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乡镇民政工作总结7篇【范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度乡镇民政工作总结7篇【范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乡镇民政工作总结7篇【范文】.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2 年度乡镇民政工作总结 7 篇【范文】乡镇民政工作总结(篇 1)_镇 20_年上半年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大精神,始终把民政工作纳入全镇四个文明建设主要工作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真情服务,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全镇民政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开创了民政工作新局面。一、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一)城乡低保和大病医疗救助。上半年,城市低保全镇累计保障 118 人,发放保障金 10.4 万元;农村低保全镇累计保障 274 人,发放保障金 8 万元。组织了全
2、镇城市低保年审排查,召开民低保听证会 5 场,对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全镇共取消城市低保对象 5 户 9 人;新增 7 户 8 人;城乡大病医疗实施分类救助,累计救助城乡大病患者 58 人(次),发放救助金 4.1 万元。(二)救灾救济。1、冰雪灾害救济。在全镇进行了雪灾困难群众摸底调查和张榜公示,及时向县民政局汇报,按照“重灾重救、专款专用”的原则,下发雪灾救济资金 29 万元,确保了 200 多名农村特困群众的年关生活。在全镇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由镇领导带队,每个村慰问 35 个特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大米、食用油、棉被、防寒服等慰问品。同时镇政府投资 2 万元为敬老院的每位
3、五保老人购买一套保暖内衣、一双保暖棉鞋。2、救灾工作。1 月 30 日,我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袭击,全镇压断竹木 48178 吨、电杆 27 根、电线 2250 米、育烟大棚压跨32 个;冻死大小牲畜 153 头,其中耕牛 2 头;农作物 3550 亩、房屋毁损 61 间,合计直接经济损失 206 万元。灾情发生后,我们一方面按照“全面调查,实事求是,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的原则,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灾区调查核灾;另一方面,我们及时向市、县业务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上级支持,同时组织灾区群众抗灾自救,目前我镇 10 户灾后倒房重建户已全部完成灾后倒房重建工作。3、抗震救灾工作。5?12 汶川大地震
4、后,我镇利用乡风文明宣传队进村庄宣传、召开募捐现场会、逢场天在街头集中募捐等形式组织捐款捐物,募集了捐款 _0.34 余万元,并购置了矿泉水、方便面、大米等救灾物品送往灾区。4 灾情信息管理。根据国务院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收集受灾情况,并及时向上级作汇报。(三)五保供养。1、实行动态管理。结合珙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细则,根据五保对象的申报审批程序和实际调查情况,全镇对 20_年死亡的 3 名五保户进行了核销,为 31 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五保户上报相关申报资料,为落实五保供养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2、散居五保老人供养 经费实行定时发放。为了确保五保供养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人,规定每月
5、农历初四、初七、十一等逢场天在便民服务站发放五保供养金,上半年已发放五保供养资金 8.4 万元。3、加强敬老院管理工作。制定了院民守则、管理委员会职责、财务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寝室清洁卫生制度、院务民主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院长职责、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工作人员职责、院民分工设置岗位、会议学习制度、炊事员职责、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采购员结报办法、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对敬老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建卡、建帐、落实到责任人的管理办法,确保敬老院固定资产不流失。目前,院内根据实际情况还在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院民活动开展正常。二、社区建设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建立环境整治
6、、治安联防、流动人口信息、信访维稳信息、计生信息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5 支 40 多人,参加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社区治安巡逻、注意老上访户去向、计生排查、帮助社区干部调解纠纷等社会公益性活动。以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和乡风文明宣传为载体,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社区文化。社区建设工作逐步呈现出了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载体多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二)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 20_年继续深入开 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通知(珙委办发?20_?18 号)文件精神,启动了楠桥村农村社区创建活动。成立了底洞镇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参观了珙县兴泰村农村社区和兴文县大元村农村社区建设,召开了专题
7、会议,制订了楠桥村新村建设规划等农村社区建设 10 个方案,选定陈家坡煤矿作为楠桥村家村社区定点帮扶建设单位,以创建和谐农村社区为目标,开展村矿共建活动。三、创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积极推行村民代表“两审两决一公开”议事制度,实行“群众点题”公开村务制度,真正让农民自己当家作主,有力地化解了农村基层矛盾。今年以来,我镇制订了村务公开由群众点题实施方案,将村务公开工作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发挥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到 6 月底,全镇由群众点题要求公开的村级事务有 13 件次,健全了村务公开长效机制,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优抚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双拥
8、共建活动。以积极争创全省双拥模范镇为载体,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大力加强双拥宣传,多方位介绍我镇的双拥创建成果,让双拥精神广为人知;对照国家出台的优抚政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和梳理,查找薄弱环节,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解决突出问题,全面落实 优抚政策,提升了双拥工作水平。二是积极做好涉军群体维稳工作。为确保春节和奥运期间的安全稳定,积极为弱势群体落实各项政策,大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三是积极落实涉军群体的有关待遇。今年对全镇涉核、参战人员落实政策,按时发放资金 万元,对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实行再就业援助,协助安排企业就业。四是进一步落实优抚政策。今年上半年落实了 5.
