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9篇(含答案与翻译).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 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8.上面的故
2、事可用“讳疾忌医”来概括。“讳疾忌医”的意思是。_(1分)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居十日,扁鹊复见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D.汤熨之所及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2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2.根据上文所揭示的道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缺点和错误。(3分)【参考答案】18.【答案】隐瞒疾病,不愿意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意改正。【解析】可以利用结构分析法,注意“讳”与“忌”意义相对,“疾
3、”与“医”意义相对,全句可以翻译为隐瞒疾病,忌讳就医。【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A.一会儿/夹杂;B.再,又;C.特意/老朋友;D.到达/比得上。20.【答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解析】“以为功”的意思是“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表意完整,因此“以为”前应断开。21.【答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却转身就跑。(采分点:“居”“还”“走”)22.【答案】人非圣贤,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对待缺点和错误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知错就改,另一种是讳疾忌医。直面错误和缺点,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相反,无视缺点和错误,拒绝改正缺点和
4、错误,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孤立、困苦和危险的境地。【解析】阅读文本可知,蔡桓公正是因为讳疾忌医导致自己死亡的,所以我们面对缺点和错误应直面接受,勇于改正。答题时要注意叙事清晰,层次分明。【参考译文】扁鹊拜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
5、开后,蔡恒公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恒公却转身就跑。蔡恒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就能达到;(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2019 湖南常德)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注】子:植物的果实。这里指李子。信:确实
6、,的确。23.请将王戎的推断过程补充完整。(2分)“树在道边”,意味着_;“多子”,说明_。如果李子味道好,应该早就被采摘光了。所以,这一定是苦李。24.这则短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参考答案】23.【答案】采摘很方便 没有人采摘(很少有人采摘)【解析】因为李子树在道边,可以推断出采摘很方便,而在路边的李子树还有很多果实,这就可以说明很少有人采摘食用,从而说明李子为苦李。24.【答案】要善于观察;要善于思考;不要盲从。【解析】王戎虽然只有七岁,对于道边的李子树,却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盲从。这能启示我们遇事要冷静理智,不要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主见。对于外界有悖于常理的情况,要认真观察分析,形
7、成自己的见解。【参考译文】王戎七岁时,曾经和他的伙伴一同游玩,看见路旁有一棵李树结了许多果实,果实压得枝条快要断掉,小孩们争相跑着爬上树摘果子。只有王戎没去摘。有人问他,王我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果子竟然还有那么多,一定是苦的。”(有人)摘下李子(一尝),果然是苦的。(2019 湖南常德)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8、”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史记循吏列传【注解】行县:出行属县。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惠:恩惠.听:偏听,偏信。居官:担当的官职。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傅:推诿。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12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纵:越过)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私:偏袒)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经过)D.辞不受令(辞:言辞)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C.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15.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
10、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5 分)【参考答案】12.B 13.A 14.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1 分)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1 分),不是你的罪责。(1 分)15.共同特点是守法(或担当责任)(l 分)。具体表现:石奢认为放走了犯罪的父亲,应该受到法律惩罚,于是以自杀的形式伏法。(2 分)李离因为审判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于是伏剑自刎而死。(2 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使可.)【参考译文】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
11、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
12、诿(,伟)于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2019 湖南长沙)南歧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13、注瘿:(yng)颈瘤病。群小:贬称见识浅陋的人。焦:细瘦。(1)解释下面加粗的字。凡饮之者辄病瘿 不求善药去尔病 (2)文中画横线句子体现了南歧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这则寓言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句意为: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病:得大脖子病;句意为: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善:好;(2)本题考查理理解重点语句及人物心理分析的能力。重点语句的理解可结合句意,人物心理的分析,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
