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教案.pd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5.2《大学之道》教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2 大学之道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难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
2、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二、写作背景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列为“四
3、书”之首,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三、作者介绍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4、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 年)。咸淳三年(1267 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四、题目解读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学问。第二
5、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开篇阐明宗旨,阐述儒学追求的“三纲”,交代达到“至善”的途径。第二部分(第 2 段):点明大学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六、全文分析 1.“三纲”具体如何解释?明确:“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
6、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2.分析第一段的论证层次。明确: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3.“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4.“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5.你如何看待
7、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明确: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
8、“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七、中心思想 大学之道 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洽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娃”,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八、写作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2.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手法,文章气势更强,意义联系更加紧密,论证力强。3.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九、补
9、充资料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被尊为“经”。其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
10、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布置作业 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节选自礼记大学)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之道 20222023 学年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5.2 大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