9、6 万元帮助了 4 户优抚对象无房户新建了住房。五、社会行政事务管理 1、规范婚姻登记服务。上半年,全镇办理婚姻登记 102 多对,离婚登记 15对,合格率达 100%。强化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全面清理了并镇前的婚姻登记档案,分门别类建档归档,方便了婚姻当事人。同时,规范了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婚登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工作实行“四规范”,规范登记的条件和程序,规范登记收费,规范登记照片,规范登记档案。2、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切实抓好民间组织管理监督工作,协助民间组织按规定进行年检,使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六、老龄工作 一是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老龄宣传工作,提升老
10、年 人的社会地位,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二是以文体、娱乐活动为载体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先后组织了老年协会参加县老年运动会、召开老干部座谈会、组织乡风文明宣传队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镇老龄办还定期组织老干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各项活动。三是开展百岁高龄老人走访慰问活动。四是开展离任老村干部、困难老党员的走访慰问活动。七、其它民政工作 一是强化民政财务管理。今年以来,加强了民政资金预算和规划,确保对每笔民政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监督,完善了内审制度,保证民政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并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统计台帐,及时准确地上报月报。二是强化民政信息宣
11、传工作。向镇党委、镇政府报送有价值信息 30 篇,被县级以上报刊和会议采用的信息和经验材料 24 篇,其中国家级 1 篇,省级 1 篇,市级 10 篇,县级 12 篇。乡镇民政工作总结(篇 2)今年上半年,博乐市克尔根卓街道在市党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不懈努力,现将街道20_年民政工作半年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克尔根卓街道位于博乐市南部,北起友谊路,南至博河,西起星火干渠,东至新工业区。下设四个社区:北京南路社区、长江路社区、建国路社区、虹桥社区。辖区总面积 15.5 平方公里,总户数 10239 户
12、,总人口 31943 人(流动人口3027 人)。辖区内有各类单位 119 个,包括兵团单位 54 个,州、市及其他单位65 个,其中:驻军部队 4 个,学校 9 所,各类企业 38 个,有各类餐饮、服务、商业网点 743 个,从业人员 5131 人。辖区是兵团农五师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商贸中心,是博乐地区工业企业的集聚地,具有企业多、新经济组织多、学校多、部队多、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员多的“六多”特点。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救助工作 我街道坚持以博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试行)为依据,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使城市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3、确保了城市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截止目前,街道共有低保对象 548户,1307 人,月发放低保金 22.6446 万元,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金 121.1840 万元。按分类施保人员构成情况分为:重点保障对象(a 类)54 人;特殊保障对象(b类)389 人;基本保障对象(c 类)864 人。上半年,我街道有新申请低保对象 75 户225 人,经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入户调查、街道低保评议小组评审后上报市民政局,共新增低保对象 46 户 139 人,按政策停发 21 户 66 人。现有 1257 名城市低保对象参加了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其中 a 类 81 人,b 类 399 人,c 类 777人。为
14、及时解决特困群体的就学、就医、取暖等问题,上半年街道支出城市低保以奖代补资金 2.4 万元,惠及 193 人,其中生活救助 83 人,发放 9100 元;取暖救助 106 人,发放_000 元;就学救助 4 人,发放 900 元;城市医疗救助 93 人 8 万元,其中大病救助 86 人 6.6 万元,常见病救助 7 人 4700 元。目前,辖区符合廉租房条件的无房户 4_户(其中低保对象 320 户),现已解决廉租房 335 户,并为 137 户住房困难低保家庭发放租赁补贴 31.4881 万元。三、老龄工作 现辖区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3004 人,孤寡老人 47 人,空巢老人 61 人,
