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7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7篇 读书,让人视野开阔,头脑冷静,正像深水表面,总是波澜不惊,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处理问题镇定自若,举重若轻。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7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1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闻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常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经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乏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方法。他找到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惫时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2、,立刻就醒悟了,再接着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个闻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经常读书到深夜,很疲乏,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打算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难受,使自己醒悟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2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喜爱读书。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经常背着柴
3、一边走,一边看书。后来,朱买臣跟随上报帐本的官员押送行李车到长安,被同县人严助向皇帝举荐做了会稽太守。而隋朝的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敏捷,在值班的时候,瞻前顾后,被隋炀帝发觉了,认为这孩子不大醇厚,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沮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确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挚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3 呕心沥血 李贺,唐朝闻名诗人,人称“诗鬼”。他自幼聪慧,七岁能写诗作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相传李贺写诗不先立题,而是注意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每次出门,他总是骑着一匹瘦马,肩背一个布锦囊
4、,后面跟着一个小童仆。他边行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笔砚,在立刻写成诗条,投入锦囊。有时满载而归,囊中鼓鼓的;有时终日穷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知子莫若母,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创作勤奋,更了解儿子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一天晚上,李贺回了家,他母亲就让侍女接过布锦囊,倒出李贺所记的诗条,一看,写的真不少。母亲又是兴奋又是心疼,说:“这孩子,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李贺立在一旁,并不说话。饭后,他从侍女那里取回诗条,研好墨,铺好纸,把白天所记的诗句连缀成篇,然后存到别的袋子里,除非喝得大醉或有其他重要的事,他通常都是这样。 由于作诗太刻苦,损坏了健康,李贺只活了27岁便去世了。但他
5、短暂的一生,却给后世留下二百四十余首诗歌,其中有很多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等。 “沥血”一词出自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既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后来,人们便把“呕心”和“沥血”合在一起,表达费尽心思、用完心血的意思。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4 画荻教子 欧阳修,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4岁那年,父亲调任泰州判官,不久便去世了。父亲生前为官清廉,喜爱交结挚友,乐于接济穷人,死后家里没有留下任何财物,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转瞬间,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龄,其他同龄孩子都进书馆读书去了,可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关于 刻苦 读书 成语故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