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 共5页 2022 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5 篇 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一)17 年前,他是抵挡非典的国之利刃,17 年后,84 岁的他是抵挡新型肺炎的国之战士。当新型肺炎出现的时候,他让全部人都待在平安的地区,自己却连夜只身前往武汉。当全部人都胆怯 的时候,他坚决不移地给大家足够的信念和平安感全国帮助,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原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当全部人都在亲密关注疫情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地告知大家精确的消息:1 月 20 日,他说新冠病毒处于爬坡期,确定会人传人时,紧要雾霾天也不愿戴口罩的你,第一次乖乖地戴上了口罩,以前洗手洗脸总是湿湿手尖脸蛋的你,每次饭前便后都要用肥
2、皂清洗两遍小手。钟南山说不动,我不动,什么时候钟南山说可以动了,我们才动。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二)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攻坚战的防控第一线因过度劳累而猝死,我们不能不为他惋惜与伤心。他叫宋英杰,第2页 共5页 是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他诞生于 11012年,他正值青春年华,是人生的黄金期。他因公殉职,死的宏大。因为,他是为人民利益牺牲,我们应当向他致哀。据中国青年网 2022 年 2 月 4 日报道,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多日连续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宋英杰从大年初一起参加高速路口排查团队坚持值班,并单独负责卫
3、生院仓库医疗物资分发,连续十天九夜奋斗在防控一线。我年轻,我扛得住,这些事情让我来,成了他的口头禅。3 日零点值班完毕交接完班后回到宿舍,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全国人民应当永世不忘宋英杰这个名字。因为,他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坚战中没有贪生怕死;因为,他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没有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那么娇贵,而是舍生忘死,不假思索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因为,正是由于他忘我兢兢业业的工作,才能让更多百姓平安度过新型冠状病毒的危急感染期。为爱护群众生命平安,宋英杰死得其所,说明他已经把我们党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的种子根植于人民的土地上,说明这颗种子已经在人民中间生根发芽和
4、开花结果。而且,正是由于硕果累累,让他更加感到责任重大,为人民效劳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顿。一个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第一线舍生忘死的人,他才能把党第3页 共5页 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才能用自己的生命托起百姓心中的太阳,他才能在党和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桥梁,他才能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所以,当他挑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攻坚战这个千斤重担的时候,他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吩咐。虽然宋英杰仅仅是一个副组长,是个芝麻官。但是,他却觉得这个副组长的责任比千斤重担都重要。只有不假思索和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攻坚战的历史重任,才能
5、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教育造就,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才能不给自己和 90 后的这个群体丢脸;只有在关键时期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才能无愧于医务工作者这一崇高职业;只有把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产生为人民效劳的动力。宋英杰匆忙走了,我们必需向他默哀,为他送行;宋英杰匆忙走了,当地党和政府要关怀和照看好他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宋英杰匆忙走了,我们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和顾全大局的精神,不能让这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英雄在天堂留下。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三)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限制中心医师。第4页 共5页 2022 年 1 月 28 日 23 时 5
6、0 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十几天的蒋金波医生,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 58 岁。据悉,在 1 月 15 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 38 年的蒋医生就主动请缨上一线,成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组的一员,因为单位只有一名专职司机,蒋医生还自愿担当兼职司机,和同事深化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路口设卡点、大型商场等进展防疫指导。从 1 月15 日到 28 日,蒋医生没有申请过休息,在 28 日下乡完成消杀工作后,倒在家中。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四)2003 年非典肆虐,在北京进修的覃慧敏毅然留在主战场,整整鏖战了 59 天。如今时隔 17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肆虐。年近 50 的覃
7、慧敏,换了阵地仍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投入新战役。出身于感染性疾病科,有着二十几年的临床经历。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她曾经的同事是这场战斗的主力军之一,而她的角色却发生了改变,从一名直面病患的一线医生,变成了一名医务管理者。这是一场战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17 年前,我是临床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今日,我是一名医务管理者,沟通、协调、调度、督导就是我的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赢第5页 共5页 得这场战斗。覃慧敏说道。抗疫英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五)朱海秀生于 11017 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2022 年 7 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 ICU 病房护理工作。22 岁时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坚韧、顽固、有责任、有担当。2022 年 1 月 24 日,报名参与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忧,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原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四周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许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 20 多天里,她的内心经验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