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df
《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诗二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现的生活状况。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3.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体味诗歌的意境,以及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复学(备)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但一颗爱国忧民的心始终不悔,常常“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的晚年生活更是凄凉,但他想的,不是个人的苦难,而是天下苍生,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唐朝著名的诗圣“杜甫”。今天,我们就走进
2、他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悟这位诗人的情怀。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 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 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三、教学过程 1.背景透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 1979年版)。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公元 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
3、他已经 49 岁了。761年 8 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 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字词积累 三重茅 挂罥 布衾 倚杖 广厦 突 w()塘o()大 b()天下 3.整体感知(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 茅屋 秋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