14、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意思是“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有句子“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可见南岐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觉得不正常。(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及其得到的启示。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结合故事内容,不难看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孤陋寡闻,混淆黑白。答案:(1)得大脖子病 好(2)因为南岐人生活在人人皆病的环境中,所以看到正常的“外方人”反觉得不正常,就嘲笑
15、外方人。(3)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参考译文】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2019 湖南湘潭)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韦、石斛之
16、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节选自苏轼 石菖蒲赞一文)注释: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濯去泥土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B.乃以遗九江
17、道士胡洞微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及郡下(桃花源记)D.置盆中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9.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2 分)例:以石盆养之 A.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B.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D.公与之乘(曹刿论战)10.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1 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苍然于几案间 12 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3 分)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澹泊;生长条件简单,易养且能入药等等。【参考答案】8.C 9.D 10.余/游慈湖山中 11.在
18、室内的桌案之间显示着自己的苍翠颜色。12.生命力强,忍寒苦,安澹泊;生长条件简单,易养且能入药等等。作者对石菖蒲充满怜爱赞美之情。【解析】【8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A濯:洗涤/洗涤 B遗:给予/给予 C及:赶得上/到 D置:放置/放置【9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要特别注意重点虚词的用法。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之”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例句和 D项中的“之”,意
19、思都是代词;A 项中的“之”,意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中的“之”,是动词,意为“去、往”;C 项中的“之”,意为“助词,的”。故选 D。【10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本句中可借助句意、句子结构来断,这是一个主谓句,“余(我)”是主语,“游慈湖山中”是谓语。依此分析断开即可。【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
20、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苍然,苍翠的样子;几案,桌案。【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要结合关键句子回答。“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写其生命力顽强;“至于忍寒苦,安澹泊”写其能忍寒苦,安于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写其生长条件简单,易养;“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写其能入药,有延年益寿的功用。“可数
21、十年不枯”“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既非昌阳之所能及”“意甚爱焉”表达了作者对石菖蒲的喜爱、赞美之情。【参考译文】凡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草木,必须有少量的土附着在它的根部。比如石韦、石斛这一类,即使不需要泥土,然而除去它的根部的泥土,它就会干枯而死。只有石菖蒲,将它和石头一起拔出来,再洗去泥土,用清水泡着,放在盆中,可以几十年不枯朽。虽然不是很茂盛,但是它的枝节和叶子坚硬细小,根须都连结在一起,在室内的桌案之间显示着自己的苍翠颜色,时间一长就更加喜人了。它的延年益寿的功效,已经不是昌阳能比得上的了。至于它能忍受寒苦,安于淡泊,与清澈的泉水、白色的石头在一起,不需要泥土就能生存,又岂是昌阳能与
22、之相比的呢?我在慈湖山中游玩的时候,找到了几棵(石菖蒲),用石盆养起来,放在船上。用文石,石英夹杂在中间,光彩鲜明,香气浓郁,我心里很是喜爱它啊。回头又害怕陆上之行不能养好它们,就把它们送给九江道士胡洞微,让他好好照顾。我再到这里的时候,将要问问它们是否安好。(2019 湖南岳阳)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
23、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A.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B.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身孰若/保全大下乎 c.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D.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
24、,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世上多数人都给子孙留下危险,现在只有我留给后代平安,只是留的东西不同,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B )A.庞公是一位避世隐居的高人,自食其力,从没有进过城府。B.荆州刺史刘表去请庞公出山。特意带了很多钱财表示城意。C.庞公不愿做官,运用比喻给刘表讲了一番人各有志的道理。D.庞公的妻子也是一位不慕荣华富贵的人,与庞公志趣相投。【参考译文】庞公是南郡襄阳人。住在岘山的南面,从不去城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次延请不能使庞公屈就侯爵之位,说他:你保全了你一个人,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呢?庞公笑着说:鸿鹄在高林
25、之上筑巢,晚上有栖息的地方,鼋鼍(大鳖)在深渊下面,晚上也可以休息,我住的房子小舍也不过只是人的巢穴,(我们)都各得了栖宿的地方而已,天下并不是我所能保全的。”因而在田上耕作,妻子在前。刘表问:先生住在田亩之中,不肯出来做官,有什么能够遗留给子孙呢?庞公答道:世人都把危险(的钱财)留给子孙,我现在却留下平安给他们。只是遗留的东西不同,并非完全没有留下啊!刘表叹息而去,之后庞公与妻儿一起登鹿门山采药不返。(2019 湖南株洲)【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湖南 各地区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19 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