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深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深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深圳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模试题(附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选择题 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2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 1913 年的 42%上升到 77%,工业生产水平由 1913 年的世界第 5 位、欧洲第 4 位上升为世界第 2 位、欧洲第 1 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赫鲁晓夫的改革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形成了高度集
2、中的经济体制 C加速了农业的发展 D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51921 年,苏俄农民在交了粮食税后,将自己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出售。美国青年哈默来到了莫斯科,并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这些事发生于 A彼得格勒起义时 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 C新经济政策实施时 D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 6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 1913 年的 42%升到 77%,工业生产水平由 1913 年的世界
3、第 5 位、欧洲第 4 位上升为世界第 2 位、欧洲第 1 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议 B农业集体化 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71928 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人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新经济政策深得人心 B农业集体化推进 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效 D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 8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列强先后结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结盟的目的是()A维护世界和平 B维护欧洲和平 C维护本国和平 D维护自身利
4、益 9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 A苏联准备实行农业集体化 B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苏联找到了工业化的正确途径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10列宁在探索社会主议建设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体现在()A实行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颁布苏联宪法 111916 年 11 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
5、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2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13“瓜分德国殖民地。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托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此条约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五国条约 D凡尔赛和约 14如果 1917 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 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 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151921 年俄国粮食产
6、量是 22.13 亿普特,1923 年达到 34.55 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 A工业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五年计划”161919 年,泰晤土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C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D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一战的主要性质是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 18“到 1917
7、年秋天,俄国的经济已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 110 克面包。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工农的革命斗争和起义不断发生。”上述材料说明了 A十月革命爆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B俄国已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封建农奴制残余依旧大量存在 D十月革命得益于列宁的正确领导 191914 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 B奥匈帝国和德国借机发动战争 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 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 20下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不正确的最 A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B这是一
8、场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D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 2119281940 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表 项目 1928 年 1940 年 增幅(%)钢(万吨)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3550 16600 368 棉织物(亿米)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7300 9550 31 表格反映了当时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 A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B重工业发展迅速 C农业发展落后 D轻工业落后 22下列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A1920 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1922 年,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致使非暴力
9、不合作运动停止 C1930 年,甘地再次发起“文明不服从运动”D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致使印度实现了民族自治 23“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4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
10、改革的必要性 2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国内国际”互动事件。如下史实中属于“国际”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苏联成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 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 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1、。2A 解析: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1928 年到 1937 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相继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 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改革没有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 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D 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在 1921 年到 1925 年采取的经济政策。A 项符合题意,故选 A。3D 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
12、前,故选 D。4B 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 11 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A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巴黎公社,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 ACD,故选择 B。5C 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题
13、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青年哈默能够在苏俄投资经商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1921 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的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到 1925 年底,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选项 C符合题意;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6A 解析:A 【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24 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 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深圳市 中考 九年级 历史 下第 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 初期 世界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