()A.角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脉络膜 14.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A.保持鼓
5、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15.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或避免熬夜,对其身高增长会有很大帮助,这是因为人在睡眠状态时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 16.如图为人体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 B.胰腺内的胰岛还可以分泌胰岛素 C.图中所示反射弧的感受器是胰腺 D.这一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17.学生在进行立定跳远时,其运动系统相关结构参与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B.骨骼肌附着于同一
6、块骨上 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仅由运动系统完成 18.据 2021年 6月 1 日新闻报道,15 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已接近昆明。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A.觅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19.从同一株植物上剪下两根长势相近的枝条,进行如图所示处理。将装置放在适宜条件下,数小时后发现甲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比乙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 4 页,共 30 页 A.甲、乙可以构成一组对比实验,变量是叶片 B.油层可以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C.数小时后乙装置液面比甲低 D.实验说明水分可通过叶片散失 20.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意义
7、,表述错误的是()A.促进水分的吸收 B.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降低叶片温度 D.促进呼吸作用,提高有机物含量 21.如图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相关实验,现分别向甲、乙、丙中加入BTB溶液,在不同条件下 BTB溶液的颜色将发生相应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向瓶中吹气的目的是使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B.装置乙和丙的变量是绿色植物 C.黑暗处,装置甲中的 BTB 溶液变蓝绿色 D.本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5 页,共 30 页 A.
8、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害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23.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一树种的森林,将会()A.降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更加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持 D.丰富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24.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 B.结构中的两个精子与分别和结合的过程称为双受精 C.结构是珠被,将发育成为果皮 D.结构是子房壁,将发
9、育成为种皮 25.如图简要呈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大豆的一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C.种子萌发时发育成茎 D.果实由胚珠和果皮组成 26.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能产生植物激素-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油菜收获种子,番茄收获果实。若开花期 间是连续阴雨天,影响了传粉,向雌蕊上喷洒适量生长素后()第 6 页,共 30 页 A.油菜、番茄都减产 B.油菜、番茄都不会减产 C.油菜减产、番茄不减产 D.油菜不减产、番茄减产 27.如图中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扦插是嫁接,都是营养生殖 B.中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
10、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D.是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 28.下列叶芽结构与其发育结果搭配错误的是()A.芽轴茎 B.叶原基生长点 C.芽原基新芽 D.幼叶叶 29.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条件开展如下研究:将 4 个饮料瓶放倒(敞口),在每个饮料瓶下部放两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方放 10 粒大豆种子,分四组进行如下处理,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b 组的种子一定全部萌发 B.以上实验最多可以设计成 2组对照 C.a 组和 c 组可以构成一组对照,探究的条件是温度 D.b 组和 d组对照,探究的条件是空气 30.农民王明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
11、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请你说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 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 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 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 31.吃鱼时发现鱼肚子里有许多“鱼子”,这是鱼的()第 7 页,共 30 页 A.小鱼 B.卵细胞 C.受精卵 D.胚胎 32.根据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消除蝗灾的最佳时期是()A.若虫期 B.成虫期 C.蜕皮期 D.受精卵期 33.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主要通过生殖系统完成,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B.是输送卵细胞的通道 C.是精子和
12、卵细胞结合的部位 D.能分泌雌性激素 34.我国在 2018年首次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了灵长类动物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下列关于该项生物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克隆动物与供核个体的性状最相似 B.可用于培育优良畜种 C.将来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D.属于有性生殖 3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性器官开始形成 C.大脑兴奋性增强 D.有强烈的人际交往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0.0 分)36.模型是将真实结构概括、抽象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制生物体模型,可以很好的支持对
1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自制的血液循环系统模型图,模型中 ABCD 表示心脏四个腔,表示与之相连通的血管,位置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动脉的是 _(填序号),适合物质交换的部位是 _(填序号)。(2)图中 DA 所示路径表示 _循环。如果用红色和蓝色分别表示血液含氧量高低,则图中 ABCD 处需要标记为红色的有 _(填字母)。第 8 页,共 30 页(3)下方甲、乙两个注射器分别与 B、D相通,若推送甲注射器则血液先流经图中 _(填序号)处毛细血管网。(4)口服药物治疗疾病,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部位是 _(填序号)。3
14、7.我国运动员在本届世乒赛中获得多项冠军。甲图是乒乓健儿比赛时的情境,乙、丙图分别为运动员手臂、脑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在比赛时眼睛要盯住球,此时球的物像会呈现在眼球内的 _上,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给丙图中 _(填序号)上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2)运动员在赛场上不仅能灵活运用搓、托、拉、吊等技法,而且身体还能保持平衡,这主要体现了图丙中 _(填序号)的功能。(3)运动员能根据对手发球提前做出判断,并做出相应动作,这属于 _反射。第 9 页,共 30 页(4)甲图表示运动员在正手进攻时,右臂向前快速挥动并屈肘,此时收缩的主要是乙图中以 _(填序号)为代表的肌
