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pdf
《《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学习文中生字、词。2.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及之间的逻辑联系。3.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学重点 理解论证的层次。教学难点 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及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时 2 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熟读本词,扫清字词障碍,搜索有关简介林徽因生平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 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
2、果不盲从,因 而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 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 问。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2/4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窕,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 史林杂识初编等。(2)背景链接 本文是历史学家顾颉刚写的一篇谈治学方法的短文。他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治学经验和 自己的治学经验写成此文。文章写得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短短的篇幅把几个
3、重要的道理讲 得清清楚楚,且有深度。本文有不少值得学习的东西。论点的提出、论据的使用、论证的特 点、语言的特点、都有值得学习之处。这些方面,有的在第四单元议论文中见到过,有的则 是本文中比较突出的或新出现的。2.生难字词(1)读准字音 顾颉刚(ji6)程颐(yl)虚妄(wdng)3 步骤(zhdu)懒惰(dub)停滞(zhl)4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二)朗读课文,梳理结构。第一部分:(12 自然段)引用名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怀疑与学问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怀疑 学问 课时 教学 设计 新人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限制150内