15、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期地看望孤寡、空巢老人,并发动小区居民经常关心帮助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上半年为 2 名 90 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助 600 元。四、残疾人工作 现我街道共有残疾人 139 人,其中肢体残疾 63 人,智力残疾 20 人,听力残疾 16 人,视力残疾 13 人,精神残疾 25 人,语言残疾 1 人,盲残 1 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低保的残疾人 75 人,参加城市医疗保险 64 人。自博乐市实行廉租房政策以来,为将此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街道每次接到廉租房分配名额后,首先优先考虑残疾人,目前无房户的残疾人52 户,已分配廉租房 31 户。其余21 户无房户中,有 13 户宁愿
16、享受每年 2376 元的住房租赁补贴也不愿要廉租房;其他 8 户因嫌廉租房面积小而不愿要。5 月 10 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街道领导看望了辖区 8 名生活困难的残疾家庭,共送去 2400 元生活救助金。5 月 16日助残日当天,我街道为 12 名需要轮椅的残疾人申请并免费发放了轮椅。乡镇民政工作总结(篇 3)今年以来,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中心工作,深化对“三大功能区”的认识,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牢记宗旨、为民解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保障了全区改革发展的大局。一、主要成绩 1、社会保障体系得到了巩固。围绕“两个确保”和“城
17、市低保”,切实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生活保障,上半年共发放低保、救济救助、优抚事业专项资金410 万元,累计救助城乡贫困群体 2.4 万人次。同时,争取和下拨资金 10 万元,加快“福星工程”建设,着力提高五保供养率。2、民政管理手段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印发了灾民救助卡,规范了救济救助运行方式;启动和推进“全省低保示范”工程,城市低保按照“六化”标准,规范了区、街、居三级管理网络,成为全市的典型。3、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承接力大大提高。社区基础功能建设规模加大,全区有 17 个社区正在着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争取资金 25 万元,争取国家级项目 1 个,提升了服务档次;社区服务网络更加健全
18、,3 所社区服务站相继面向市场开展服务,推荐和吸纳下岗、困难居民用工达 160 人次。4、双拥共建活动扎实有效,累计筹资 1.5 万元,对驻地部队和退伍军人进行了走访慰问,积极开展双拥共驻共建活动,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退役军人安置率达 80%。5、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更加稳固,村(居)务公开率达 100%,同时在茅塔乡廖家村启动了“民主法制示范村”试点建设,力争为全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再树典型。6、民政自身建设得到提高,以思想作风整建为契机,以争创全市文明系统为己任,内强素养,全面开展了班子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外树形象,广泛推介民政新风尚,宏扬典型,累计在区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调研*、新闻
19、用稿达 36 篇件。7、信访办理效果良好,信访工作以来信来访登记制为核心,做到事前有研究,事后有通报,强化责任追究,接访 15 件次,均办理及时、答复有力。二、具体做法 半年以来,我局始终围绕区六次党代会,人代会以及经济工作会的要求,调整工作思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承接能力为重点,着力抓好城乡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着力提高城市低保管理水平,着力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在思想上解放、体制上创新、方法上改进,带动了民政各项业务工作整体推进。(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网络 1、建立和完善了社会广泛参与、多元化的社救助网络。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向上争