15、群。(5)运动员在比赛时,判断准确、击球迅速,这需要神经调节和 _调节来协调体内各系统共同完成。38.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 AE 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成分,表示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碳主要以 _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碳元素通过生理过程 _(填数字)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_过程,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 _。此外
16、植树造林还能增加了大气的湿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对生物圈的 _起重要作用。(3)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为我国 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 _。(写出一点即可)39.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如图为玉米种子结构、萌发和生长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严格来说,一粒玉米是一个果实,它是由花的 _发育而来。玉米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_(填字母),能为种子萌
17、发提供营养。(2)C是 _,萌发时发育成玉米的茎和叶。第 10 页,共 30 页(3)玉米花为单性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其传粉方式为 _传粉。(4)玉米植株越长越高,其体内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叶的 _(填生理活动名称)来提供。(5)为提高发芽率,播种玉米前要适时疏松土壤,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_。40.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 D表示为昆虫发育的起点,则 B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_。(2)图乙所示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变化,因此,其发育过程属于 _发育。(3)2018 年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了。图丙中发育成“小茶缸”的结构是
18、 _(填文字),卵中的卵黄和_(填序号)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的需要,这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4)图丁中胎儿通过_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与甲、乙、丙三种生物相比,丁图生殖方式为 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第 11 页,共 30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心脏和血管构成封闭的管道,在其中流动的组织是血液(结缔组织),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故选:B。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据此分析解答。
19、该题考查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要理解掌握。2.【答案】D 【解析】解:A、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右心室内血液不能流向右心房,A错误。B、人体通过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经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B错误。C、是左心室,连接着主动脉;是右心室,接着肺动脉,C错误。D、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提供的动力最强,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D正确。故选:D。观图可知: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掌握心脏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C 【解析】解:
20、ABC、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因此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弹性小,血流速度最慢,管壁最薄,由单层细胞构成。AB 错误;C正确。D、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因此组织细胞内的含氧量升高,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组织细胞第 12 页,共 30 页 内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D错误。故选:C。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毛细血管的特点和理解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4.【答案】A 【解析】解:A、图中是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A正确。B、血栓的形成主要与血糖与血脂异常有关,B错误。C、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此外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当图中红细胞不足会导致人患贫血,C错误。D、白细胞也叫吞噬细胞,具有防御作用。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白细胞的数目会显著增加,D 错误。故选:A。图中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5.【答案】C 【解析】解: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
22、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 正确。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的人最好输入 A型血,紧急情况下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 错误。D、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的献血量是 200400mL,D 正确。故选:C。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第 13 页,共 30 页 献血以及输血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不能死记硬背。6.【答案】C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
23、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故选:C。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掌握原尿和血浆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C 【解析】解:A、肾单位包括 4 肾小球、5肾小囊、6 肾小管三部分。A错误。B、1 为入球小动脉流动脉血,2 为肾小静脉流静脉血。B错误。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所以 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
24、肾小囊腔形成原尿;5 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D错误。故选:C。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图中 A为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图中,1入球小动脉、2 肾小静脉、3收集管、4 肾小球、5肾小囊、6 肾小管。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B 【解析】解:A、排尿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A正确。B、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属于排尿的意义,B错误。C、排尿可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
25、第 14 页,共 30 页 D、排尿可以排出代谢废物,D正确。故选:B。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尿中含有尿素等废物,尿素在人体内含量多了会引起人体中毒症状,因此需排出。9.【答案】C 【解析】解:A、“白细胞吞噬病菌”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不属于反射。B、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植物的茎向光生长”是植物是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鱼儿游向食物”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 学年 江苏省 徐州市 年级 期末 生物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