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海南省东方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海南省东方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海南省东方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6 页 2022 年海南省东方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下列变化类型与“钢铁生锈”相同的是()A.红薯酿酒 B.黄瓜榨汁 C.石蜡熔化 D.海水晒盐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石灰常做食品干燥剂 D.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3.现代入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线气体氡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4.下列是有关垃圾分类的图标。喝完水的矿泉水瓶属于()A.可回收物 B.厨余
2、垃圾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 5.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A.道尔顿 B.拉瓦锡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第 2 页,共 16 页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将黄铜(铜锌合金)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Fe、Zn B.氧化物:水、二氧化碳 C.单质:C60、铜 D.碱类:烧碱、纯碱 8.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
3、C和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构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和C属于氧化物 B.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D.A和B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研究、开发、利用氢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10.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室内用煤炉取暖烟囱不通畅,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B.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并涂上硼酸溶液 C.铵态的氮肥不能与碱性的物质混合施用 D.夜间发现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排气扇通风 11.下列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是()A.MgO B.H2CO3 C.FeCl2 D.CuSO4 12.2020年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行消毒。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第 3 页,共 16 页 A.1 B.0 C.+1 D.+5 13.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
5、好 1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酸钾 B.臭氧 C.氯化氢 D.水 15.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活性炭干冰氮气金刚石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2)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 _。(3)质地坚硬可制玻璃刀、钻头的是 _。(4)空气中含量最高,能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_。16.用化学用语及其意义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_。(2)2个镁离子 _。(3)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_。(4)四个碳酸根离子 _。17.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我国多地掀起冰雪运动。冰雪的主要成分是 _(填化学式),该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1
6、8.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SARS CoV和MERS CoV的研究。75%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可有效灭活病毒。(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试求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_。(2)使用乙醇喷雾剂时要控制用量,远离火源。请结合方程式解释靠近火源可能爆炸的原因是 _(写出反应方程式)。(3)生活中我们可以将95%乙醇按一定的比例兑水配成75%乙醇喷雾剂来使用,75%乙醇喷雾剂属于 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_。19.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
7、的无色液体(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第 4 页,共 16 页(2)他取少量此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是显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物质,进一步判断为白醋(3)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中加入_(填编号)a.食盐b.熟石灰c.稀硫酸d.水 20.如图实验,将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放装石蕊的烧杯中(1)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2)反应方程式是:_ 2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导致温室效应的同时也造成深海中的海水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增加,对海洋生物带来了威胁
8、。所以,控制大气中的CO2含量刻不容缓。(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_。(2)作为一名中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写两条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_。22.如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_;_;_。(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_;_;_。2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把20g石灰石固体样品进行高温煅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残留固体质量15.6g。计算:(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第
9、5 页,共 16 页(1)固体质量减少了 _ 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第 6 页,共 16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红薯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黄瓜榨汁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
10、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C 【解析】解:A、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属于状态变化,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用于制冷剂是干冰吸热升华,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常做食品干燥剂,利用氧化钙与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利用了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
11、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生石灰、干冰、活性炭和氮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B 第 7 页,共 16 页【解析】解:油烟内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不利;放射线气体氡可以诱发肺癌等疾病;甲醛有毒且破坏蛋白质;故 A、C、D属于室内污染物。故选:B。题目比较简单,认真阅读题目后即可得出答案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也是中考常考内容,考查时经常结合最近的时事新闻或政策法规进行考查,题目难度一般不大 4.【答案】A 【解析】解:矿泉水瓶是塑料制品,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
12、污染,所以要回收利用,所以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故选:A。可根据矿泉水瓶的成分及垃圾分类箱的依据进行分析。此题是与环保相关的试题,是中考的热门考点。通过试题,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有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5.【答案】D 【解析】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的定义,创立了原子论,所以错误。B.拉瓦锡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所以错误。C.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所以错误。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所以正确。故选:D。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
13、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 6.【答案】B 第 8 页,共 16 页【解析】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将黄铜(铜锌合金)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14、B、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7.【答案】D 【解析】解:A.Fe和Zn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 A正确;B.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故 B正确;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纯净物,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 C 正确;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故 D 错误。故选:D。A.根据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进行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
15、进行分析;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常见的碱进行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8.【答案】D 第 9 页,共 16 页【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与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方程式是:CH4+H2O高温CO+3H2;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由物质的组成可知,B和C分别是H2O、CO,都属于氧化物,故 A结论正确;B、A物质为甲烷,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12+14 100%=25%,故 B结论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海南省 东方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