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蜗牛》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蜗牛》教学设计.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蜗牛教学设计 小蜗牛教学设计(精选 15 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小蜗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 1 一、作品赏析 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读这篇故事,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放慢了速度,因为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欣赏。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2学习故事中描述
2、四季特征的语言,并能模仿迁移。三、活动准备 1学生作画用的纸和笔。2教材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蜗牛的特点,增进学生对蜗牛动作慢这一特征的了解,然后引出故事。2教师讲述故事,注意语调平缓,不宜太快。然后提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和感受故事的风格。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学生边看书边听。讲述之前提出问题:故事里的小蜗牛去树林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时候树林里的景色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4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中描述各个不同季节景色的语言。5进一步迁移语言经验。我们这儿四季的景色和故事中小树林的景色一样吗?我们这儿的四季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讨论发
3、言,肯定那些语言运用富有新意而又描述准确的句子。6学生作画。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画下来,用美好的语言描述它。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 2【教学目标】1 认 识 11 个生 字,会规 范书写 4 个 生 字,认识 部首“子”“王”。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好久”等词语的意思。3能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反复”表达。【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识记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模仿运用故事中的“反复”表达。【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1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瞧:(PPT 出示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
4、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师举手示意,让生举手回答)对啦,就是这可爱的小蜗牛(PPT 出示小蜗牛图片)。2板书课题小蜗牛 师板书“小牛”(出示蜗牛图片)看图识字“蜗”(口述:一只的小虫子(写“虫”旁);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写“口”);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写“内”)读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今天,我们就和小蜗牛一起去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1阅读小蜗牛绘本 2过渡:同学们,想和蜗牛一起玩吗?那就跟随蜗牛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一)自学 1大声朗读课文 2标注自然段 3圈画生字词(二)自学检测 1明确自然段(小组长快速检查
5、小组成员标注情况)2个别生接力读课文(师相机纠正,引导)3齐读(注意停顿)(三)群学 过渡: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蜗牛带我们走了那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小蜗牛还要给同学们介绍新的生字朋友,同学们想交朋友吗?那现在就和蜗牛一起去认识吧!同学们看群学要求:(PPT 出示要求)1组长抽生领读生字。2男女生分别领读文中生字词。3对学互考生字,给自己认错的生字做上标记,再请人教读几遍。(四)群学检测 1自读带音生字,数出自己能认读的个数。2小组展示读带音生字。3齐读带音生字。4生生提醒(学生自己提醒所认生字当中应该注意的地方)。5去音齐读。6个别生挑战读。7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巩固。(五)拓展巩固
6、迁移 1认读生字词语。齐读词语 选自己最喜欢词说话 走迷宫游戏巩固 2选词填空“孩子玩具回来”。3认识新偏旁“子”“王”。4看图识字(课后练习题)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全班齐读课文。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 3【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等 12 个生字和王字旁 1 个偏旁;会写“对、妈”等 4 个字。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尝试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策略】这篇课文中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点鲜明的插图,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
7、立阅读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和阅读,在反复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书写生字时,可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书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以及掌握书写规律。【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2.这是可爱的小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
8、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谜语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如果有拼音,可以读读拼音;如果没有拼音,可以看看课文中的图画能不能帮助你。2.生自读课文。3.同桌合作读课文,如果他都读对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错了,你就帮帮他。4.读了两遍课文,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吗?考考你们吧。5.认读句子和生字词语。(1)认读句子。课件出示:小蜗牛
9、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句子,有读不准的字,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它。指名读一读,注意语气词“呀”“吧”要读轻声。(2)看图认读词语。(图画贴在黑板上)蜗牛、发芽、草莓、蘑菇。看看图画,读一读这些词语。带下划线的字,你认识了吗?发现了什么?解 释:蜗 牛 的“蜗”有 虫 字 旁,说 明 这 个 字 与 昆 虫 有关;“芽”“莓”“蘑菇”这些字里面都有草字头,说明这些字都与植物有关。(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住、孩、全、变、回、发、芽、久、吧、爬、呀、玩。自己读一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带着
10、拼音读、去掉拼音读)(4)学习新偏旁:王字旁。黑板上出示“王”字和“玩”字,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你们还认识哪些带有王字旁的字?猜猜带有王字旁的字可能与什么有关?设计意图:读课文时,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图画大胆猜测。同时安排了互动交流如同桌读、开火车读、指名读等环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在此基础上,渗透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学习了新偏旁王字旁后做适当的拓展识字。(三)细读课文,朗读指导 1.生字学完了,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找找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它们说了什么呢?找到了就读读吧。2.我们请三组同桌来分角色朗读蜗牛妈
11、妈和小蜗牛的三次对话,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3.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小蜗牛慢慢地向小树林爬去,它看到了什么呢?对妈妈说了什么呢?4.课件出示: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1)把句子读正确、通顺。(2)小蜗牛看到树林里的小树有什么变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树长绿叶、树叶变黄、树叶全掉的图画。(3)认读词语“碧绿碧绿”,在文中是形容什么的?齐读:碧绿碧绿的叶子。为什么用“碧绿碧绿的”,而不
12、用“碧绿的”?说一说:碧绿碧绿的()当树叶全变黄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说(金黄金黄)的树叶。图上还有什么?你能用()的()来说一说吗?(4)小蜗牛还看到了什么?(5)多么可爱的小蜗牛啊!自己读一读小蜗牛的话,然后一起读读。设计意图“过朗读学习小蜗牛的话,并且借助书中图画,学生很容易地知道了小树的变化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比较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当小蜗牛把它看到的告诉蜗牛妈妈时,妈妈说了什么呢?课件出示: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
13、在家里过冬吧。”(1)谁来读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2)听了蜗牛妈妈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蜗牛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3)小蜗牛爬呀,爬呀,在它爬行的过程中,四季悄悄走过。请你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想一想,说一说吧。课件出示:春天到了,了。夏天到了,了。秋天到了,了。冬天到了,了。(4)课文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小蜗牛为什么总是错过妈妈所说的季节,看到的是下一个季节的景色呢?)借机介绍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并且指导读好“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5)指导朗读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评价后再读。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
