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安徽卷.docx
《2013年高考语文安徽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语文安徽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0 页)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0 页)绝密启用前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阅读题 共 66 分)一、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成 13 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 (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 ,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
3、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
4、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
5、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1. 联系上下文,对第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
6、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2.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 准考证号_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0 页)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10 页)A. 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
7、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 段承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 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D. 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
8、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B. “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C. 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D. 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二、 (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 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 生。陆生因说佗曰:“
9、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 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 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 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 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 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 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 仪。 ”
10、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 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 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 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 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 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 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
11、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 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 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 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椎结:同“椎髻” ,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踦 :同“崎岖”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 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C. 人众车舆 舆:众多 D. 政由一家 由:如同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陆生因说佗曰将
12、相欲移兵而诛王 A. 伺者因此觉知B.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尉佗乃蹶然起坐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 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
13、于汉王朝。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10 页) 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10 页) 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0 页)7. 把原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9 题。秋斋独宿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和韦苏州秋斋独
14、宿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做简要分析。 (4 分)9.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 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 分)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乙:_,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_,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其间旦暮闻何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高 语文 安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