20、取专项资金、专项政策,加大了对春荒救济、临时性帮扶救助等工作力度,确保了广大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运行。一是春荒救济及时有效,针对今年春季全区干旱的现实,在上级资金尚未拨付到位,贫困群众面临缺粮的情况下,区民政局以“赊粮”的方式,先行筹措了价值 7 万元的救济粮 5 万多斤,及时下拨到 580 户 1300 名困难群众手中,缓解了群众生活困难。二是认真做好临时帮扶解困工作。抓住入冬和“两节”以及入学等特殊时段,主动为贫困对象送去温暖。入冬以后和“两节”期间,全区累计安排救助资金 27.8 万元,下拨粮食 20 万斤,衣被 700 件(套),为 1100 户 3300 人进行了救助,走访
21、慰问贫困对 850 户 2550 人,发放慰问金 25.4 万元;各乡镇街办也积极调动一切力量,关注贫困家庭节日生活,赛武当保护区管理局、大川镇等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都为五保老人、贫困家庭进行了救助。与之同时,抓住新生入学等特殊时段,农救、残联齐努力,多渠道争取政策,先后为 10 名大中小学生申请了省市基金资助,为 98 名在校学生划拨粮食 3000 斤,尽心尽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是加大了政策性救助力度,广泛向上争取政策,按 1%的比例申请了农村定期定量社会救助,一季度为 225 户 250 人兑现了救助金 7500 元,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2、切实加强农村失地群众生活出路的解决。本
22、着服务大局,支持改革,确保稳定的服务原则,自 20_年我局就开始关注失地群众生活出路问题,今年 3、4、5 月份全区集中着手解决失地群众生活出路之时,区民政局又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一边积极配合全区的拆迁、征地工作,一边加班加点进村入户,逐一对原摸底数据全部重新核实,并通过村组民主评议后,拿出了翔实的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出台了茅箭区民政局关于解决失地群众生活出路的暂行办法,以纳入农村定量定期社会救济和加强五保供养两大方式,集中财力,加大解决力度,目前,全区已享受定期定量社会救助对象 401 户 852 人,其中东城开发区 217 户652 名失地群众已领到了定量定期救助金 19560 元,五保
23、供养工作相关方案也已报送区政府。广大失地群众无不拍手称赞,直接促进了工业园区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3、城市低保在科学管理中实现了应保尽保。今年以来,我局以“全省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示范工程”为契机,通过转变服务方式,转变服务机制,完善综合救济体系的“两转一完善”,大胆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茅箭区情的管理措施,成效十分显著,今年 6 月_日,全市 10 县市(区)对我区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观摩学习,对我区低保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具体做到了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夯实基础,健全了城市低保组织网络体系。组建了区、街、居三级管理网络队伍,成员达 115 人,专业骨干 37 人,接受各种低保业务技能培训
24、200 人次;加大了低保工作硬件设施建设,多方投入资金 16.5 万元,购置了电脑,安装了26 块社会公示栏,配置了相关档案管理硬件,实行电子、文字双向管理制度,实现了“三级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管理。二是严格管理,推进低保工作科学规范管理,按照“制度化、程序化、合理化、社会化、法制化”的 五化要求,认真探索动态管理下的低保运行机制,以三次审定、三次公开为核心,规范申、审、报、批各运作程序,严把每一个管理环节,先后出台了茅箭区低保审批二十七不保、低保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制度等十四项制度,确保了分类施保、依法施保、科学施保贯彻实施,使城市低保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三是强化服务,完善综合救助体系。主动
25、适应改革大局,发挥民政优势,推行部门联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方式,引导社会多方入手,救助城市贫困群众。全区目前低保在册人数为 4520 户 11545 人,上半年累计发放低保金 360 万元,未出现一例因应保而未保不规范而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3、福利院运行质量有了新的起点。福利院建设已成为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妥善解决农村失地特困群众生活出路的有效途径。上半年,我局加大了对福利院的改革力度,先后向省市争取和投入资金 10 万元,着手对茅塔乡福利院搬迁改建和大川镇福利院、武当中心福利院维修扩建进行了集中投入,改善了福利院办院条件,为今后提高五保供养率先打下了基矗同时,各福利院也多层次抓好院办经济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文 2022 年度 乡镇 民政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