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附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附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附详解.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21 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5 分)按要求填空。(1),以俟君子。(论语)(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笔法写出豪华奢靡的阿房宫瞬息毁于起义军战火的句子是“,”。(3)苏洵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并补充了没有直接“赂秦”的国家亦不能守护国家成果的原因在于“,”。2(2 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臣闻吏议逐客逐客:驱逐在秦做官任事的非秦国籍人。B惠王用张仪之计张仪之计:指张仪为秦制定的连横之计。C遂散六国之从六国之从:即六国服从秦国的政策。D昔缪公求士缪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3(2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字
2、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游处:交游相处 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加强 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加恩泽 4(1 分)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举先王之政 二、阅读 50 分 5(10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 李泽厚 全球化首先是由经济或物质生活带动的。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或“大势所趋”不在于超级大国或跨国公司如何阴险毒辣和厉害,当然也有这些因素,但主要在于全球化能 2 令大多数人生活
3、有所改善。因为全球化是与工业化、现代化连在一起的,但两相比较,前者毕竟还是主要的。20 年来的中国情况就是如此。我经常举欧盟的例子。欧洲本来是非常多事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是在那个地方开始的,马克思号召的无产阶级国际革命指的也是那个地方。但是一百多年后,排除了语言、文字、文化、宗教种种歧异和矛盾,通过全民投票,十分了不起。当然,历史总是在悲剧中行进,任何进步,如道德堕落、“人心不古”,如自然环境的破坏等,也带来精神生活的趋同,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将有所丧失,电影压倒戏曲,流行音乐胜过古典音乐,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 例如,中国没有像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
4、便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色。中国的神明是非常世俗的,没有那种唯我独尊的超验的绝对权威感。中国宗教信仰着眼于现阶段的幸福求神拜佛是为了家宅平安、消灾祛病,不只是拯救灵魂。对死后的期望,从远古的冥器到今天的冥钞,都希望死者仍能享受现民的幸福。孔子不是神,唐代佛教地位很高,孔子在佛陀之下,不像上帝或安拉、基督或先知,不可以降低一点地位。中国有烈士,但大概很难有为关帝或孔子去自杀献身的,也许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了。有学者说,中国要现代化,非要学习基督教不可,要有伊斯兰教的殉教精神。我以为恰恰相反,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在缓和、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也许能起某种积极作用,所以
5、我曾说(注,指文明的冲突)相反,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冲突中的调停者。当然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很注重人的主动性。天地人三才,人可以参天地化育,这在许多宗教是不可思议的中国人很勤快,强调坚持不懈的韧性奋斗,即使在逆境中也相信只要努力,所以重视经验的合理性,不依靠和强调超验的上帝或先验的理性我想对这种深层文化的东西,应好好了解,对其优劣作一些分析。对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言,而且未来也能在全球化的国际文明中起某种作用。例如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既不同于波斯势不两立的阴暗善恶,它强调的是矛盾互补。中国文化中人的地位很高,另一方面又非常尊重甚至崇拜自然,今天,
6、将中国深层文化的这些观念应用到现实层面,在对待贫富分化问题上,等等 又如全球化问题,既为大势所趋,便应积极对待,以有益于及时处理各种危机和问题,允许两种力量、两种意见并存,通过“度的艺术”取得平衡,以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是依靠绝对的神明、先验的理性,即实用理性。它如能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便可以使中国在物质生产以及文化发展上不必步西方的后尘,进而影响 3 全世界。(有删节)(1)第段中加点词“大势所趋”在文中具体是 。(2)简析第段的作用。(3)根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需要均衡和调停。B欧盟是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全球
7、化的结果。C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可能影响了并调停着全球化的进程。D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决定了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其它文明的调停者。(4)第段画线句推断出中国人“历史意识非常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 A奋斗积累的经验给人启示。B韧性是奋斗的基本精神。C中国人奋斗了五千年。D奋斗使中国人不怕逆境。(5)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10 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重回日本记(节选)凌程华 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也许因为我对一切宗教向来不热心,所以未免感到有点沉重的气息,到处冷凄凄的,有一点令人寡欢。我于是决定先到岚山游玩一天。女青年会书记叹口气说:“这样冷天 去岚山有京福岚山电车,不到一小时即到了。这电车
