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





《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三湘名校教育联盟 2022-2022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联席会议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上海、无锡、宁波等 30 个成员城市进行深入探讨,重新划分了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和外围区.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长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 A.均属于行政区划 B.按自然条件差异划分 C.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当 D.之间具有多样的联系 2.下列叙述能体现皖赣区块优势的是 A.海运便利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 D.城市化水平高 3.近年来许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测算城市轨道平均坡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2、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答案】1.D 2.B 3.C【解析】长三角核心区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自然区划,外围区的苏北区块、皖赣区块属于行 -2-政区划。全球定位系统能够精确定位经度、纬度、高程,计划出坡度。【1 题详解】长三角核心区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自然区划,外围区的苏北区块、皖赣区块属于行政区划,A、B 错。核心区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C 错。核心区和外围区之间具有多样的联系,D 对。【2 题详解】能体现皖赣区块优势的叙述是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 对。不临海,海运没有优势,A 错。位于东部平原区,人口密度较大,C 错。与核心区相比,城市化水平低,D 错。【3 题详
3、解】近年来许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测算城市轨道平均坡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能够精确定位经度、纬度、高程,计划出坡度,C 对。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不能测量线路的海拔高度,不能计算坡度,A、B、D 错。珠江三角洲,开发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为越族先民的居住区,尤以海岸边缘台地为主;后汉时期已经农业兴盛;宋代已形成独特的基塘农业区;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但此后粮棉生产地位逐步衰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珠三角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粮、棉基地的条件是 A.稠密的水系始终扩大区域间交通联系 B.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 C.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良
4、,农业已基本不受土壤、地形影响 D.大量人口迁人,促进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5.近些年珠三角农业生产地位逐步衰退的原因是 人多地少,难以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提高商品化 地块狭小,难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农业单位产出降低 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引导 A.B.C.D.【答案】4.D 5.A【解析】【4 题详解】珠三角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粮、棉基地的条件是大量人口迁人,促进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D 对。稠密的水系过去能扩大区域间交通联系,A 错。该地水旱等自然灾害较多,B 错。生产工具和 -3-技术的改良,农业仍受土壤、地形影响,C 错
5、。【5 题详解】近些年珠三角农业生产地位逐步衰退的原因是人多地少,难以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提高商品化,对。地块狭小,难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对。农业技术发展,单位产出增加,错。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促进农业发展,错。A 对,B、C、D 错。我国某大学应用某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图示为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材料中的“某种地理信息技术”是指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7.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区域 A.具有层次性 B.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C.不一定具有明确边界 D.区域之间有差异性 8.该地理分界线
6、可能是 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B.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答案】6.C 7.C 8.A【解析】【6 题详解】应用某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分布图的绘制。材料中的“某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够评估数字信息,绘制地区,是指地理信息系统,C 对。遥感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A 错。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B 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 错。【7 题详解】材料中的地理分界线是一个过渡带,可以看出区域不一定具有明确边界,C 对。材料中地理分界线线具有过渡性,不明确,不能体现区域具有层次性、内部性质
7、相对一致、区域之间有差 -4-异性等特点,A、B、D 错。【8 题详解】图示该地理分界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可能是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A 对。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呈弧形,B 错。400mm 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整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C、D 错。【点睛】材料中的“某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够评估数字信息,绘制地区,是指地理信息系统。材料中的地理分界线是一个过渡带,说明区域不一定具有明确边界。该地理分界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可能是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城市出租车中心调度系统,为了准确
8、了解每辆出租车的状况,更好的服务城市居民,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A.RS B.GIS C.RS 和 GPS D.GIS 和 GPS 10.对 1985 年与 2O17 年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答案】9.D 10.C【解析】【9 题详解】城市出租车中心调度系统,为了准确了解每辆出租车的状况,更好的服务城市居民,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GIS 和 GPS,GIS 能够分析每辆出租车的状况,规划出行线路。GPS 能够定位每辆出租车的位置,D 对。RS 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A、B、C 错。【1
9、0 题详解】对 1985 年与 2O17 年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C 对。可以了解道路分布状况,不能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A 错。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不能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城市降水变化趋势,B、D 错。图示为某导航仪的导航截图,完成下列各题。-5-11.该导航仪利用的技术是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12.下列行为与导航仪所依赖的技术相同的是 A.综合分析某区域的土地利用 B.精确测量某山地的海拔高度 C.监测地震灾区的破坏范围 D.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答案】11.A 12.B【解析】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R
10、S 主要是拍摄遥感图像,GIS 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利用 GPS 技术,能够精确测量经度、纬度、海拔等三维坐标。【11 题详解】该导航仪利用的技术是 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 对。RS 主要是拍摄遥感图像,B 错。GIS 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 错。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 错。【12 题详解】下列行为与导航仪所依赖的技术相同的是精确测量某山地的海拔高度,利用 GPS 技术,能够精确测量经度、纬度、海拔等三维坐标,B 对。综合分析某区域的土地利用、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处理是 GIS 的功能,A、D 错。监测地震灾区的破坏范围是 RS 的功能,C 错。下表为我国*(土
11、地总面积 166.48 万平方千米)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平方千米)水蚀 风蚀 冻蚀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6-13.*的土地荒漠化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由于滥伐森林造成的 C.荒漠化一定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D.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14.关于*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风力 B.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治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C.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D.只要改变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15
12、.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是 A.增加移民 B.禁止放牧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答案】13.D 14.A 15.D【解析】【13 题详解】*的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A 错。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B 错。荒漠化不只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C 错。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 对。【14 题详解】*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中,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风力,A 对。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治荒漠化效果明显,B 错。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C 错。改变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荒漠化速度减慢,仍会形成荒
13、漠化,D 错。【15 题详解】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是保育天然植被,D 对。增加移民、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快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破坏,A、B 错。*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禁止放牧不合实际,C 错。胡杨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沙漠地区。图示为我国西北某地大面积枯死的胡杨林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7-16.导致图示区域景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过度垦荒 B.过度放牧 C.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 D.流域内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17.为挽救大漠中的胡杨林,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建设草方格沙障治沙 B.对流域内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分配 C.禁止流域内农业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2022 学年 地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