14、。7.全班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说说四季里大自然的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相机进行语言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巩固识字。(1)认读词语卡片。(2)认读生字卡片。2.指导书写“对”“妈”。(1)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对”“妈”。强调:这两个字的左边有变形,作为偏旁要写得瘦一些,为右边让位置。对:左边的“又”捺变点,右边的“寸”横变短。妈:女字旁的第三笔是提,往右上略斜。(2)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3)
15、学生练写。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后再写字。3.指导书写“全”“回”。(1)师板书“全”,指导“人”字头要盖住下面的“王”字。(2)师板书“回”,指导竖画都要稍稍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3)学生练写。(4)展示评价后再书写。设计意图:字教学是一个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发现、认真实践的过程。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把相同结构的生字“对”“妈”放在一起指导,是让学生发现书写的规律,掌握规律去写字会事半功倍。(五)课后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参照板书说一说。2.把这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吧。设计意图:过给爸爸妈妈讲故事,鼓励学生将课堂所
16、学在课外进行复习、巩固,锻炼口语复述的能力,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所学,为亲子阅读做日常铺垫。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 4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是认真观察动物,然后从中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安排了山雀、蜗牛、寓言两则和好伙伴四篇课文。本单元的教材描写了不同的动物,比如说山雀写了山雀的可爱。蜗牛则写了它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寓言两则一写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二写了鹬和蚌相争互不相让,最后让第三者得利把它们捡走。好伙伴则讲了猴子和空气玩游戏,最后都没有抓到空气,然后明白了空气生存在我们周围。通过学习蜗牛这一课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单元丰富的内容充分丰富了学生视野。学情分析:三年级的
17、孩子已经具备了一些阅读的能力,孩子本身就喜欢动物,对动物充满了兴趣,也爱观察动物。充分利用教材和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本理解、感悟文章的方法,并把他们的感悟用朗读体现出来,为他们终身阅读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观察事物和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事物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看法的转变,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教学准备:希沃白板课件教
18、学过程:一、检查并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老师昨天带大家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蜗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蜗牛。1.检测词语认读.犄角 螺旋 巡视 长途跋涉 爬痕 畏惧 惆怅 不懈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对童年捉蜗牛的美好回忆:先讲了作者,再讲了作者看了蜗牛爬墙的经过。(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认知,通过习题又清晰地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回顾课文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朗读感悟蜗牛的“胆小”,学习写作方法。1.那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了它是一个胆小鬼?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学生明确。学习方法提示: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找出描写蜗牛胆小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情和
19、理解读一读。学生自学,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点拨: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的多种形式,抓住“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出示朗读方法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句。有感情朗读句子的方法:注意句子的停顿,朗读时候的要有不同的语气和语速,重点词语还要读重音。体会作者感受:所以作者才怎样想?嘿(hi),真是个胆小鬼
20、(gu)!指名读、齐读这一句,读出作者对它的嘲笑。(板书:胆小嘲笑)2.感悟写作方法。学生找出表现蜗牛胆小的动词,填空的形式朗读,不一会儿,从硬壳里()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地“()”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头来。指名表演蜗牛出壳时的动作,感受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了解动态描写。找出文章中静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表演、朗读、填空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感悟作者的观察和描写方法。三、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过渡:如此胆小的蜗牛,作者怎么会敬佩它
21、了呢?老师看谁最会发现问题,快读读课文,去找找原因吧!课件出示学习方法。1.大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蜗牛向上爬墙的句子,读一读,选择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在旁边做批注,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或体会。2.学生自主学习。3.学生汇报、互相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蜗牛的精神。(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4.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概况了蜗牛爬墙的经历,找出句子,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长途跋涉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终于,经过几十分钟的长途(t)跋涉(bsh),它到达了墙壁的顶端。5.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毫不
22、畏惧,一步一步努力地向上爬,经过了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让作者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板书:坚持不懈敬佩)6.在蜗牛爬墙的过程中作者不但敬佩之情,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pn)”哪!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子体会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懂了文章后让学生朗读重点句子,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又要表达什么样的
23、感情呢?教师配乐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己感受、体会。小结:是啊,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深深地怀念之情。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又运用了描写方法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五、运用观察和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视频中的小动物,抓住小狗的动作或样子,运用动态描写或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一写它的特点。1.学生观看视频后,按要求写一段话。这真是一只 xx 的小狗!2.学生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设计意图:朗读是一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加深对朗读训练的认识,注重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
24、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去写事物方法,运用到自己平时写作中!)师总结:儿时的细心观察,让作者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赞美蜗牛的文章,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蜗牛。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向蜗牛学习,面对困难顽强、努力、坚持不懈,达到自己的目标。六、板书设计:蜗牛 胆小嘲笑坚持不懈敬佩(动静结合)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 5 设计意图: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 3/4 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活动目标:1、感受活泼欢
25、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 3/4 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活动准备: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歌曲磁带、小蜗牛图片和头饰。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谜语: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为了更形象,教师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说谜语)2、出示实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蜗牛 蜗牛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