8、也小也旧,但却准时到。车资很便宜。我在电车中曾站起数次,以为是要到了,很显得兴奋,现在知道唐人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之美了。岚山是在我童年即深深的爱上的一座山,非但它青翠的山色,时萦梦寐,回想时还十分醉人,还有那唐朝样式的渡月桥和那小渡月桥我们只须听那迷人的名儿 我居然又看见岚山了!电车到站时我对自己说。先是走到一条专售纪念品的小街,五颜六色的摆满路之两旁,冷清清的很少顾客,已出了小街,望见那条渡月桥,纵目四望。4“啊!这真是岚山了?”我问自己。每次我到了所爱的山水胜地时,我就想起司空图的诗品:“若有真境,如不可知,清露未晞,去路愈远,确是“如不可知”,没有别的话语可以描写得再
9、逼真的。岚山仍是那样温柔恬静,它似乎用一双像蒙娜丽莎那样的妙目对着我。它的晨妆是翠绿轻纱的袍子,头上披了白的薄绡,远远飘来晨鸟歌唱。川上的游船静悄悄的泊在树荫下,船身长长的两头微翘起来,上面有个玲珑的木棚,堤边芦苇都黄了,有些上面还留着白的花,岸上的松树有几处虬曲伸向溪流,有几株三五成群疏落的槎峨的松杉,塑在沙滩上。到处有一二幽雅款式的茶寮及白石灯点缀着,细看,还有尚未结花的老樱树点缀水边及山坡上。我拿了速写本尽意描下风物的一些影子,一边走过桥的那头。过了小渡月桥,到了山脚下,那边风姿很美的树木,参差的配着楼台屋宇,背后是透明的如蝉翼的高高山影,川上的水很浅,有几只山鸟在石上水边幽闲的游戏。桥
10、上不见一个人,在远远的堤上有晨露遮掩,我更意味到“去路愈远,这也是东方山水画的意境吧?山水至高的“逸格”,就是“以幽澹为工 我走上小渡月桥,望到一二家柴门轻掩,幽径两边有梅花及竹丛及天竹间有奇石成堆点缀着。这些描画下来,也都可代表美的唐诗。此时我不禁想到王孟端的题画诗:“诗情画思两飘然,笔有烟霞腕有烟,但饶风韵便堪传。”这也是说我们只须领略到当前风物的诗情画意,腕上便会有神助 渐渐的桥上走来两三个人,他们不一会就消失在山道上,我提了画囊也转过山道去。那里在往昔的春时,水边的茶棚里都铺着猩红的毡子,炉边的女人也打扮得象一些蝴蝶,游人大都悠然歇着,真有“薰风吹得游人醉,谁也不想回家了。此时呢,山上
11、树木及一切正静静的在期待青春的回来。我又描下了几幅画稿,独自坐在空茶棚的木床上,也有点悠然自得。我忽然悟到,所谓“大好湖山归管领”只是给一个独游的人享受的。(1)文章段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岚山的情感?(2)阅读三段,赏析作者如何有层次展现岚山美景的。(3)第 段作作者追忆当年春天的情景。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本文是写景记游散文,作者却多次引用古代诗画评论,请举例加以评析。7(7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5 闻 角 唐章孝标 边秋画角怨金微,半夜对吹惊贼围。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注】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
12、竹筒;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肃军容。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1)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 B咏史 C边塞 D咏物(2)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 B雄奇瑰丽 C平实质朴 D深沉悲壮(3)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 8(13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道童,字石岩,高昌人。以世胄入官,移平江。平江征夏丝二万二千余斤,岁立三限收之,吏衎缘为奸。道童改定旧法,甫六月,而夏税已竣,吏弊遂除。岁旱,戒之曰:“吾辈为民父母,听其啼饥,必以实阅。”廉访使朵歹闻而贤之。有与道童不合者,告其以妄言凶岁诳朝廷。于是遣御史乘传至,鞫其虚实。时道童已擢江淮等
13、处财赋都总管府达鲁花赤,逮至平江,御史按其事,则告者皆妄语,乃谴告者 至正十一年,诏仍以平章政事行省江西。是年,江州土贼蜂起,仓皇无措。左右司郎中普颜不花曰:“今贼势冲突,城中无备,奈何?有章伯颜左丞者,致仁居抚州,其人知军务宜礼请之使署本省左丞事专任调遣军旅庶几事可济。”道童从其言,伯颜亦欣然为起 6 曰:“此正我报国时也。”至则设守御计甚悉。明年正月,湖广陷。二月,普颜不花将兵援江州,战败。道童闻之大恐,即怀省印遁走。普颜不花还婴城固守。后数日,道童始自南昌民家归。三月,贼围城,故多为之用。又用章伯颜计,密召死士,额抹黄,布衣,命万户章妥因卜鲁哈歹领之。夜半,开门击贼,遂败走。章伯颜寻以疾
14、卒。十八年夏四月,陈友谅复攻江西,时平章政事火尔赤与道童不相能忍,不得将士心,见城且陷,遂夜遁。道童亦弃城退保抚州,遂为所害。事闻,赐谥 。节选自新元史列传(有删改)(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甫六月 与章伯颜婴城固守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御史按其事 A.控制 B.巡视 C.安置 D.查究 又贪忍 A.忍耐 B.蛮横 C.狠心 D.容忍(3)用“/”为第段画线部分断句。其人知军务宜礼请之使署本省左丞事专任调遣军旅庶几事可济(4)把第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概括道童这一人物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6)选出下列谥号中最适合填入文本第段中的一项是 A
15、.忠烈 B.文正 7 C.忠武 D.文恭 9(10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送武进龚明之官序 南唐 徐铉 古人有言,士君子志竟既立,名誉不闻,生已为赤县尉。尝窃议谓生宜参谏垣宪府之任,而未果拔茅之志,使为将者治之,习兵与儒,其势不钧也。军市之征,日困於民。王泽之流,官联始举。删烦革弊,丕变旧风。逾年告归,相率遮道不听去。乃潜匿佛庙室中,耆耋辈索而获焉,拥之而还,竟不得已中夜而遁。异哉!遗爱之风若此,予避兵于池阳,遇生侍亲郡中,天子下哀痛之诏。予谓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悬。而出入三年 尝试论之曰: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时。道之所存,其人乃贵。功名宠禄,教被於物,则百里之广,斯可矣。与夫
16、扬孟之徒,坎坷闾巷,不犹愈乎?行矣龚生,苟有良田,其过此乎?(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乎 B.耶 C.焉 D.矣(2)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立下远大志向,但是声名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扬,大概是因为在交朋友上有过失。B.龚明任期满了之后,按照惯例归去,但是当地百姓不舍得他离开 C.作者认为龚明以实干恩泽百姓,比“扬孟之徒”更有意义价值,不必在意声名显赫。D.作为一篇赠序,作者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非常自信,认为没有其它的赠序能够超越它了。(3)从句式角度赏析文章第段。(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三、写作 40 分 10(40 分)根据以下材料写作。成语中有“以邻为壑”,俗语中有“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上海市 浦东新区 期末 语文试卷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