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三篇.pdf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三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三篇.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三篇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的文章 3 篇,欢迎品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与体会。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在探讨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学生们同样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与学生共同评价,教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象,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想象的内容丰富了,语言表达也更切合内心实际了。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
2、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 8 个字,会写介、绍等 1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 8 个字,会写介、绍等 15
3、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2.今天,我们来学习_lt;宝葫芦的秘密_gt;(节选)。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张天翼(1906-1985),_当代作家。出生于南京
4、,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_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19_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_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_文联委员、_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代表作有童话大林与小林 宝葫芦的秘密 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 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妖怪规矩乖巧撵上脚丫拽住冲着又瘦又长烫着溜开幸福舔手向日葵罢了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拽瘦绍,前鼻音撵舔,后鼻音烫。
5、另外,多音字冲在这里读 ch_ograve;ng,还有一个读音 chng,组词冲动。(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舔葵瘦。舔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部分,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上面的天的撇注意不要写太长,下面是小多一点点。葵上窄下宽,注意第四笔是横撇,第六、七笔都是撇。瘦半包围结构,注意病字框里面的部分,笔顺依次是是: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撇捺。(3)词语解释 介绍:沟通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引入;推荐;使了解。妖怪:除人类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认知限制,人们暂时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现象或事物。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劈面:迎面,正对着脸。可怜巴巴: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
6、明。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第一部分(1-4 自然段):讲宝葫芦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绍。第二部分(5-18 自然段):奶奶从小给我讲了许多宝葫芦的故事。第三部分(19-21 自然段):我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5.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四、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想想
7、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宝葫芦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名叫王葆。)你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我姓王,叫王葆。为什么不说我叫王葆?(这样说,比较正式,有仪式感。)可是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为什么说王葆说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因为他和宝葫芦有故事,是传说中的那种宝葫芦和王葆发生过一些故
8、事。)五、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张天翼先生一道认识了传说中的宝葫芦有过故事的王葆小朋友。下节课我们,来看看宝葫芦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2.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王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张天翼先生走进宝葫芦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宝葫芦的神奇。二、深入理解,探讨故事 (一)学习第二部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1.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给我
9、讲了哪些故事?(都是宝葫芦的故事)2.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非常奇妙)怎么奇妙了?预设: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个宝葫芦很神奇。李四游到了龙宫,得到一个宝葫芦。他们从宝葫芦那儿得到了很多好处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指导朗读第二部分:带着幸
10、福、快乐的语气读出宝葫芦的神奇。(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注意: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胆编创。预设:有一天,赵六到地里翻地,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农夫。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难道底下有宝贝吗?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宝贝从土里掘出来,一看,是一只金灿灿的,长得非常饱满的葫芦。赵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赵六想:如果挖上来的是一个大元宝,该多好呀!奇迹出现了,立刻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就出现在他的手心上!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因为听了这么多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葫芦 秘密 节选 第一 课时 教学 实录 评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